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焱 刘文杰
始于希腊的欧债危机在2012年在欧盟各国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欧盟市场是我国出口总量的第一大市场。具体来看,欧盟是我国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市场,玩具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陶瓷出口的第三大市场,江苏省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等等。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拉动很大程度上依赖欧盟市场,欧洲经济的震荡不可避免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因此有必要研究对策减小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冲击。
一、 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升级及前景分析
2009年欧债危机在希腊爆发,如今从某一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深化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影响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也因为欧盟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而扩展至全球,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在事件频发的2012年,欧债危机在经历了激烈震荡和短暂的平静之后,进入新的不稳定时期。三种迹象表明欧债危机正在全面升级。首先,希腊面临经济破产或退出欧元区的选择,当前希腊国内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不断攀升,不单国家财政资金缺口大,大多数民众也收不抵支,生活困难。无论是希腊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还是欧盟各国的领导人,都在讨论希腊经济是否可救,是否要退出欧元区? 其次,西班牙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有可能导致欧盟整体经济出现深度危机。7月份西班牙宣布了650亿欧元的增收税收及削减开支计划,并获得资金用以援助银行业,但是西班牙经济不断衰退,私营部门缺乏投资意愿,国内需求缺乏使西班牙无法减少赤字。最后,欧盟区的核心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威胁。法国3A评级难保,一旦其遭受降级,欧债危机即刻升级,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德国经济已呈现下行状态。德国联邦统计局8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德国经济环比小幅增长0.3%,相比今年一季度0.5%的环比增幅略有下降。根据德国联邦政府的预测,德国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估计将达到0.7%。即使德国经济今年能够实现这一增长率,但是同2011年的3%和2010年的3.7%的增长率相比较,德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已经不容置疑。
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升级可能出现三大危机:
第一、 欧盟面临巨额偿债危机。欧元区最紧要的任务是偿还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欧元区约有1.1万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仅第一季度就要偿还2500亿至3000亿欧元(约合3228亿至3874亿美元)。目前,欧盟还未能在债务减持与经济增长中找到平衡点,如果欧盟整体经济继续恶化,其巨额的偿债危机还会更加严重,引发更大的灾难。
第二、 欧元区面临“缩编”甚至解体的风险。2012年欧元区前景异常严峻,一个或多个成员国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根据欧盟委员会今年春季做出的预测,2012年欧元区GDP增速为-0.3%,其中重债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GDP增速分别为-4.7%、-3.3%、-1.8%、-1.4%。经济不景气影响欧盟债务国的就业率。5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希腊、西班牙失业率分别达到21.9% 、24.6%,两国青年失业率甚至高达52.1%。经济问题向社会结构性问题转换的趋势在各欧盟重债成员国中相继出现。即便只是希腊退出欧元区,其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将加剧欧元经济的震荡进而可能演化为最坏结果: 一个或多个欧元区成员国重新使用本国货币。
第三、 全球经济将面临第二次探底。欧洲中央银行预测,欧元区经济2012年增速将在负0.4%到1%之间,低于此前预期的1.3%。如果欧元区流动性缺乏、法国评级被降,必定对主要欧盟成员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结果可能导致2012年全球经济造成严重衰退,影响甚至可能延续至20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1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速的估值下调0.3个百分点至3.5%。欧元区经济处于衰退边缘,尽管一季度欧元区生产总值(GDP)实现近零的增长率,避免了在技术上落入衰退的境地,但经济增长动力大幅衰减。
二、 欧债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欧盟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欧盟出口占整个出口的比重接近20%。近期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和升级,欧元区经济复苏更具不确定性。这使得中国外向型经济受到重创,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失去了动力。中国面临短期内经济转型,中小企业经济转型优化调整的压力。
(一)欧债危机使中国对欧出口递减
欧债危机发展升级并趋于恶化,直接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出口1630.6亿美元,同比下降0.8%;对德国出口连续4个月下降,对法国出口连续3个月下降,对意大利出口连续10个月下降。根据欧盟统计局8月14日刚刚发布的数据,今年二季度欧元区经济与一季度环比萎缩了0.2%,同比(跟去年同期相比)则萎缩0.4%。我国2012年7月份出现外贸增速特别是出口增速的急剧回落,原因在于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度下降。7月中国和欧盟的进出口总额为480亿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中国对欧盟的出口293.7亿美元,下降了16.6%。
(二)欧债危机严重冲击了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
由于欧盟市场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国内有很多出口产业形成了对欧盟市场的依赖性,包括服装、玩具、化工、轮船、钢铁、机电和光伏产品的出口,都在欧盟市场占有较大份额。欧债危机不仅使中国对欧出口锐减,也严重地冲击了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造成出口产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大量出口生产企业倒闭。以光伏产品为例,全球有70%的光伏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中国是全球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对海外市场的依存度达到95%,其中欧洲市场占了60%,每年输欧的光伏产品超过了200亿欧元,今年以来欧盟各国都削减了中国光伏产品的进口,加上5月7日的美国初裁对中国输入的光伏产品征收31.14%-250%的高额反倾销税,以及欧盟也开始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致使中国光伏产业面临致命打击,已造成光伏产能的严重过剩,70%的光伏企业面临停产或减产,全国前10大光伏企业负债已超过千亿元。
(三)欧债危机损害中欧贸易的公平性与自由度
