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1929年夏天,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看,几乎不会做,蒙了几道题后就匆匆交卷,最后的成绩是15分。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这样的成绩根本不可能被录取。但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得了特优,英文还得了满分,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大为赞赏,决定破格录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则充满“民国范儿”的自主招生佳话,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无法落地的传说。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破冰开启,质疑与非议也始终如影随行。
自主招生破冰艰难
2003年,我国开始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5%的招生名额,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全国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仅有22所,到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已达76所(另有4所高校在省内进行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被认为具有三大好处。其一,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其二,让大学招到适合自己培养标准的学生;其三,为少数“偏才”、“怪才”提供进入大学的路径。尤其是第三点,更是被公众寄予厚望。
但是,这一本“好经”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2010年的一则调查显示,有69%的受访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很难遏制中学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应试现象。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83%的考生最怕遭遇“权钱交易暗箱操作”。其次担心的是“某些环节不够透明不够具体,考生无所适从”,比例约为67%。再接下来依次是,“对一些考生不够公平公正”(55%),“变一考为多考,环节复杂太折腾”(43%)等。
这是当初推出自主招生改革所不曾料想的,不少舆论甚至呼吁叫停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为何会走到这一步,值得教育部门和试点高校深刻反思。
“选才”为名,“圈生源”为实
近日,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正式宣布在2012年单独组织自主招生考试,不再参加此前由北大等13所高校组成的“北约”自主招生联考。
“北约”是公众对由北大牵头组建自主招生选拔联考的13所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联考的简称,雏形是2010年的自主招生联考中的北大、北航和香港大学联考。2011年的自主招生联盟中,先是复旦、南开、北师大和厦门大学加入这一联盟,随后又有其他6所高校加入。另外,国内还有由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组成的“华约”和由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侧重理工科类的9所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
为何名校越来越热衷于“集团作战”?高校的解释是有助于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同时还能“减负”。但事实上,联考并没有增加考生的选择,更没有减轻考生的负担。仅从考试时间来看,“华约”的7校联考需要考生用6个小时完成4个科目的考试。而“北约”的13校联考走的更是“超长”路线——考试共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7个科目,如果报考复旦大学的话,考生将不得不接受长达8个小时的体力、脑力大考验。而如果一名考生,同时参加了“北约”和“华约”的联考,则意味着他将在两天内,参加14个小时的考试!
自主招生的考题,比高考的难度高一些是可以理
解的,因为其选拔的对象,不是全体考生,而是适合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但是时间超长、内容超纲,却有些不妥。毕竟,联考的功能,只是为学校提供评价考生的参考依据,大学还应根据考生的联考成绩、中学平时成绩、综合表现和大学面试考察等进行综合评价,确认考生的自主招生资格。而且,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是要参加统一高考的。
因此,联考应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应该是一门一门的学科考试。以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以下简称“SAT”)来说,大多数学生选择参加的SAT1,考试时间为3个多小时,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这也起到了很好的评价作用。自主招生高校应调整联考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使联考更好地发挥评价考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在考试选择权上,2011年的联考虽然在理论上给了考生选择权,但密集的考试安排,还是让考生们吃不消。绝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北约”、“华约”两个联考中选择一个报考,这与其说是考生的“理性”选择,不如说是考虑现实难度之后的无奈之选。而在2012年,“北约”和“华约”将把笔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无疑是限制了考生选择权。而在参加联考之后,联盟内的高校还限定考生申请高校数目,同时有意无意把面试时间放在同一天。
