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的随笔(四题)

2012-04-29 06:26陆春祥
文学港 2012年1期
关键词:洪迈官员

陆春祥

官舟官牛官猪官马之类

两干多年前的某天,刘基《郁离子》中的虚拟人物瓠里子出了趟长公差。他这次是从吴地返回粤地。估计瓠里子还有些级别,吴相国客气地要派人送他到码头。相国嘱咐他说:我派去的人会选择一条官船把您送过河的。可能是信息不发达,指令没有及时传递到,致使瓠里子到码头时,送的人还没有踪影。吴国政府部门的接待水平真是不敢恭维。瓠里子一看,哎,这江边停着上千条船呢,哪一条是官船啊?

一会儿,送行的人气喘吁吁跑来。瓠里子问:同志,这么多船,我们坐哪一条呢?同志回答说:这太容易了,只要看到那破篷断橹而又挂着旧帆的就是官船。果然,特征极明显,一下子就找到了。

破篷,断橹,旧帆。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意思很明显,无非是缺少管理,缺少制度。大家都使用,大家都不管。篷破了,只要还能扯,橹断了。只要还没断尽。帆旧了。只要还能扬。那么,这条官船,是不会退役的。想想看,这是皇家的财产哎,你能随便报废?好好的,又去新购,岂不是浪费?谁让你们官员公务那么频繁呢?不仅如此,你们这些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还要常常搭便船呢?事实上也是,只要不出事故,大家都不敢随便丢弃的。如果,像波兰总统的专机,落地一下子没落稳,失事了,那就要好好地整顿一翻了。

若单单从机制上分析,显然还不全面。官家的东西未必管不好。这得看什么类型的。

汉朝的上官桀做未央宫管马的官时。汉武帝曾经身体不舒服。有一段时间没出行了。等到皇帝病好,他到马棚视察,发现官马大都很瘦弱,为什么会这样呢?他非常愤怒,要追究上官桀的责任,并责问他:你以为我不能再看到这些马了吗?要治罪。幸亏上官这小子脑袋瓜灵光,他狡辩说:我听说圣体不安,日夜忧愁,牵肠挂肚,心思确实没有放在官马身上。然后的表情是泣不成声,然后是泪流满面,这样才骗过皇帝。

皇家的东西自然忽视不得,因此。只要和皇家沾边,它随时都会很牛逼。唐德宗时,正直的卢杞任虢州刺史。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向皇帝发飙了:我们虢州有三干头官猪,经常糟蹋庄稼,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一块心病了,皇上您说怎么办吧?德宗君临天下似地批复说:那就把它们迁到沙苑吧!按照一般思路,地方官,只要管好我这一片就行了。城里这些企业有污染,那就迁到乡镇去吧,至于会不会再污染,那我就管不着了,总不能不办吧,不办我们还能出成绩吗?但卢杞不这样,他又上折子争辩:沙苑那里的百姓也是陛下的臣民啊,我认为还是把它们杀掉吃掉的为好。德宗还算开明,下诏将那些官猪予与当地贫苦老百姓吃掉。第二年,德宗就升卢杞做了宰相,这样为我大唐大局考虑的官员应该得到升迁的。我不太清楚,皇家要养这么多的官猪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吃的(估计放养的生态)。还是专门用来玩的(从中选拔出健壮的斗猪)?既然是官猪了。那它的身份就不一样。这些畜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老百姓田里那些青葱欲滴的庄稼,自然是它们的青睐。而且,养那些官猪的,便如弼马温。大小也是个官吧。他们肯定也是打着皇家的旗号,任由那些畜生胡作非为。我再想,养什么官猪啊,肯定是哪个想从中捞油水出的馊主意。搞个“特供”就行了呗。什么都可以特供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悄悄地干活,谁也不知道!

