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哲等
[摘 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去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分认识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农民的素质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职教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还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都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几年我们采取走访和问卷等形式,对开县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农村在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发展现状,研究和总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教育工作决策中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基本情况
开县幅员面积3959km2,2011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164.75万人,其中男性86.58万人、女性74.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5%、47.5%;农业人口116.07万人、非农业人口48.6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9.2%、31.8%。201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6.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54万人。全县辖40个镇乡街道、435个村、75个社区。
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9.92万亩,比上年增长1.2%;油料种植面积20.65万亩,比上年减少1.8%;蔬菜种植面积22.89万亩,比上年增长6.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5974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23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畜牧业114343万元,比上年增长4.2%;林业1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年粮食总产量590372t,比上年增长0.8%;蔬菜产量341544t,比上年增长9.8%;禽蛋产量12270t,比上年增长1.0%。出栏生猪100.76万头,比上年增长0.7%%。水产品产量15072t,比上年增长31.1%。可见开县是个农业生产大县。
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队从事农业技术培训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对开县农委、教委、林业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各个街道办事处、乡、镇352位农业技术人员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回收302份问卷。在问卷调查对象中,专职人员278名,占92.1%,兼职的24人,占8.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达到247人,占81.1%,大专以下的55人,其他占18.9%。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调查对象最希望得到有关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方面的信息及种养技术、法律知识。通过座谈等方式调查统计,被调查者认为网络信息对生产经营很重要的约占80%;在农业经营上经常与周边地区互通消息的约占45%;100%的人希望与周边地区资源共享;希望接受农技知识、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培训的,最希望得到农技知识培训的占83%,其余的约占17%。
从获取信息的途径看,通过广播和电视和报纸书刊获取信息的近70%,可见,广播电视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经常上农业信息网站查阅、发布农业信息的有30%左右,在北部山区,不少农民表示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可见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并不多。可惜的是我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配有计算机,但没能充分发挥作用;可喜的是就在我们调查接近尾声走访调查时,临江镇、长沙镇等乡镇几乎普及了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获取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一心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我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信息,对我们了解柑橘市场、组织柑橘生产和销售柑橘,都大有好处”。
上述事实说明农民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势在必行,但是实施的状况不尽人意。
二、当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认识不足。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根本目的是为农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应该办成“富农”的教育。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开始逐步走向正轨。尽管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农村职业教育仍未提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主体缺位,使农民职业教育没有随着教育的大发展得到加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农民对职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有农民认为,职业培训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反而是付出了劳动时间,农民对此的认识不足可见一斑。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师资不足。表现在师资较弱,教育教学设备匮乏。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地方定点培训学校尤其缺乏一些业务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的高级技工教师;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第三、设备不足。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简陋等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改善。一些培训学校的实验实习设备也大多是生产一线淘汰下来的旧次设备,有的学校更是缺乏起码的教学、实习、实训设备,更谈不上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样的条件根本不能满足当前培训工作的需要。
第四、资金不足。职业培训普遍存在着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改善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可以说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几点:(1)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妨碍了多元办学体制的建立,致使职业教育的筹资渠道过于单一;(2)职业教育和市场的结合不够,没有吸引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3)政府对职业教育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第五、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普及不够。尽管开县已经建成农业网络,还存在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网络也延伸到急需信息的基层乡村,但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加以利用,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还有待提高,还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优势。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策
第一、正确引导,提高认识。农村职业教育要想得到顺利发展,首先要打破人们思想上对职教认识的误区。政府和社会对此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进行宣传教育,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体措施:一是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切实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升级完开县乡农村职业培训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三是提高从事农民教育培训人员的待遇,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为农民服务;四是推进“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多种方式鼓励农民自觉接受培训,把好就业市场入口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切实感觉到:一些相对富裕的乡镇领导对农村科技培训比较重视,相对落后的新村农村科技培训就差一些。福城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合作社在生产环节,统一购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施药、分户管理,解决了社员的技术短缺的问题”。因此,首先要解决基层领导的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基层领导必须要明确的道理。
第二、完善网络,服务三农。以农业信息网络为核心,扩大网络规模,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核心。例如,开县农业农村信息网,重庆市农业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农委新农村建设与市场信息科编发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广大农民认为:网站服务功能增加、栏目设置更加合理、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时效性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增加,为“打造全国柑橘产业第一县”,还利用广播及板报等方式为农民、农产品基地、农村企业、产品市场服务。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信息网络做得比较好,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际的东西。开县农委负责人说:信息化促进了开县柑橘产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还能产生数万个工作岗位,50万农民将会受益于柑橘产业。长沙镇一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事实告诉我们:2010年底,有标准化果园1750亩,年产值365万元,纯收入105万元,入社社员柑橘产业每年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这个结果,与及时了解市场息息相关。
第三、重视培训,健全体系。农村职业与技术培训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优势,主动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积极促进农科教的结合。一方面,农业、科技和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与协作,形成合力,使有限的人才、科技资源在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等部门工作的统筹协调,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己特色,农闲时是农民农业技术培训的最好时机。
第四、利用职教,引导创新。鼓励农民自主创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创新的农民予以优惠,而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在其中发挥技术支持和精神导向的作用,以职业教育为载体对农民进行创新宣传和创新培训。对农民自主创新的政策鼓励和技术支持,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结構的调整和优化,也将有效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