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良,刘可慧,李天煜
摘要:本文初步讨论了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对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认为认知水平不高是限制大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发挥的思想基础。如果从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入手,可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创新实践能力的增强为标志,才能真正实现增强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认知水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41-0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1]。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提升无不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机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能否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2]。改革开放30年来,当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连续的高速度增长之后,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就更为迫切,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就是社会开始强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需求不仅推动了很多高等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进行各种教学研究和改革[3],而且正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不断创新[4]。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上的跨越,必须以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为依托,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基础。本文试从大学生认知水平与创新能力关系探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涉及的基本问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认识上的参考。
一、人的认知水平具有层次性与可培养性,大学阶段是提高人的认知水平的关键阶段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其显著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理性,即人的行为不仅受制于其本能,更重要的是受其理性所控制。一个人的理性及认知水平能够通过学习知识而不断累计增强,即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是具有层次性与可培养性,因而人们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人生的基本任务来提倡,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对知识的学习、接受和掌握都不能均匀地分布于其人生的每一阶段,而是根据其生长发育过程把学习知识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时期,即其人生的中小学和大学阶段,并且在其大学阶段,由于一个人日趋成熟,理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成为该阶段的最关键时期,因而注重大学大学阶段理性和认知水平的培养就成为大学或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终其一生并非一个匀速上升的过程,而是在总体上呈现一个慢-快-慢-停滞的态势,其中成年前后是一个人认知发展最快、最佳也最易提高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恰好处于一个人进入大学前后的一个阶段,因而接受大学教育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大学毕业生从总体上认知水平较高的原因,也是一个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基本依据之一。抓住时机很好地完成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的培养任务,既是一个大学的基本职责,也是其魅力所在。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是其理性与知识的综合体现,是建立在充分掌握较多、较深知识基础上之后而对知识的有机融合,整体上的把握和理性的运用。虽然不能说理性和认知水平的高低是学习知识的自然性结果,一个人学到了很多知识就具备了较强理性,其认知水平就得到了相应提高,但理性和认知水平确实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就谈不上理性,也谈不上认知水平,而且理性和认知水平也不等同于知识本身,而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如何运用的度量。故而培养理性,提高认知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是在其掌握一定量知识的基础了锻炼其将知识运用社会生活的能力,运用其掌握的知识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对人生和生活有深刻的把握和认识。掌握有一定量的知识,才能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然而,如果认知水平不高,也难以在理性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因为人的认知水平直接代表了其对事物的最基本和最本质的认识,这同时也决定了人在干任何事时所怀的目的、所持的态度、所采取的方法。与动物所不同的是,人因有理性而使其行为具有目的性。这样的目的性是为满足其低层次的需求,还是去满足其高层次的需求,既决定于其需求的急迫性,也决定于认知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是否再为满足其高层次的需要而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就完全取决于人的认知水平。纵观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就是人类认知水平整体不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的进程,虽然在此进程中会经常出现局部反复和倒退,但不断发展的总趋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所以,不断提高人的认知水平,才能持续不断鞭策人向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努力奋斗。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源动力,更是教育和教育者,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与历史责任。同时,人的认知水平当然也包括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表现在其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即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无论是否是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是不均衡的,即在一种事物的认识上可能具有较高水平,而在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上又可能处于较低层次。因而有可能使其在某类事物上相比而言有更高的自觉性、理解力和感受力。
由此可见,人的认知水平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其认知水平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来不断提高的;人的认知水平的不均衡性则表明人的某个方面的认知水平可以高于其他方面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其在该方面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行动能力。大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的理性和提高其认知水平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性和提高其认知水平。
二、建立在较高认知水平之上的创新,才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社会发展则由无数的个人发展所构成。在微观上,单独的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小单元,是所有其他层次的基础,起着基石与量积累的作用;在宏观上,大量的个人发展是以各种社会活动与经济交换为纽带,在社会领域层面上形成的普遍联系与有机结合的各种复合体,最终实质性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与整体发展。而这其中,无论哪个层面的发展,创新都是推动其前进的主要动力。创新推动着个人及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然而创新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包括智力和实践两方面的活动。创新也需要多方面能力的结合与融会,需要去发现、去思考,而这又是需要在一定的认知水平上才能进行和实现的,因而创新离不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不能说认知水平越高,创新能力就越强,但是限于认知水平的不高而造成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任何一个社会层面里都存在着,确实是屡见不鲜的。人们需要以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发现需要创新的场合,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实施的路线和技巧。较高的认知水平使人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和生活责任、更优越的途径和方法、更佳的路线及具有更高社会效率和效益的技巧,使创新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与此相反,建立在低认知水平的创新,必定是社会效益低下,甚至是得不偿失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其行为结果对人类文明和发展的贡献微乎其微,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是负值。因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水平认知基础的创新,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三、大学生认知水平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认知水平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同时在构成创新能力的几个因素中占据先决的地位,是决定其他因素发挥作用的精神基础,所以要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其认知水平,解决限制创新能力提高的思想基础,这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并且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间接地通过解决其思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的途径增强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认知水平的高低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必须首先提高人的认知水平,才能有效地进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知水平决定人对培养创新能力的认识,要促使受培养者主观认识水平的提高,把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被动变主动,使之从被迫变为欲要、愿望、梦想,从而可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变为一种追求、一种奋发向上的途径。认知水平的高度也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其外部表现就是创新能力的高低、有无。其实很多人并不缺乏创新的技能技巧、知识积累及合适的知识结构,但常因认知水平不高而缺乏对事物的把握,不能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或者说是缺乏创新的动力、心理欲望。因此具有较高认知水平的大学生就可以把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创新基础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还可能进而使其促进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四、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以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层次为前提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虽然作者也不能给出一个全面的确切答案,但至少可以指出的是,它应该把创新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的大学教育尤其应该如此。然而仅有此还是不够的。因为在作者看来,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具有现代观念为特征,以具有健康人格为标志的教育方法体系。在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对于一个像我们国家这样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又以认知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和首要问题并最为迫切,因为只有认知水平提高了,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培养者和被培养者思想,突破原有的框架和模式,为其带去一个无限的发展空间。教育要现代化,首先是要解决培养理念落后或说是认知水平低下的问题,然后才能完成创新能力培养这个大学生培养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希望作者的这些认识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启示,对改变从事大学教育人员的思想观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梁莉.对高技能创新人才开发研究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24):301-302.
[2]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214-217.
[3]刘长宏,薛猛,王刚,等.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科学,2008,(5):15-17.
[4]梁维国.关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探讨[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5):670-67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2008C62)
作者简介:刘成良(1965-),男,河南信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刘可慧(1976-),女,湖南邵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李天煜(1964-),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