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文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没有激情的行程. ”面对课堂现场中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性资源,教师该做些什么呢?
一、放大闪光点,运用生成性资源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也会与弱势群体相关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教学中,尤其是一些以操作性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些学生的言行举止. 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往往更有用武之地,因为他们与优秀学生的差距通常表现在知识方面,在动手方面并不逊色.
在玩“七巧板”时,教师安排了七巧板的组合活动,同学们在汇报时展示自己的成果. 班里有一个学困生也在摆弄着,但对于展示似乎有些犹豫,手举了一半又放下. 教师并没有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发现他也拼出了栩栩如生的天鹅,就请他到台前展示,并由衷地说:“你真棒!愿这只天鹅伴你进步.”
课堂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会不时地迸发出一丝丝的闪光点,比如此例中“有些犹豫,手举了一半又放下”的细节,教师就应该抓住它,并将之放大,利用真诚、适时地反馈,从情感方面激励学生. 正如教育家罗杰斯说:有意义的学习只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认知时才能发生.
二、扣紧转折点,运用生成性资源迁移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新知识学习的帮助,学生本身可能并不知情,但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学生生成的这些资源加以注意和利用,自然地运用到教学之中. 我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学生练习完“2 + 2 + 2”后,我为了扩展学生的兴趣,又出一题“2 + 2 + 2 + 2”,让学生做. 这时候,学生兴趣来了,在完成这题后,就有人提出“2 + 2 + 2 + 2 + 2 + 2 + 2”这样的题目,大部分学生按照原来的方法一步一步计算,而这时候就有学生认为:7个2加起来可以用乘法做,2 × 7 = 14.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首先感到惊讶,然后马上肯定这样的想法,并随即作了表扬. 按理应该结束了,但是我觉得应该可以继续挖掘下去,马上板书“3 + 3 + 3 + 3”,问学生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虽然大部分学生不能用乘法得到答案,但是基本上都能列出乘法算式. 这样,原本二年级学的知识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进行了接触,对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像这样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结构,可能会出现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结果,但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三、整合链接点,运用生成性资源拓展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化. 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追问寻错、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如我在教学“简单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今年小红8岁,爷爷72岁,_________?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爷爷比小红大几岁?
生:小红比爷爷小几岁?
生:爷爷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生:到哪一年,小红的岁数是爷爷的一半?
生:再过几年,小红的年龄与爷爷一样大?
面对这一错误的问题,我未做正面表态,而是进一步引导. 师:你认为这个问题恰当吗?为什么?该怎样处理?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交流,取得一致看法:不管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总比小红大. 问题可以改为:① 再过几年,小红的岁数和爷爷今年一样大?② 多少年前,爷爷的岁数和小红现在一样大?
假如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学生原始的生成资源上,而不给予及时引导,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误导,降低课堂实效.
四、主动构建,做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探求知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感知素材,创设生动形象的观察、操作、比较、思维的平台,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活动. 如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教师没有按教材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而是出示如下的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
跳远成绩记录单:
A:5.84,
B:6.01,
C:5.□9.
师:同学们,通过这张跳远成绩记录单能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我知道C跳了5米多.
生: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大家讨论讨论.
生:因为C跳了5米多,而B跳了6米多.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可以怎么比?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第二名呢?
师生接着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跳了几米”展开讨论. 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 之后又提出“如果是C第三名,跳了几米”的问题引起学生新的思考……
总之,只要你能巧于运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每一堂课都能演绎出不曾预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