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孕育精彩课堂

2012-04-29 00:44张姝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学生

张姝

摘要: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育教学都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地孕育精彩课堂?笔者分别从教材结构、知识来龙去脉、教材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年段特征等方面具体阐述。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27-03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教学的立场同样也应是儿童的立场。

“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人课堂教学之前,在进行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使学生学有发展,使课堂生成智慧,绽放精彩?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对孕育精彩课堂的“节点”——解读“教材”和“学生”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立足文本——教材,孕育精彩课堂

教材,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教师应当怎样读教材才是基于学生立场呢?

首先,读教材的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一年级下册“百以内加、减法”知识编排如下(纵向):

加法和减法一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退位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在这两个单元中。计算法则把知识联系起来。基于对知识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相关内容时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横向联系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的计算技能,还经历了“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结构化过程,发现这些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次,读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是文本,往往以静态方式呈现结果(结论)或基本计算方法,难以呈现结论的产生过程或计算方法(法则)的形成过程。如果教师也像教材那样处理。学生的学习难以知其所以然。教师需要清晰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引导学生发现理解。

《分数除以分数》:量杯里有9/10升果汁,茶杯的容量是3/10升。这个量杯里的果汁能倒满几个茶杯?算式9/10÷3/10。学生可以借助容积单位间的关系转化成整数除法:9/10升=900毫升,3/10升=300毫升,900÷300=3(杯);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转化成整数除法:9/10÷3/10=(9/10x10)÷(3/10xl0)=9÷3=3(杯),那教材中的算法:9/10÷3/10=9/10xl0/3=3(杯),依据是什么呢?还是商不变性质,只是运用方式不同,将除数转化成整数1,也就是:9/10÷3/10=(9/10xl0/3)÷(3/10xl0/3)=3÷1=3(杯)。读懂了来龙去脉,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是简单地讲授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方法的尝试、比较、辨析中,从本质上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读教材的价值追求。以“加法交换律”为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还可以此为载体渗透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和结构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有:

(1)生活现象:

借助一个现实情境或故事,比如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得到:3+4=4+3。

(2)引发猜想:

是不是只有3+4才等于4+3呢?其他两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

(3)举例验证:

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验证一下吗?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举出很多例子,有一般数有特殊数;有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有整数、小数、甚至分数等等。

(4)归纳规律:

比较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建立数学模型。

选用“现象—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亮出了数学知识中最智慧的部分,作为实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丰富资源,使学生在经历这些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智慧、实践智慧、体现智慧。“猜想”能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创生过程,激起学生对现象进行主动探究的欲望。以此为“引线”,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验证”,让学生自己举例丰富了表象材料的积累,范围较广地进行“不完全归纳”。可见,教师的定位既有知识目标,还有学习方法的目标。这样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规律性知识的探究过程,充分地体验、发现和建构,逐渐形成善于主动地猜想与类比的习惯,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主动投入。

二、立足主体——学生,孕育精彩课堂

1.读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的实施都是以一定的学习内容作为载体的,作为老师,需要从儿童立场考察,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怎样才能打动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需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小数乘整数》:水果超市最近新进了两种水果,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0.8x3可以怎样算呢?如果就直接切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应付,效率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如果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可能转化成小数加法用0.8+0.8+0.8=2,4(元),也可能根据人民币单位问的进率把0.8元先化成8角,再用8角×3=24角。最后把24角化成2,4元,甚至有学生预习或者从其他途径知道还可以用0.8x3=2.4(元)。这些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解决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但比较发现0.8x3=2.4(元)最简便,所以我们要学习它。为了学会这样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看,他就有了理解算理的需求,只有算理清晰了,方法才会内化,才能正确应用。如果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2.读学生的学习状态

同一单元有不同课时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储备以及活动的经验等,会随着学习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例如:“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在学习前,学生初步掌握了乘法计算的方法,口诀学习的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迁移奠定了基础;在“1~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时,学生经历了“选材料、写算式、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为本课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步骤过程的保障;在“1~4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乘法口诀的规律,同时体悟了发现规律的方法,为本课

规律获得提供了方法支撑。当然对上述结构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之间也会存在差异,这些都是课堂的资源。在对学生状态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递进性目标的设计。

学生在类似内容的学习中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似曾相识又有不同,基于已有,又需要“跳一跳”才能获得新知。学生有能力继续学习但又不是简单重复,不断提升的要求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见表1)。

3.读学生的年段特征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逐步积累,能力逐步提升,经验逐渐丰富,因此,不同年段的学生对同类内容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又有所不同。就“探究规律”而言,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发现规律,要从大量的材料中感知,如“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可以分组设计除数相同的几组算式,先研究除数是5的情况,通过具体的算式,让学生感知除数是5的算式有很多,但余数只有4种情况,所以除数是5,余数最大只能是4,进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计算除数是其他数的、有序排列的除法算式(如除数都是2的一组算式:2÷2,3÷2,4÷2,5÷2……20÷2;还有除数是3、4、6、7、8、9等数的几组算式),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四年级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前期规律探究的过程,自主经历“发现猜想、确定范围、举例验证、获得结论”,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和教师的举例相对于二年级学生要减少很多。

再如,《混合运算》“为什么先算乘后算加”的内在原理,在三年级让学生探究学生并不热心。但如果在五年级,学生热情相对会高,研究过程也会顺利一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年段特征。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能力有了积累,当教师提起这个问题时,他们也有一定的能力理解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所以一下来了兴致。探究过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算理的内涵。可见同样的问题,不同年龄的学生对它的认知度、兴趣度是不一样的,初学计算时,学生也许对“为什么”的需求没有对“怎样做”来得强烈。学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站在更高的平台俯瞰时,追根究底的愿望会更强些。这要求我们更细致地研究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堂。

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守着一扇从内开合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同样如此,确立儿童立场,从多维度、多层面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想方设法地去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材学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