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行军
高端“智”造,乘风破浪正当时
有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十九世纪的失败,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主要原因是海军力量的薄弱,而二十世纪的失败,主要根源在航空领域的落后。两个世纪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警醒:中国海防与空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011年,尽管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下滑,中国出现了较高通货膨胀,经济形势也是令人纠结。但我们还是欣喜地看到,中国在大飞机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大飞机欲展翅高飞
大飞机,一般来说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欧盟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曾经,这个梦想是那么遥远;如今,伴随着C919大型客机的启动,这个梦想的实现已经是越来越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介绍,大型客机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首型国产大飞机将命名为C919,它是中国继运十后自主设计的第二款国产大型客机。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还寓意着,立志要跻身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要与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在国际大型客机制造业中形成ABC并立的格局。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2011年6月底,中国商飞的C919大型客机亮相第49届巴黎航空展览会。据了解,今年已经有四家公司预订了115架C919大型客机。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张庆伟表示,启动用户的确定为C919大型客机研制顺利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奠定了市场基础。C919大型客机计划2012年完成详细设计,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
从运十教训中奋起
1970年8月,中央决定在上海研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1980年9月,历经10年艰苦卓绝的奋战,运十终于在上海首飞成功,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客舱布置可达124至178座,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小时,航程大于8000公里,可以从北京直飞欧洲、非洲。
运十的试飞成功,使中国成为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这一消息当时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美国航空界权威认为运十研制成功一下子将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赶上来15年。运十的设计规范、适航标准和机翼气动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它先后在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和拉萨之间试飞,都没有发生问题。运十的研制成功为我国航空工业赢得了荣誉和国际地位。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正当运十研制进入成功试飞阶段,不知何故却中途停止研发,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它事实上已经下马。运十的夭折带来惨痛的教训。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5.4亿人民币的投资付之东流。我国也错失了研制大飞机的良好机遇,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喷气式客机研究中迎头赶上的15年时间又失去了。运十的下马也挫伤了中国航空人拚搏进取的积极性,积累了丰富、系统实践经验的研制队伍不断流失。本世纪初,中国的天空上,干线飞机已是清一色的舶来品,中国的航空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运十留下了诸多遗憾,然而,制造出拥有知识产权的大飞机,仍是亿万中国人的期盼。经历了几十年的酝酿、探索和尝试,现实促使我们警醒——大飞机靠买外国的买不来,靠与外国合作行不通,只有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当年,我们希望与美国麦道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合作,别人说不干就不干了,我们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因此,制造大飞机只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此同时,大飞机制造也有赖于国家的扶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拓展,对大飞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2004年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如果没有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就只能算是航空大国,而不能说是航空强国,大飞机是个重要标志。”
对发展大飞机的觉醒也来自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东海方向,中日之间围绕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南海方向,我国与部分国家存在海洋权益争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海上生命线仍难以摆脱被动局面。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建立强大的国防体系,尤其是要构建起与国家安全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机动能力。
而大飞机对一国的军队来说,更具重要意义。现代战争突发性强、作战节奏快、作战强度高、物资消耗大,空中战略投送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军队应具有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
从研制基础上讲,中国航空工业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航空科技队伍,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同时,也具备了全面的研究能力、试验条件和能力、生产和试飞能力,以及专业配套的研发中心,我国发展大飞机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我们今天选择了C919大型客机作为大飞机近期发展方向。
大飞机的小算计
运十飞机的下马,对中国航空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今,大型客机C919正在研制规划之中。业内专家认为,对于这种大飞机,一定要做好技术细节和成本控制,要能大规模生产与应用,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
开发民用飞机关键是要有买主,用户的意见往往是决定性的。飞机设计专家郑作棣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运十飞机没有完成设计定型,没有进入航线,并不是因为技术上有什么不可克服的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用户购买。 他介绍,“当时,对运十提出的要求是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用的大型专机,因此在研制过程中仍然沿用了军机的管理程序。大家接到任务后就干,总以为只要完成了研制任务,把飞机造出来,还怕没人要?参与研制的人员只忙着埋头研制,而没有去开发市场。结果导致研制出来的飞机在国内用户无需求的情况,又难以面对国际市场上同类飞机的竞争,因此下马不可避免。”
面对曾经的教训,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庆伟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创新,按照《公司法》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把中国商用飞机公司打造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机制造商。”他特别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管理创新,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形成管理特色突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航空企业。”
加强海空高端“智”造
无论是C919大飞机,还是“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都是中国2011年高端制造可圈可点的大事。从国内外海空高端装备经验来看,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智力成本和资金投入,让中国海空高端智造具备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技术引进,降低研发成本。“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的一番话,讲明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也说明了借助外力和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从国外较低成本买进的“瓦良格”号,经改装后成为我国今天具有一定战斗力的航空母舰,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我国航母研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大飞机制造方面,发动机和许多部件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在我国技术不够成熟之时,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对装备产业的大型企业来说,要在技术、管理和制度上不断进行创新,这也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所在。自主创新并不是什么都要由我们自己研究、发明和开发。一是要加强原始创新,要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突出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无论是航空母舰,还是大飞机,其核心技术,我们都是很难直接引进来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主动掌控核心竞争力,减少日后不必要的麻烦与浪费。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应对能力。海防与空防高端装备,无论是其设计、制造,还是使用与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人才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历史兴亡更替,胜者大部分都是掌握了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方。相反,如果我们不注重航空母舰与大飞机人才培养力度,我们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有效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突发事件。
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分别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航空母舰和大飞机,都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我国重点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造船、特种钢铁制造、航空器材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相关行业,都将因航母与大飞机的重点发展,而受到政策与资金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