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期待房价早日不再是个问题。痛下决心吧,真正进行一番刮骨疗毒般“治标更治本”的深层体制改革,力促中国经济社会走上良性转型的轨道
文/朱敏
岁末年初,有关2012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讨论众多。在影响新一年走向的经济变量中,房价涨跌仍是国人的忧中之忧。
在此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更为让人不敢言说的事实:中国房价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矛盾显著的“悖论”。一方面,“搞活”房地产,固然对短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积累有利,却难保不会为长远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另一方面,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对长远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福祉当然有利,却又容易伤及当前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一旦超出其承受能力的临界值,就会造成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局面失控……这无疑是最糟糕的结局。
中国房价“悖论”产生的逻辑,可以用一个不断上演的故事模型来描述:在GDP考核模式下,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自身掌握的土地和银行这两大资金“变现”工具,开始拍卖土地,开发商得以从银行手中贷款向政府买地,然后建造出房子卖给购房者,而后者也从银行贷款,购买这些开发商建造出来的房子。各级政府呢,则通过堂而皇之地大肆卖地,从而获得地方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官员升迁所需的政绩(即“土地财政”),开发商再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获得暴利,而这些成本,则一律被转嫁给了购房者。最后,购房者所收获的惟有越发高企的房价,导致房奴的进一步“奴化”。
尽管在客观上,上述逻辑的确推动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其埋下的泡沫祸根。通过控制土地这个根源性的环节,房价被合谋的开发商和各地政府有效掌握,但其日益不顾市场规律、无度挥霍这一资源,使价格离价值的轨道愈来愈远,房地产泡沫也因此愈积愈多。事实上,如今整个房地产业的手里已牢牢捏着银行占一半左右的信贷资产,这个令人恐慌的比例,将会意味着什么?泡沫破裂之时,银行将何以自处?
甚至可以说,相比更大的危机,银行自身难保恐怕还是小事,而随着为发展房地产而发行的货币突然没了购买者,接下来必会引发极端严重的通胀问题。资产泡沫破裂,通货膨胀如潮而涌,脆弱的中国经济大厦亦将随之而倾塌。
当然,这只是一种最坏的假设。对决策者而言,房价下跌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不可承受之重,确实仿如一把高悬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使楼市调控一直以来表现得不够犀利,盖因房地产牵扯甚广,唯恐投鼠忌器。殊不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真心期待房价早日不再是个问题。痛下决心吧,真正进行一番刮骨疗毒般“治标更治本”的深层体制改革,力促中国经济社会走上良性转型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