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凤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当前,多媒体教学只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但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涉及的就比较少。
【关键词】感受美;鉴赏美;领略美;创造美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内容和形式,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厚的审美因素,为学生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客观基础。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变为动态,并能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推动着学生主动去参与审美活动,接受美的熏陶。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挖掘、感悟、再造这些蕴藏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审美资源。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遨游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激发兴趣,在视听中感受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它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托尔斯泰也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看,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邻里时间短,对于一些长时间、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多媒体可将无声的汉字与有声的语言及形象直观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如在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利用课前5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NBA篮球训练营》,课件中浓缩了NBA的精华,乔丹魔术般的投篮、约翰逊出神入化的传球……等等深深感染了学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随后播放《单手肩上投篮》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都能专专心致志地注意多媒体课件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渴望知道悬念的气氛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成了一种最佳的结合状态。然后我们拿球到篮球场练习,一到球场同学们就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多媒体课件中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等练习起来,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氛围空前热烈,学生的那种好奇心理和求知的欲望溢于言表。这充分说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一到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在其中,在对比中鉴赏美
“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内在蕴意,自觉地将体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受之陶冶。
体育课课堂教学一般情况下是靠教师动作示范教学,但有些复杂的技术动作需要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动作的结构和完成的过程。如《前滚翻》教学,在做前滚翻时要求是:双腿下蹲,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向前滚动。它的难点在于做的时候要求枕骨、肩、背、臀依次处垫,滚动圆滑,因为这个动作是个连贯动作,在示范讲解时将每个细节都让学生清楚很难,我制作成课件,借助多媒体课件慢放,不仅能清楚看到滚动的全过程,而且关键性动作学生一目了然。学生边看边模仿、互相帮助、互相指导,就能化“难”为“易”。
三、创设情境,在动境中领略美
体育教学离不开趣,也离不开情。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可以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
如在教学《蹲踞式跳远》时,学生对于腾空后“屈膝于胸”这个动作难以掌握,腾空高度也不够,教师在示范时,只能一气呵成,要做慢动作示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运用多媒体课件就简单多了。在教授《蹲踞式跳远》时,我制作了“蹲踞式跳远”动作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助跑、踏跳、腾空两腿屈膝于胸、小腿前伸四个较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了错误动作的画面,同时配以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是否规范。在教学时,我先请学生们观看动画,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即刻学生产生了练习的欲望。然后在实践中,教师稍加示范、讲解,学生便较好的掌握了这一动作。较之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习了。
四、留下想象,在实践中创造美
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在审美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余地,让学生根据已提供的有关信息,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并将它们归纳、组合,以便在大脑中形成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内容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如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多媒体课件中如能恰到好处地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如我在教学《600-800米自然地形跑》时,主要是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可是长跑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个十分枯燥的练习过程,如何让他们的身心融入情景,融入课堂,激发他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这一堂枯燥无味的耐力课呢? 我设计了一个郊游的情景,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在课前我收集了很多旅游城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配以各种声音。课堂上,当学生听到声音就能想象到对应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当他们跑了一段距离到了情景中的一个城市以后,可以在这个声音的陪伴下浏览我设计的城市小报介绍,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城市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了解了知识,并且还锻炼了身体,达到了本节课的课堂目标和要求。
总之,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施美育,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遨游在美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