皇帝有专门的机构为他服务。这不奇怪。但以上洪迈提供的两个片断至少说明,那些高级别的官员。那些有专车专船的大官,他们的坐骑绝对不会像瓠里子看到那样的破败不堪。2.0,2.4,3.0,排量规定,专职司机,专门保养。因此,“官舟”只能是为中下层官员服务的。

这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白居易有一首《官牛》诗,我想应该有些说服力的:官牛官牛驾官车,、7产水岸边般载沙。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阴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右丞相,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

白诗一直比较通俗。《官牛》里,这些官牛本来也是可以驾官车的。但为什么起早落夜来载沙呢?它们做苦力的原因是,五门那边,有绿色槐树的官道上,路不平整且有污泥,形象不太好,这可是个重要路段噢,有要人会经过的,昨天新上任的右丞相。恐怕泥涂弄脏了他的马蹄。所以要铺沙。可以肯定的是,丞相的马一定是名马,你这个官牛只好颈项血流出了!原来如此,看来。给官牛下令载沙铺路的官员,一定深谙此道:上级的事无小事,上级满意了,工作就到位了,上级不满意,其他做得再好也白搭。这个新上任的丞相。他要是寒舍跃龙门的话,要是他家处在深山的话。那也必须要问的,路绝对要修到他家门口!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凡沾官边的,一般坏不到哪里去。即便像官船那样破败。但它毕竟是可以免费坐的。洪迈的“油污衣”

洪迈七岁的时候,他老爹洪皓出使金国。因不肯屈服而遭拘禁,这一关就是十五年。因为老爹的气节。连皇上都认为他是苏武第二。宁死不屈。但小洪只好跟着两位兄长跑东颠西的,缺少家庭温暖。

十岁的时候。他们避乱江南。有次经过浙江衢州到老家饶州去。在白沙渡口。岸边小酒店里,破败墙壁上,一首《油污衣》的白话诗深深烙在了洪迈幼小的心灵上: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干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诗的意思真的很浅显,就是说,白衣服一定要保持它的洁白,如果不小心被油污染了,那么,纵使你用掉了一千条江中的水。和当初没有被污的时候也完全两样了。这当然是夸张的,也是生物技术的局限。要是现在,随便用一点汰渍之类的洗衣粉,别人绝对看不出来。当然,洪迈生在南宋。

这样一首白话诗。充其量也只说了一点普通的生活哲理,“今六十余年,尚历历不忘”,洪迈为什么就记得这么牢呢?他的《容斋随笔》第三部分卷五中,清晰地记载了这件事。我想,除了他的博闻强记外。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果然。有心结在。

我是被一个词吸引住的。在宋词里。有一首《南乡子,洪迈被拘留》。孤陋寡闻,我以为“拘留”这个词很现代呢。没想到宋朝就有了,而且意思差不多。我们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干百年稳定,难怪我们有如此多的经典传承。

这首词作者标明“绍兴太学生”,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首都大学生,应该是集体创作。

洪迈不是因为开宝马醉驾被拘留,而是因为一个外交事件。

且看全词: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

这简直就是微博啊,精短,犀利,幽默。重大事件,民众必定关注,必定转发。于是,一时间满城风雨,洪迈的日子要多难过有多难过了。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宋史,洪迈传》里的相关内容: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金主雍登位。三月,宋高宗拟遣使者赴金,洪迈说,我去吧。他底气十足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他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老爹吧。此次奉使金国,洪迈原想弄

出点动静来,如果坚持宋室南逃之前宋朝对待金国的礼节,那么我们就胜利了。所以他在给金主所上的国书中绝不自称为“陪臣”。到金都之后,金人说他所上的国书“不如式”。也就是不合外交要求。强大的金国才没有这么笨呢。这可是事关他的主权哎!洪,你必须立即将国书中的自称改为“陪臣”。并让他按南宋以来宋金之间屈辱之礼来朝见金主。还想反了是不?!“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至暮,水浆不进,三日乃得见”。洪迈最后屈服了,三天啊,滴水没进,这是什么滋味啊?他绝对没有老爹的气概。他一日之饥都受不了。怎么能跟他老爹十五年比呢,更别提苏武的十九年了。

在金主面前“稽首垂哀”的卑躬屈膝,这样的行为。绝对让南宋的官员和老百女生愤怒。于是骂他“堪羞”。更让人愤怒的是。他对自己的行为不仅不反省,反而趾高气扬,犹如功臣。

