有效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的“223”教学模式

2012-04-29 00:44杨晓虹,何玲,徐晓芝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学院教学模式

杨晓虹,何玲,徐晓芝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但由于生源的特殊性,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运用“223”教学模式,即坚持遵循教材与灵活发挥相结合和讲理论与联系学生实际相结合“两原则”,准确把握大学生感兴趣的困惑、迷茫问题和社会热点“两趣点”,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课堂提问法等,是提高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81-03

课堂教学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提高课程吸引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来,业界人士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可谓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但这些现成的教改经验对于在独立学院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而言,却不能简单拿来,照抄照搬,主要原因就在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特殊性。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生源都是通过实施降低分数录取的,文化课基础总体来说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有不小的差距。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富裕,成长背景多样化,其思想活动的影响因素在种类与规模上更加发散,异质性明显增强,这种情况更严峻地挑战着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也使得富有成效的“思政课”教学难度更大。为破解这一难题,借他山之石探攻玉之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有效增强独立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223”教学模式,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一定要坚持“遵循教材与灵活发挥相结合,讲理论与联系学生实际相结合”这两个基本原则。课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从学生的困惑、迷茫问题和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这“二个趣点”导入和展开;大班课堂互动以基于“三维目标”的提问为主导形式等。实践证明,“223”教学模式是提高独立学院“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两个结合”原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成功转化

我国高校“05方案”的“思政课”教材可谓依据充分、逻辑严密、理论科学、表述准确。但好的教材虽说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却代替不了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体系的功能在于全面而严谨地阐述思想政治理论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结论等,目的是给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全面、准确、严谨的逻辑和知识体系。而教学体系的功能则是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教材的重要理论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因而教学体系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问题针对性、重点突出性、难点深入性,在教学实施中具有方法灵活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前几年,“思政课”教学效果在高校普遍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充分认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这种区别和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机械地遵循教材照本宣科。中宣部、教育部相关主管部门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时下发了教社科[2008]5号文件,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这样,“思政课”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便急切地摆到了每一位任课教师的面前,这无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解决首要在于如何转化,即转化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建议应遵循“六个结合”的原则,也有人提出应坚持“四个结合”的原则,等等。笔者认为在目前人们提出的“N个结合”的原则中,关涉独立学院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最直接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主要是以下两个。

1.遵循教材与灵活发挥相结合原则。只要是课程,就需要按照一套教学的规范要求进行,“思政课”也概莫能外。为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完全脱离教材的任意发挥并不可取。所谓遵循教材是指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教学的进度等,都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假如教学体系完全脱离教材由教师任意发挥,或者学生不着边际的讨论,教学内容就会失去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的知识也会随之变得杂乱无章,使之背离教学的初衷。当然教学目的的实现,仅凭教材遵循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充分发挥两个自主性的实践活动,即教师教的自主性实践活动和学生学的自主性实践活动来完成。特别是教师教的自主性实践活动的主导性地位,决定着教师必须在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的同时要灵活发挥。灵活发挥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的实际状况,对课程进行全局谋划和整体思考,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设计、调整和转化。另一方面是指可以根据学生急需了解某些问题的实际需要,打破教材内容的正常编排顺序,做到“急用先学”,这样往往更容易获得教学的双效性,即时效性与实效性。

2.讲理论与联系学生实际相结合原则。独立学院“思政课”的某些教师以学生不爱听为由,常常放弃理论教学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只有掌握了科学理论并且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才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当然,在讲理论的过程中,切忌变成概念、名词、观点的诠释课。上个世纪初的美国,在德育教学中曾出现过一批教师这样做的情况,结果把这门课带向了衰落,教训是深刻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有两种模式:一是刺激→注意→接受;二是注意→接收→接受。在第一种模式中,大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之所以对信息注意和接受,是因为有内在的需要。在第二种模式中,大学生是主动地接受信息,由内部需要的刺激而产生注意,寻找和接收某方面的专门信息,进而接受该信息。这说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其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可感。否则,即便教师口吐莲花,也无人买账。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十分薄弱,对理论的学习鲜有兴趣,这就更需要将抽象、严谨的教材体系成功转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才能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实现育人目标。

