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德育回归生活

2012-04-29 23:11丁爱玉
2012年10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品德课道德

丁爱玉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中对个体进行教育引导,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但是在现实中重说教轻实践甚至“假大空”仍普遍存在的现状,我觉得应该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德育回归生活,那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推“生活实践活动"于课堂内

道德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最好途径。新课程理念告诉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抓孩子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题材,抓住契机,及时整合教学内容,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孩子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品德课回归生活。打破教书育人的界限,使教书与育人互相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能焕发光彩。

我在教《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时,我通过组织学生模拟生活情景剧《“个性”大崔》,老师扮演在生活中不遵守各项规则秩序、自我定义为有“个性”的大崔,而学生扮演富有正义感的游客、富有正义感、忠于职守的导游、将社会热点的问题有的大陆游客乱扔垃圾、高声喧哗、闯红灯、随地吐痰、践踏草坪、蹲踩公共座椅、行为懒散、满嘴脏话……等场景融于其中,在师生我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生切实感悟到了应该遵守各种规章秩序才是真正的有个性!从而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搭“实践平台”于课堂外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社会是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活动空间,与学校相比较,它是学生生活的真实的社会情景,社会给予学生的也是真实的生活体验。通过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真实的现实生活中,从而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我在讲授《腾飞的中国巨龙》内容时,我让学生走向社会开展调查,分别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进行调查。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群众、专访领导、开小座谈会、上网收集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和建议书。学生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资料整理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还能使学生实实在在、确确切切地在现实生活中能自觉地形成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合作、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

此外,我们可建立多种活动阵地,如劳动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气象台、手拉手共建学校等,通过搭建“实践平台”于课外,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从而让思想政治课回归到德育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德育教育这条路上,我们在不断探索,相信德育事业一定会欣欣向荣。(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市建桥学校)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品德课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认识相交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