“万里归来夸舌辩”。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他归朝时向皇帝汇报工作时的情景:金国虽然强大,但我仍然有理有节,对于他们进一步提出的关于割让我国主权领土等不合理要求,我都严辞加以拒绝。我想我应该是为咱南宋争得了面子。另外。个人认为。为了世界的和平大计,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减少战争,让两国人民都有机会休养生息,我们也不必要和他们争个你死我活,必要时让一点,大度一点,换来长久的治安,这有什么不好吗?微博上这些天在疯传的《洪迈被拘留》,那帮不好好读书的太学生,还骂我“村牛”。什么意思啊,是说我像村里的牛一样愚蠢?我无所谓,我是这么看的。只要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我个人的名誉受点小损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要说就让他去说好了,陛下,您认真地想一下,我老爹都这么勇敢,我能熊吗?而且,我十岁时就将《油污衣》的诗印入脑中了,我自小便性格高洁,我能使金辱国?想想都不太可能的!此洪斩钉截铁:陛下,我问心无愧,我已经尽力了!

洪迈的自我辩护还是非常有效的。有效的原因自然是他的口才不错。另一个直接的原因是。他是高宗赵构派出去的,这赵构本也没想在金人那里讨得什么便宜。是洪自己雄心勃勃夸下海口,说能摆平金国,给大家一个空欢喜,彼时的洪估计是初出茅庐,自以为有多大本事呢!还有一个原因是。等洪迈回国时。皇帝已经变成孝宗了。才几个月,这新皇帝自然不会不买老皇帝的账,实际控制权仍然在高宗手里呢。更何况。那个孝宗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以后的很多日子。他都喜欢读洪迈的《容斋随笔》,不断地夸洪有水平,弄得洪是信心越来越足,《容斋随笔》写了一笔又一笔。一直写到五笔还没有停止。前后达四十年。想想看,得到政府官方如此认可的作家,历朝历代能有几个呢?

自然,洪迈是化险为夷了。平安无事,第二年就到泉州当知府去了。不过,他的行为,除了当时绍兴太学生的《南乡子》外,还有别的同时代人也抨击。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说:

“景卢(洪迈字景卢)素有风疾,头常微掉,时人为之语曰:‘一日之饥禁不得,苏武当时十九秋。传与天朝洪奉使,好掉头时不掉头。”这里最传神的刻画是,洪迈有摇头病,这应该是身体残疾,本来应该尊重人家的,但是,因为他的行为,就“好掉头时不掉头”了。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对待一个文学家洪迈,一个官员洪迈?鉴于毛泽东的四十年不辍读《容斋随笔》的事实,鉴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普遍原理。再鉴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我宁愿相信。洪迈出使金国的行为。只是有一种不太恰当的表现,但绝不是卖国,花花公子赵佶连国都丢掉了,被人掳走,惨死他乡,尸体都被做了灯油,因此不能对洪迈们提更高的要求。我们关注的是,他的74卷《容斋随笔》,绝对是历史瑰宝。

看冗官是如何产生的?

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有一天,洪迈发牢骚讽刺本朝死板的人事制度。他愤愤不平地向我们投诉。

我因为大礼恩泽。要给一岁的儿子保官。材料送到中央组织部门后。他们把材料转给我所在饶州的有关部门,并要求我在保官的材料内说明以下问题:被保人有没有刑事犯罪记录:是不是曾经补官过又被罢免了。我只好把这些材料补齐交给他们。不料想。中央组织部门又要求我说明:被保人和保人是什么亲属关系?你们说好笑不好笑。组织部门的官僚化居然到这种地步。我们是亲父子,而他们却问我是什么关系?我的儿子是个一岁的幼婴,而他们却问他是否曾经做过官犯过罪。真是让人笑破了肚皮!

