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
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在我们一生的漫漫时光中,不单是我们生命本身经历着周期性的变化,职场之中,也有一个职业生命周期永远陪伴着我们。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样描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1)职业准备阶段:典型年龄段为0~18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价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
(2)进入组织阶段:典型年龄段为18~25岁,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获取足量的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
(3)职业生涯初期:典型年龄段为25~40岁,主要任务是逐步适应职业工作,融入组织,为未来职业成功做好准备;
(4)职业生涯中期:典型年龄段为40~55岁,主要任务是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职业生涯后期:典型年龄段为55岁至退休,继续保持已有职业成就,维护自尊、自信,准备引退,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该理论对于个体的职业生涯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家长、亲友间的职业生涯建议亦有非常大的建议价值。
在心理咨询师的眼里:
当处于职业准备阶段时,个体对于职业的概念还很模糊,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个体将逐渐地脱离对家庭的绝对依赖而开启步入社会的大门。在这阶段,父母要多注重对孩子自信的培养,多鼓励孩子对未知世界永远拥有一份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作为职业准备阶段的个体,除了要学习书本知识,也需要学习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如何依靠自己,如何求助他人,如何寻求解决各类问题的答案。
在进入组织阶段,个体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所加入组织的人员构成,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圈子,既为同事服务,也能从同事间获取各种所需要的帮助。还要熟悉自己所在组织的职业要求,专业要求。查余补缺自己所学知识与专业是否有可以提升的领域,尽快掌握业务,熟练业务。
在本阶段,作为上级或者同事,对新员工若能给予悉心指导、接纳和理解,对新人的适应和熟悉工作会有很大的作用。此刻对新人的引领作用,可以说将影响到他一生对自我在职场中的评价和感觉。
在职业生涯初期,个体已经初步适应了本职工作。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贡献大小,已经融入到组织当中。开始建立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开始拥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职场人际圈子,也已有了应对挫折和困难的经验和资源。
在这一阶段对于组织来说,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使用,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将有远大前途的人或有能力成为核心人力资源的人委以重任,是一个组织与个体都是双赢的阶段。
职业生涯中期的个体已经相当熟悉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了。此刻在心灵层面,个体开始以求稳定、避风险作为一个比较主要的心理需求。同时,个体对组织的忠诚度也是最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与同事及上级的关系固定下来。上级可以放心地将任务交给该人员。在这阶段,个体负担家庭的担子也是最重的,组织和上级要考虑到这一点,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个体兼顾组织利益与家庭利益的协调与统一。
在职业生涯后期,即将面临的退休局面,或许会导致个体对于敬业的要求有所下降,所以个体会提醒自己站好最后一班岗,会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为其他员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这一阶段的个体拥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感悟,周围同事的尊重和求教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答复。这个阶段上级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给予及时和正面的回馈,提升其自己的价值感。
总之,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虽然有着不同的主题,但一个人从婴儿到进入职场,都是依靠个体努力与环境互动相结合来获取合适的位置的。因此,作为职场中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的阶段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需注意和提升的领域有所觉察,就能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周围的环境及时给予良性的互动与支持,则是使企业与员工双方都不断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