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不同而在喻体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 喻体所承载的文化蕴涵也各有不同。因此,正确认识喻体选择的差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语所传达的文化意义, 加深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文化的民族,在本体相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有关的联想不同,也就是说喻体的取向不同。这种喻体取向的不同受到文化、政治、历史、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体育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比喻 本体 喻体 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为了使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感染力更强,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比喻包括明喻、暗喻、转喻等。本体、喻体以及相似点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有些情况下,本体可有可无,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比喻都必须出现喻体。可见在比喻中,喻体十分重要。因为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文化的人们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因此喻体就有区别。我把这种受文化影响而作出的喻体选择的倾向,叫做喻体取向。
一.英汉传统观念的不同影响着喻体的取向
汉语里有许多词具有伴生意义,折射出许多传统观念,但是英语中相应的词就没有伴随意义。为了防止学习者用母语的概念去解释目的语的概念从而造成交际困难,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介绍。中国人,尤其古人,喜欢以物明志、以物喻人。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松、竹、梅”,通称为“岁寒三友”,喻指“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而“pine, bamboo, plum”只不过是普通的植物名称,没有伴随意义。从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猪婆龙的形象我们可知中国的龙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龙在汉文化里代表着吉祥如意,代表着至尊至贵,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是皇帝的象征。然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却是一种凶险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所以望子成龙不能简单地翻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应该译为“hope ones son will amount to something when he grows up.”。可以看出为了避免误解,带有典型文化色彩的词语要用意译或者部分地用意译。
二.不同的政治、历史背景影响着喻体的取向
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对文化的影响很大,往事丰富了语言,给语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比喻“惨遭失败”在英语里是“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汉语则为“败走麦城”,前者源于十九世纪拿破仑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惨败一事。又如,比喻“下定决心干到底”,英语为“burn ones boats”,汉语为“破釜沉舟”。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性比喻都是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这些比喻往往负载着民族文化信息和历史背景知识。如中文中“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这些反映了政治制度和历史背景的词语,常常被当作喻体,甚至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英语本身的政治历史在喻体的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choose the letter”。“newspapers”在中文里是报纸的意思,许多同学对这个句子不太了解。因为中国是政府办报纸,报纸又怎能和政府对立呢。其实西方国家一贯标榜他们的言论自由,报纸、广播、电视这三大传媒,有时用来比喻言论自由。
三.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影响着喻体的取向
自古以来在中国农村就习惯使用牛耕地,牛是农民的好帮手,人们对牛的感情很深。所以才有了“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赞叹,有些父母甚至给给自己孩子起乳名: 牛牛,希望孩子“力壮如牛”,甚至连股民也都希望天天牛市。而英国则使用马耕地,所以英语中多用“as strong as a horse ”这种比喻。英语中还有“black horse”、“wild horse”等与马有关的喻体。这类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应该套用或者借用目的语中的喻体代替母语的喻体。
四.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着喻体的取向
在非洲有一种动物叫海狸。这种动物在筑巢方面有很高的技艺和独创性,因此,英语里有“eager beaver(干活特别卖力气的人)”。还有,英语国家里大多没有泥鳅(loach),汉语里的比喻“滑得像个泥鳅”,译成英语就不能是“as slippery as a loach”,而是“as slippery as an eel(滑得像鳝鱼)”。中国有孕育华夏文明的黄河,中国人把她称之为“母亲河”。英国有美丽的泰晤士河,她也是英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多少人想“set the Thames on fire”(取得非凡成就,做出惊人之举)。
五.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影响喻体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宗教的存在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他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宗教对文化的影响从喻体的取向这一方面也可以得以体现。汉民族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因而有“放生(free animals fromcaptivity)”、“修行(practice Buddhism or Taoism by studying and following the tenets piously)”、积德(practice performing good deeds for ones own good)”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英语中有许多来自《圣经》的人物、事件构成的词语。如“David and Goliath(大卫和歌利亚)”代表着“以弱胜强”,“Judas(犹大)”喻指叛徒,还有“Everyone has a cross to bear in life”、“forbidden fruit”等等。
六.不同的社会娱乐活动影响着喻体的取向
许多喻体是从社会娱乐活动中借用而来。如,在汉语里,乒乓球中的“擦边球(edge ball/ touch ball),象棋中的“将军(put sb. On the spot/embarrass/baffle)”等。在英语里,也有很多类似的用法,乐器中的“as fit as a fiddle(非常健康)”;棒球中的“reach the first base(取得初步成功)”;排球中的“play ones trump cards(打出王牌/使出绝招)”等等。
参考文献:
[1]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3]戴卫平,《英汉文化词语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4]徐敏,“英汉文化对比之我见”,《青年科学》,2010。
[5]肖梦霞,“浅议英汉词汇中的文化差异”,《科学咨询》,2010。
刘永安,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