大宋的中央组织部确实要批评,这样简单的事却需要这么多的繁文缛节,真让人不通气。但组织部门也有苦衷。他们也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认真,有些官员混水摸鱼怎么办?读者马上会反问:连一岁的孩子都要保官,难道当官就是你们官员之家的专利?确实是这样,大宋王朝有个“荫子”的规定,这个“荫子”就是,高级官员的子弟不经过学校的考试就可当官,有些甚至怀抱中的婴儿就委派了,就如上面洪迈的儿子一样。范仲淹看不下去了!他做宰相的时候就进行了小改革,注意,是小改,不是大改,大改他绝对吃不消。他只是淘汰了少数官员,限制“荫子”的数目,这种限定是:要求确实有儿子(想必没儿子的也拿亲戚冒充),而且必须年满十五岁才做官。但就是这小小的变动,就引来了大不满。范只有立即辞职。改革不能触动太多的既得利益者,就如洪迈,也算开明人士了,可是,大家都可以享受的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不仅如此,你们做得不对,我还要批评!

为什么这么说洪迈呢?因为他也常常这样批评前朝的事情。他说,自汉朝以来,官员的冗滥到了极点。如新莽末年更始刘玄做皇帝的时候,有“灶下养,中郎将,烂羊头,关内侯”的歌谣。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西晋赵王伦时有“貂不足,狗尾续”,北周时有“员外常侍,道上比肩”,唐武则天时有“补阙连车,拾遗平斗”,这些谚语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是实际情况的反映。到了唐中期以后。官员更加泛滥,张巡在河南杞县时,才率领一县一千多兵马,大将就有六人,而且官价都是开府特进之类,也就是说级别都挺高的,但大将军的凭证只能换取一次醉酒的钱,非常的不值钱。唐德宗避难奉天,有个家僮叫黄岑的,因为大力战斗,立即被封为渤海郡王。到了唐僖宗、昭宗时。于是有“捉船郭使君。看马李仆射”的谚语了。周行逢占据湖湘一带时,他的境内有“漫天司空,遍地太保”之说。李茂贞在陕西做官时,内外掌管钥匙的人,也都是司空和太保。

由此说来,洪先生对冗官泛滥也是非常有微词的。他也看不惯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干吗要弄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官员到底干些什么呢?

我读《梦溪笔谈》时,发现了很多能回答上面疑问的例子。其中一则“墨浸字”是这样的:从前的校书官很多都不用心尽职的,只是拿本旧书。用墨汁随便涂抹一个字。再把那个被涂掉的字写在旁边,以应付每天的工作量。自从设置了编校局后。便规定只能用红笔圈字。并且要在卷末写上校书官的姓名。

什么叫混日子?这应该是一个比撞钟更经典

的例子。因为薪水不是很高。因为每天面对的典籍浩如烟海,因为有许多典籍自己不感兴趣。但是呢。这个班不能不上哪。不上就没地方领薪水。不做这个工作。自己十几年或者几十的书是白读了,于是只好这样做了,有时认真点,还会细细看一看,碰到困时厌时不高兴时。那就随便点一个吧。反正也不用负什么责任。反正大家差不多都这样干,前朝的经典干吗要去动它嘛。

这样说下来,肯定要说到官员的制度了。这个话题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只想说两件和这个相关的。

一是致仕。也就是退休。有许多朝代退休并不是到了六十岁就退了。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像沈德潜,考试就差不多考了半个世纪,考上了已经快七十岁了,你怎么退?还有,有的官员,身体好,可以继续干,不是说到了58岁,一定要从副厅级官员退下来做巡视员的,你如果精力充沛。又有很多想法。把一个部门治理得很好,那是可以干到干不动为止的。也就是说,老官员减少的速度和新官员增加的速度不是正比,加上官员的各项条件总要比一般人优越些,特别是医疗条件。因此。官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官年。什么叫官年呢?这是宋代特有的。宋代士大夫叙官进位的年龄。有所谓“实年”和“官年”的说法。平民初次应举,一定要虚减岁数,以期及第后凭少壮年岁的条件向富室人家求婚。而位居公卿品官的人,要荫补他的子孙,想让他们尽早登入仕途(因为有许多都还在幼童期),一般要多虚增年龄,有的要加好多岁数。简单说来就是,这个年龄是因为工作需要可以适当加减的。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这个人明明七十多岁了。可以退休了。但他实际年龄远远没到。那个人看看履历表只有五十多岁。却已经六七十了,老态龙钟,工作根本干不动了。这种事情明显属于弄虚作假,政府绝对不允许。所以。要做也只是潜规则,所以你要在正宗的史籍上查到是很难的,这也是洪迈先生告诉我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批量官员的薪酬是由哪里支出开支的。这显然很弱智。当然是国家财政。各朝各代的财政状况有好有差,官员的待遇自然也有好有差,可是,不管如何,政府要靠大量的官员来运转国家机器,那么待遇自然不会太差,否则谁来给你卖命?另外,掌握权力的官员们一般也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我为百姓工作得辛辛苦苦,创造了这么多的价值,吃点喝点拿点,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嘛。