与此同时,在每年不断变化的自主招生政策面前,中学和考生也开始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一些舆论认为,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主招生政策,比如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大学推出专门针对综合素质与特长生的“领军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推出“校长直通车计划”,这些都是一种进步。然而,作为一所成熟的大学,更应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清晰的招生标准。不断变化的计划、标准,只能表明这所大学根本没想好要招什么样的学生。作为基本的民生政策,即便是很微小的教育政策变动也会影响千家万户。在发达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每出台一项政策,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政策一旦出台,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总是在随意变动,这也加剧了考生的焦虑,进而导致全社会对自主招生的价值产生了质疑。
“炮灰逻辑”难圆其说
高校退出自主招生联考,本是十分正常的行为,这也是作为社会化联考的本质所在,学校自主认可联考、哪一个联考最终获得认可的学校多,就更具权威性与公信力,也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但是,复旦给出的退出解释,却令人匪夷所思——该校招办负责人解释称,近年全国各高校联考平均预录取率,即能获得加分优惠的考生比例大约为10%左右,但2011年复旦参加“北大系”联考实际预录取率低于2%,大部分联考时报考复旦的考生成了“炮灰”,在复旦看来,这增加了考生的负担。为此,他们准备推出“推优直选”办法,采取中学推荐、学校审核再进行面试的方式,使录取率保持在50%左右。这样一来,确实提高了“录取效率”,但获得参加复旦自主招生机会的考生也将大大减少。姑且不说这种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翻版的做法,存在公平公正的问题,那些没有获得推荐资格的学校考生,将无缘再参加复旦的自主招生。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即使心甘情愿地做“炮灰”,也没有了资格。
依照复旦的“炮灰逻辑”,为了提高所谓的“录
取效率”,一些用人单位也大可搞指定制,要求只有特定高校的毕业生才能来应聘;国家公务员招考,也可提高门槛,这样录取率就可大大提高,那些几千人报考的岗位,更是增加考生的负担。那些传出“萝卜招聘”丑闻的事业单位,也可以以减轻考生负担为名,通过推荐方式让五六个人参考就可以了。
其实,自主招生联考操作得好,是可以减轻考生负担,也能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的。首先,考生不必一校一校赶考,参加一次联考,就可申请多所学校;其次,学校不必单独举行大同小异的笔试,依据联考成绩对申请考生进行初选。复旦认为推行“推优直选”可减轻考生赶考负担的想法,不知从何而来。按照联考制度,考生只要在本地参加一次联考即可,之后大学自主发出面试通知,如果复旦是按照录取率50%的比例发面试通知,需要来复旦面试的考生数量一定非常可观,这反倒会增加考生们的负担。
显然,这种打着“减轻考生负担”旗号的调整,实质上还是从学校私利考虑,而非考虑考生的选择权。需要注意的是,“录取效率”还反映出高校狭隘的招生意识。笔者曾提出的一名考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的建议,教育部门和高校却一直以录取“成本高”和“效率低”为由加以反对,认为这样一来,一次录取绝对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必然多次录取,录取周期也被拉长。目前的高考集中制度,显然就是录取效率最“高”的制度了,几天之内一个学校的招生完全搞定。
南开大学也是如此。该校退出联考之后,重拾过去的自主考试方式,宣布将自行命题、自行考试,以发现“适合南开”的优质生源。校长龚克强调了校方对志趣和专长的看重。他说,南开此举是针对高考一个明显的缺点——高考录取全是按照总分排队,这就抹杀了考生的专长。有些考生“随大流”按照总分进了热门专业,但未必真的喜欢。学校希望自主招生考试能够识别出考生的专长和志趣,以减少这种情况。其方案是,自主招生考试中,文科考生语文单科成绩前十者,以及理科考生数学、物理、化学任意成绩前十者,只要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重点线,就可进入南开的中文或数理化相关专业。特别优秀者还可直接入选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而开设的“伯苓班”与“省身班”。这一方案貌似可以给单科突出的“偏才”提供上大学的通途,可是,这些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还要求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当地重点线方可被录取。而众所周知,一名偏科考生要在高考中上重点线难度并不小。就像钱钟书,一门课只考15分,他是无论如何上不了重点线的。事实上,正是由于当前的自主招生,不过是给考生几十分的录取优惠罢了。
另外,一些高校认为,自主招生要体现出本高校的特点,就要自主考试——这同样是错误的自主招生理念。自主招生的价值不在于自主考试本身,而是结合统一测试、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等因素综合评价考生,学校的招生特点体现在选择不同的指标,以及赋予不同的权重基础上。比如,美国大学的自主招生,就采用了统一的SAT成绩做为基础进行申请,这并没有妨碍美国大学招到合适的学生。
切勿沦为“高考优惠券”