二、准确把握“两个趣点”,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灵的对话

根据我们的观察,独立学院大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兴趣爱好广泛,具备一定文体特长,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也有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自主性不够强,自控能力较弱,逆反心理强等特点。按因材施教的原理,显然独立学院的学生不能完全套用教育一本、二本学生的教学模式来对待他们,“思政课”教学更是如此。怎样才能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思政课”的课堂上,消解掉他们普遍的抵触情绪,愿意倾听教师的讲述,从沉睡的思维状态醒来并走向活跃?我们发现唯有抓住他们的“趣点”。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成长中的困惑、迷茫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时,学生就会立刻抬起头来,即便平时再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会将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这时,课堂便充满着热烈而积极地学习氛围。这表明:“思政课”如果在传授知识理论的过程中能够抓住学生的这“二个趣点”,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学实效性。毕竟,学习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鉴于此,我们将“思政课”课堂教学以学生“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为目标来组织。授课各章节力求从“二个趣点”切入、展开,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科学的理论宏观上可以立国兴邦,微观上可以指导人生。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特别注重洞察学生的心灵渴求,以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另一方面则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及时点拨、解惑。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绪论教学中,我们及时了解到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子普遍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上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之类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对个别同学来说,是想知道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根本区别,以便掌握主动,取得学习上的事半功倍之效;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他们从小是“为父母而读书”的,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之后听说“毕业等于失业”,便采取了消极的应对方式,逃课睡觉,“享受生活”,或终日流连网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基础》课绪论中,特别设置了“大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一专题。在这个专题中教师首先娓娓道来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的价值是人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全面学习和积累,大学阶段则是人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进行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准备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强调的是主动的学习,有选择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最好是明确职业目标定位的学习,这样大学所富有的图书馆、校园网、选修课、讲座、沙龙、座谈会、报告会等学习机会都会十分给力。”其次重点强调了大学阶段也是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为一个为社会所欢迎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准备阶段,指明大学是人才聚集、知识密集、精神营养丰富的地方,这个阶段是每个大学生人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阶段,是人生获取能量、积累资源、完善人格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兼收并蓄,广泛寻求与老师、同学、校友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获得一面面立体的镜子,清晰地认清自己,又能够获得各类精神营养的滋润,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为未来的人生道路铺就一定基础。就时代特征而言,当下不仅仅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个体梦想云集的时代。就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抱着键盘长大的一代,是网络世界的主体,网络寄予他们太多的希望与梦想。当然也不可否认,相当数量的青年学子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如果通过“梦想”解读,既有助于网络青年成就梦想,也可以对那些沉溺网络的学生有所引导和干预,促其由“网瘾”转变成“网赢”或“网创”,也正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于是我们在理想信念这一章特别增加了“梦想时代与梦想解读”这一专题,为学生具体讲述了人类梦想时代的历史演变及当代作为梦想时代的特征和原因,置身与梦想时代的青年学子是否怀揣梦想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现梦想的策略、路径等。这些有针对性地教学内容,既照顾到了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又具有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适用性,实践证明效果不错。课后信息反馈得知,大多数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茅塞顿开”,心情“豁然开朗”。一些同学还议论说:“‘思政课竟可以这样讲,我们爱听。”还有一些学生课后向老师表示:“这样的教学我们受益多多,已经开始喜欢上‘思政课了。”在社会热点方面,大学生普遍较为关注“失业问题”、“腐败现象”、“中国的国家实力及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为什么不能搞多党制”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分别在《基础》、《纲要》、《概论》三门课程的相关章节中设置了系列专题讲座,通过对这些专题内容的精讲细讲,对于学生学习新知,开阔视野,解惑顿悟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大有助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三、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课堂提问方式,实现对“思政课”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

中国学生在经历了初、高中的应试教育阶段后,学习习惯的被动性思维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在独立学院学生身上更为突出。为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各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特别是讨论式教学。但实践证明:“思政课”的大班教学人数多,教室大,再加之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较差,课堂讨论效果并不理想,倒是提问效果要更好一些。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经验告诉我们:有目的地、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手段,对促使独立学院学生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十分给力。尤其是“思政课”这类容易造成严肃、刻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局面的课程,精彩的提问更是可以成为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那么,什么才是精彩的提问呢?我们认为就是基于“三维目标”的提问。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经过近几年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努力和探索,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已大为改观。当下,“思政课”教学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则是提问的目标设置普遍流于知识本位的倾向,这无疑大大削弱了“思政课”作为关注“心灵”教育的独特功能,成为“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改变?有人已经提出应将“知识提问向情境创设提问转化”,这无疑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创设出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差异和思维兴趣,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发展。但笔者认为“思政课”提问仅止于此,还不能达到促动“心灵”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提问当然应该继续深入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基于“三维目标”的提问手段。“三维目标”提问方法的特点是:从知识本位出发,先搞清楚是什么,即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进而循序进入情境本位,即设法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激发起学生的智力活动和主动探究性活动,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产生顿悟和发现,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评性思维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即获得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反省和认知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动机。实践证明,这种提问方式,对于独立学院那些对学习“思政课”没有兴趣亦没有主动性的学生来讲,更加适用。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这一单元,其学习重点之一是要弄清楚“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讲完相关内容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就该问题进行提问了。由于这种问题指向性很清楚,教材也有明确答案,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答得上来:“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问到这一步,只是达到了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学生并未感到有更多的收获,课堂气氛并不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致并没有被激发起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巧点拨,可以从激活思维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方法的角度,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继续提问。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先河,被后人视为耻辱,可当时的人却称作‘万年合约;打败清军的英军,靠的是船坚炮利,但是人仍视之为‘蛮夷,当时的中国人是否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这样一问,课堂气氛就会较以前活跃了许多,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开始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说:“显然是没有认识到。没有认识到的根本原因是闭关锁国的时间太久了,大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根深蒂固,蒙住了眼睛。”也有同学认为:“虽然个别人已经认识到了,像林则徐、魏源等人,在前线抗英,亲眼所见洋枪样炮的厉害,但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左右不了时局……”。

在学生们议论纷纷之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继续鼓舞和启发,进一步提出问题。“晚清统治集团显然在自己战败后,没有理性分析英军为什么能够获胜,没有反省自己为什么失败,从中汲取教训。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在美国佩里将军叩关之后,马上开始‘明治维新,并在佩里登陆的横须贺建起了佩里公园,将其‘叩关的日子作为‘开国日。对比中日两国的做法,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这一问,就把学生引导到最终能够理解“战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战败后的无动于衷和毫无反省”这样深刻的意义上来。让学生明白这些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不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不可能一帆风顺,永远是个胜利者。当他面对挫折、失败的时候,应该冷静反省自己的不足,认真看清并学习对方的长处,愈挫愈奋、勇往直前,而不是视而不见或我行我素。“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提供了这样一次反省民族、认识自我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的心被促动了,有所学更有所获,对课程的兴趣自然也随之被进一步激发了。

参考文献:

[1]熊晓琳,李海春.思政课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N].中国教育报,2011-02-21(5).

[2]胡鹤玖,李齐全.坚持“六个结合”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

[3]宋进,王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理念和建设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作者简介:杨晓虹,女,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基础教学部。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立学院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