说了这么多宋朝的事情,问题真的很多。但当权者难道没看到吗?绝对不是这样的。宋太宗赵光义,从他兄弟赵匡胤手中接过大宋江山后。就弄了个《戒石铭》,想让官员永久铭记。这四句话我们许多官员都耳熟能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我的理解,他突出和深化了最主要的三层意思:第一,百姓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要搞反了。以为你在为百姓工作。以为你有多大的能耐呢,你吃老百姓,喝老百姓,你们就应该是百姓的公仆,什么叫公仆?就是大家的仆人。怎么做仆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第二,这个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一分一厘汇聚起来的。纳税人起早贪黑,纳税人节衣缩食。不错,你也是纳税人,你想对了,如果你经常这样想,你就会对这个钱珍惜了,十分地珍惜,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你不会那样做的。第三,要发自真心地对百姓好。既然是你的衣食父母,既然是分分都来之不易,那么,就应该敬之爱之抚之惜之,上天时刻在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呢。

还要再叉开一下。前几天,我在读《太平广记》,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县官:唐朝的时候。浙江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刚上任,就向里正打听,一钱能买几个鸡蛋?里正说:三个。夏县令就将十干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三万只鸡蛋。他对里正说:不要把鸡蛋给我,将鸡蛋拿去让母鸡孵小鸡,能孵三万只小鸡,过几个月小鸡就长大了。帮我把鸡卖掉。每只鸡卖三十钱,半年之间,可得三十万。然后,夏县令又问里正,一钱能买几根竹笋?里正说,能买五根。他又将十干钱交给里正,让他买五万根竹笋,并告诉里正,他不拿走竹笋,让竹笋长在竹林中,到秋天,竹子就长大了,每根能卖十钱,一共可得五十万。可能是夸张了,但贪鄙无道的形象却栩栩如生,你能保证他身上没有这样官员的影子?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很希望它就是观世音传给唐僧的紧箍咒。这个咒如果灵了,那么,上面一些关于官员的问题估计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科举复习班

在科举的历史上。如果能一次中举。或者连中三元。那一定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纵然如广东的谢启祚。考上都九十八岁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能坚持这么久的),也仍然狂喜,第二年还到京城会试。乾隆帝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不是我朝的盛事是什么?特授国子监司业!假如首次应试就中举,那更是不得了的事。所以说,历朝历代,那些举子差不多都是进过复习班的。

这里说一下白乐天和元微之。他们两个曾经同窗,一起在复习班里努力学习,将科举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中举以后。白居易写给元稹一首诗这样回忆说: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他自己注释说:当时他们为了应付考试,想了许多的复习办法。其中一个办法是。他们共同收集考试的范文,各种各类的,历朝历代的,总共收了数百篇,每篇都用细锋细管的毛笔抄写,编扎成册,带在身上去参加考试。考试后,料想获益匪浅,两人于是相视而笑。称之为“毫锥”。

他们这样的做法有三点值得说道。

一是在成功中找寻规律。考试既然是八股文,那就不允许有太多的创新,尤其在形式上,你不可能突然创造一个。起合承转。都是有规定的,因此,那些写得比较好的,就有规律可以循了。二是讲究题旨情景。范文应该数不胜数,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对本次考试有用。那还是有讲究的,这就需要研究,研究出题者的心理,研究当时的时事,只有这样,才会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是参考的形式。那时的考试,还是比较开明的,基本上是开卷,要求独立完成,还是要多靠平时的努力。考试时间也很人性。中间可以吃饭休息。否则。他们编的范文本带不进考场,那功课就白做了。

