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禄青
作为一种新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正从概念的喧嚣炒作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人们在享受城市高速发展带来便捷和繁荣的同时,不得不饱受资源枯竭、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带来的苦恼与惩罚。进入新世纪,大量依靠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遭到了普遍质疑和抨击,而新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获得许多国家和城市的纷纷响应。
低碳城市在经历了前几年概念的炒作后,如今渐渐驶入探索试验期,并涌现了一些初步具有低碳城市特征的典型城市。可喜的是,在低碳城市评价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2011年12月23日,由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发布的首个中国低碳城市评价结果在京揭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无论这一评价结果是否准确,但这种组织权威专家编制《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并进行公益评价的尝试值得称赞。
概念喧嚣到实践探索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低碳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从低碳概念的喧嚣炒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国家和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追求目标和践行准则。
低碳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它体现在低碳政策、低碳规划、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个方面。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明确指出,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除了推进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还大力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产品和碳排放交易的试点。截至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200多座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
赛迪投资顾问日前发布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指出,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分布,即以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4个经济区为重点聚集分布。具有一定规模并接近低碳城市标准的城市主要有19个,分布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四个经济区,发展路径包括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建筑等四个方面。
报告显示,以北京、保定、天津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不仅拥有能源、化工、冶金、建筑、机械、纺织、汽车等传统工业,还有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对低碳城市建设构成支撑作用的金融环境。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融合了国际化理念与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通过综合利用当地的产业、人才和观念优势,将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融合于低碳城市的全面建设。
赛迪投资顾问表示,低碳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发达城市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率先启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在发展竞争中已经占据了先机。
有“中国电谷”之称的保定是我国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启动的两个城市之一,又是国家确定的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为加快经济转型,保定重点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引领产业低碳发展。
2011年11月11日,南昌正式发布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使南昌低碳城市建设由一个个领域和项目的试点,转向了全面的区域性示范建设。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南昌将投入817亿元打造低碳城市,涉及建筑、能源、产业、交通、城市结构、生态等多个领域,推动形成“四区八地”的低碳发展示范体系。
2011年的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德班会议达成的协议对于促进我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碳交易系统,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七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并提出2013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
低碳发展路漫漫
当今世界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消耗的能源却占80%以上。城市正呈现人口数量激增,规模越来越大的加速发展趋势,对资源的需求已远远超出其所能承载的界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其本质就是要将城市发展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司司长梁丹在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上表示。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景,从概念提出到风靡全球,已经过去了八个年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概念则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
目前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提出来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英国政府将布里斯托、曼彻斯特、利兹3大核心城市作为首批低碳示范城市。此后,丹麦、日本等国也纷纷建设低碳城市,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广绿色交通,打造低碳社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而“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同样来源于英国,发轫于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顿2007年发表的减碳计划书——《今天行动,守候将来》。在计划书中,利文斯顿将伦敦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锁定在2025年降至1990年水平的60%。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分水岭意义,不仅在全球范围掀起低碳热潮,而且中国有超过100个城市宣布要打造低碳城市。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做出了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实际上,低碳城市引入到中国只有四年左右的时间。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这是我国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的首次尝试。
为探索低碳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首先确定在“五省八市” 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即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至此,全国低碳城市建设大幕正式拉开,虽然部分城市初步呈现出具有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但国内也出现了伪低碳、造低碳、秀低碳等盲目跟风的“大跃进”情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教授认为,低碳城市是一个追求过程,从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走向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是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可以达到的,因为北欧国家已经有这样的案例了。我们还要继续发展,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参加德班气候会议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原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博士指出,从会议的长时间拖堂可以看出来,这一次交锋非常激烈,而且出现了新的状况,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现在基本分成三种力量:基础四国、77国集团和中国;欧盟、小岛国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近100个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不承认《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虽然从表面上看德班会议取得了成功,但资金投入等实质性问题有待明年进行谈判。
杨富强说,现在中国人均碳排放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恐怕要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若按照国别累计排放量来计算,中国恐怕到2030年或2035年要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中国碳排放量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如果不改变我们国家目前的排放状况,在今后的气候变化谈判中,我们承诺的目标将更大。而在减排过程中,城市是首当其冲,城市不好,国家也做不好。
低碳标准之惑
虽然低碳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但到底什么是低碳城市?如何建设低碳城市?评价标准是什么?尚没有形成一定之规。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而国际气候组织给低碳城市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在2011中国低碳城市评价结果发布会上表示,低碳城市发展有很多解释,“十二五”规划及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文件内容主要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包括: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开放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城市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
周宏春进一步指出,绿色更多强调的是发展过程中跟环境的友好协调问题,或者说发展要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一些。低碳有很多的评价指标,比如万元产值排放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一个国家排放总量等,都可以评价是低碳发展还是高碳发展,但绿色不代表低碳,低碳也不一定是绿色。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应该是发展代价小,资源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曾表示。
怎样才算低碳城市?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很难说哪些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
业内人士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低碳城市量化评价标准,指导低碳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三家研究机构公布了各自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是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部等专家最新编制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并首次对全国299个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该评价体系历时近一年时间编制完成,涵盖了城市低碳战略规划、新能源利用、城市绿地覆盖、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空气质量、减碳指标、低碳发展政策传播、低碳违纪事件和公众满意度等10项一级评价指标及数十项子指标。
另外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3月发布的一套评估低碳城市的标准体系,这套标准涵盖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用以评估一个城市的“低碳化水平”。这套标准的建模方式是IPAC-AIM技术模型。此模型已经过全国能源及排放情景分析。此外还有就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11年8月发表的一项针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7年低碳发展水平评估的研究成果。
注重创新驱动
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层面。
“低碳经济是不可能买来的,要靠中国人的智慧去创造,而且从世界购并也不可能,联想购并IBM也没有购并来核心技术。所以,只有创新才能强国,靠科技、靠创新、走低碳发展之路是我们的选择。”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疾呼。
赛迪投资顾问表示,要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城市通过拉闸限电、限水来营造“表面低碳”的问题。同时,加大对企业低碳技术和产品创新投入的所得税税前抵扣和税费减免力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加快低碳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保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司司长梁丹认为,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政府对低碳发展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高度,而政府的机制设计和管理创新在低碳发展中则发挥主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教授对如何发展低碳城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技术确实是推进全球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当下它仅仅是助力,绝非主力。首先,新能源技术虽然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在技术经济层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实验室技术突破了,但成本和规模上仍然没有优势。比如,目前光伏发电是传统发电成本的8倍~10倍,核电选址要求很严,水力发电也受到自然条件及生态保护等限制,这些问题并不是马上能解决的。在2030年以前,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要大规模地替代传统的碳基能源仍然是不可能的。
在诸大建看来,解决之道不在于那些冲击性的单个技术,而是在于集成性的解决方案,在于技术、制度、观念的整合。“技术可以解决的是微观意义上的能源替代和能源效率问题,而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规划理念,解决的是宏观意义上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规模问题,它所带来的‘倍数节约效应才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