欧盟成员国为了维持高福利,大力发展制造业来提升经济活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他们不可避免会倾向于本国的企业,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实行壁垒政策,有损于贸易的公平性。2009年12月,欧委会首次以“损害威胁”名义对中国无缝钢管企业进行裁定,征收为期5年的高额反倾销税。该起诉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无缝钢管产品出口对当地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欧盟于2011年初开始调查中国出口信贷,密集搜集中国地方政府补贴的证据;2012年4月27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输欧自行车发起反补贴调查;7月24日,以德国Solarworld为代表的欧盟光伏电池产业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对华光伏电池的反倾销申请;9月6日,欧盟宣布立案,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可以预见,欧盟各国为了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储备,还会想方设法针对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采取更严厉的贸易措施。
(四)欧元贬值导致我国人民币被动升值
2010年初,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9.7635,到2012年初下降到8.2204,截至2012年7月31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到7.7627。可以看出,欧元汇率近两年的贬值幅度达到20%。欧盟成员国经济遭受重创,许多国家以及金融机构被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欧元汇率呈现出下行走势。而欧元贬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被动升值。
(五)欧盟对华投资下滑导致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继续恶化
截至2011年,欧盟是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其在华投资项目1665个,实际使用金额52.7亿美元。今年1-4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仅19亿美元,同比下降27.9%,与其他国家相比下降最快。受此影响,我国利用外资金额也连续六个月出现下滑,包括欧盟一些国家在华外资企业的撤离或大量减员,必然会导致我国失业率的增加,居民收入的减少。可以肯定,发达经济体经济减速的态势和较高通胀率,必然会拖累中国经济增速。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其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影响最大。随着全球风险偏好下降,我国可能面临资本流出加大的压力,包括流入我国经济体系的“热钱”换回外币的流出和本国居民对外币资产配置的增加。短期内大量资本流出会带来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和国内货币条件的紧缩,抬高私人部门的资金成本。
(六)欧债危机迫使中国许多小型低附加值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大部分正面临劳动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如今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力使得中小企业丧失了长久以来一直依靠的人力成本优势。以制造业人员平均工资为例,越南大约是每月1000元人民币,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国东部沿海已经达到2500元至3000元。以耐克为例,中国一度是耐克品牌最大的全球制造基地,生产了40%的耐克鞋,但目前耐克已从中国撤资到越南,使越南取代中国成为耐克最大生产基地。欧债危机导致欧盟的一些在华企业减少了在中国的投资或把投资项目转向了劳动力成本低的亚洲国家,迫使国内很多中小外贸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脐带”被剪断,出口渠道被封堵,普遍出现订单下滑现象,有的企业相比去年同期订单甚至下滑近50%。特别是一些出口欧盟市场的小型企业,出口产品单一,出口规格不大,一旦出口企业被封堵,就面临生存问题。
三、 防范和降低欧债危机冲击外贸的政策
长期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政策,在具体做法上可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稳增长,即保持外贸稳定出口。调结构,即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品牌、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这一个长期过程在欧债危机倒逼之下可缩短时间。促平衡,即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处于合理区间。我们可以用扩大进口而不是限制出口促进贸易平衡。
第一,我国应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克服欧债危机对出口的影响。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培育周边市场,促进我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扩大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到2015年,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占全国外贸比重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8%。
第二,加快中国经济转型以降低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风险。2007年,中国外贸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012年第一季度为0.05%。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8.1%,其中6.2个百分点来自内需消费。这表明中国经济对于出口的传统依赖正在降低。我国的内需在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外需不足,国际经济环境动荡的欧债时期,因此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考虑从拉动内需,转变以往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用国内市场消化出口商品,满足本国需要,同时保持经济增长。
第三,进一步扩大从欧盟进口高科技产品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受美国的贸易管制,从美国进口商品中有2000多种涉及军民两用,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这不利于中国的产业机构优化与贸易平衡。欧盟在紧缩政策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指望消费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已不现实,更多国家重拾重商主义政策,将出口看作摆脱危机的最主要手段。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针对中国的出口,对于中国进口商品的限制可能在欧债危机重压下得以松动。因此,中国可以了利用欧债危机的压力,进口欧盟的高新技术设备,既帮助欧盟摆脱欧债困境,也可以帮助中国优化产业结构。
第四,拓展新市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表明,走出去开拓新的市场,在国外建立中国的跨国企业能够更好的为中国经济服务。全球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在商品资本高速跨国流动的今天,我们不仅仅是世界工厂,更要参与到世界资源的配置与组合之中。只有通过跨国企业的海外公司,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全球资源为中国服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中国的国有企业以股份制改革为取向,在遵守当地法律、回报社会的前提下对外投资合作。投资可以促进和拉动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企业走出去合作国家也是双赢。
参考文献:
[1]姚秋,欧洲债务危机:起因、影响与展望[J].银行家,2011(8).
[2]亓蕊等,欧债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2(14).
[3]钱逸夫,浅析欧债危机与我国进出口贸易[J], 北方经济,2012(4).
[4]周逢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J], 银行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