白居易他们算不算作弊?不算,唐朝考进士,可以带书和燃烛。但把范文微写成册,如微雕大师。数百篇的文章,操作起来肯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力。从没有记载说他们这种方式是作弊,也许这种把范文编排在一起记忆背诵,以提高命中率。在唐朝就是一种公开的做法。只是说,白居易他们把这样的方法做到了极致。考生携带的复习资料有限,自然要选择一些最有用的。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不知什么朝代的某木佗考生,他将一些范文都写在长袍子的里子上,监考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偷看范文,天知道他抄了些什么,后来被揭穿,监考官将他的长袍脱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一大片,很是滑稽。

估计是白居易元稹他们这种做法切实可行。因此,许多复习生都像他们一样做好这方面的功

课。而且。白元们的复习资料。也引得众考生争抢。若干年前,高考刚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策划了这样一个活动,让那些考进名牌大学的同学,比如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同学。动员他们将复习资料捐献出来,以供学弟学妹们吸取真经。活动一开始就火得不得了,最焦急的是那些家长。他们千方百计想弄到这些资料,他们以为。有了这些宝典。他们的孩子也更容易考进名校。因此,有聪明的出版商,干脆将白元他们的习作编成了书,就如同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白元习作被编成了四卷,名字叫《策林》,其中《策头》和《策项》各有两道,《策尾》有三道。此外还有,《美谦逊》,《塞人望》,《教必成》,《不劳而理》,《风化浇朴》,《复雍熙》,《感人心》等等,总共有七十五门。也就是说。白元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平时练习的作文,都成了考生们的经典。

事实上,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只有考生自己知道。有学生曾经和我说,高考作文是根据哪一篇范文仿写的。然而。从来没有发现有高分甚至满分的。因此。白元他们的习作被当作范文竞相模仿,估摸百分之一有用已经非常幸运了,白元都是少年及第。这样的人才也不是说学就可以学到的。

复习班的存在是个客观现象,只是人们不太关注,习以为常而已。但是,后来有些统治者已经清醒地看到。一考定终身。肯定有许多不可克服的弊端,于是他们会想尽办法改革。

宋太宗雍熙二年,已放榜公布新进士179人。这个时候,有人打抱不平了,说在落选的士人中,肯定还有许多有用之才。宋太宗开明得很,他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也不完全造成一考定终身哎,于是下令,那就再考一次吧,再给这些人一次机会。毕竟要三年一次嘛。大家都不容易。于是,第二次考试,又选得76人。这次考试中,有个叫洪湛的文采道丽。皇帝特意升他为正榜的第三名,你看看,这个洪进士可是一步跃龙门噢。

考试制度也是可以改变一下的嘛,我皇家不就是选拔人才吗?然而,一切的一切,标准的标准。都要以皇帝我来制定。

然而,有一个悖论却是从古到今不可改变的事实。每次考试都会留下不少的遗憾。许多真才实学如蒲松龄们都会落第,即便陆游同学考得第一,但你列在秦桧孙子名前,那就不行!虽然,那些史上的状元们,没有多少成就卓著或者在文学史上留有显名的,尽管如此,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并以此为终身奋斗目标。于是历朝历代的功名复习班生意一直很好。考生们基本不用做思想工作。不用扬鞭自奋蹄。一颗红心坚持到底。复习生于是大量增长,这一批复习生成功了,又将下一批人挤进复习生的课堂。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以至于复习班成了复习班经济。成为了一种兴旺的产业。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文才,济济一堂,其乐融融。

对那些士人来说,活到老,考到老。不在考试的海洋中游到成功的彼岸,就在考试的海洋中淹死,死无葬身之地。

责编晓骏

猜你喜欢
洪迈官员
洪迈《容斋随笔》中的唐诗批评
《容斋随笔》“东晋将相”条中的“以古讽今”与“以今观古”
浅谈《容斋随笔》对“忠义”的书写
洪迈的“摆头”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南宋名臣的诗情雅韵——洪迈诗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