现阶段教育部规定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流程是这样的,一个考生先要参加试点招生学校的笔试,通过笔试之后,再参加面试,通过面试之后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此后还要参加高考,然后再填报高考志愿。高
考成绩公布之后,该考生的成绩达到录取优惠条件才被录取。这样的自主招生是嫁接在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规则之上的,主要还是依据应试成绩来评价考生,其他非应试标准所占权重极小。
在依靠高考统一选拔人才的前提下,达到自主招生申请条件的考生仍然要走填报志愿的路径,入选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高校确认录取志愿,最终只能获得一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就意味着,所谓的自主招生不过是拿到高考录取“优惠券”,考生的选择权并没有扩大。
这样的自主招生,很容易演变为各高校以招生录取优惠争抢生源。以北大校长实名推荐为例。北大以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名义,推出“校长实名推荐”,最初人们认为这是在为高考改革探路,但当北大要求获得推荐资格的考生必须签订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承诺书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不过是北大抢夺生源的招数罢了。而在北大之后,清华推出的“领军计划”、中国人大推出的“校长直通车计划”,与“校长实名推荐”的操作大同小异,其目的也十分明显,就是提前圈定生源。事实上,近年来获得自主招生试点权的高校,不断把招生时间提前、采取各种方式提前把中学优秀学生纳入囊中,要求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在第一志愿填报本校,否则取消资格,只是体现了自己的“自主”,而并没有真正推动高考改革的意图。
真正的自主招生,高校和考生应该是双向选择的关系。每一所自主招生的学校自主地提出达到多少分数要求可以申请学校,而达到申请条件的考生,自主地向多所学校提出申请,这些学校自主地、独立地进行录取。一个考生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自主招生该如何推进
自主招生联考方面的改革走到今天这一局面,责任主要在各高校,这些大学并没有对考生的权益给予应有的尊重,不愿给考生提供选择空间,2011年“北约”和“华约”最初把考试时间定在同一天,就是迫使学生二选一,2012年这两个联考的时间也是同一天,这种做法更是令人失望。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我国大学会把自主招生改革路堵死。如果联考推出时,就给考生充分选择,不搞学校对抗,其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当然,高校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在于,我国大学还处于“选择”学生的强势地位。一所大学,要真正重视学生的权益,处处为学生着想,就必须让他们处于“被学生选择”的状态之下,如果一名考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大学的办学质量、教育服务(诸如奖学金、助学金)做出选择,还有哪所大学敢漠视学生的权益?
遗憾的是,我国的自主招生改革,从来没有涉及这一议题,目前的自主招生,是以考生只能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为前提而设计的,因此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嫁接,所谓的自主招生,不过是高考录取的“优惠券”而已,结果必然是学校用自主招生政策抢生源,自主招生改革的路也将越走越窄。
所以,如果要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思路。其一,必须打破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的嫁接,这种不伦不类的方式,造成高校自主权有限,考生选择权也有限。具体而言,有两种路径:一是基于联考基础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一名考生参加社会化联考之后,可凭联考成绩自主申请多所学校,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获得录取通知书的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二是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基础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统一高考的功能从以前的选拔转化为评价,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学自主提出申请分数要求,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自主提出申请,大学结合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大学面试考察自主录取学生,一名考生可同时获得多所学校录取通知书,再根据考生的志愿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选择。
其二,必须在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同时,推进大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这是保障自主权被合理使用的基本制度。如果有这一制度,大学的教育权与行政权分离,行政无法干扰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政策将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并监督执行,这就提高了招生标准的科学性,也可推进招生公开公正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