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水园林城市的打造艺术

2012-04-29 00:44陈宜贤张磊魏婷婷韩毅
北方经济 2012年10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山水园林

陈宜贤 张磊 魏婷婷 韩毅

【摘要】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规划与设计、人与体制的系统角度着力探讨了山水园林城市的打造艺术。

【关键词】山水园林城市竞争力历史潮流

一 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90年提出的。它的理论核心是把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中的精髓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将先进技术、环境艺术、历史文化综合运用,在园林绿化的基础上进行升华,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山水园林城市的创建反映的是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传统的“惟人独尊”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表层上看,山水园林城市的创建是以自然山水资源为基础的,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美化的工程;从深层上看,山水园林城市创建的更高目标,是将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是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在城市整体设计层面上,建立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融合的、市民可以充分感知的山水园林城市空间体系。

二 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当前多数城市的发展存在如下现状:(1)生态失去平衡。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正一步步走向恶劣的境地。大规模的建设也使城市绿化面积逐年减少。不少城市正在重复西方工业化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生态严重失去平衡。(2)缺乏文化特色。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尺度,文化的发展,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构成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随着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发展,建筑和城市面貌趋同,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毫无文化个性而言。而园林由于承载了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了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创建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民族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建设的要求。(3)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居民面临着高度紧张,压力繁重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人们迫切需要在休闲的时候能有良好的途径放松身心,亲近自然。从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假日经济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能力提高之后,对大自然的渴求已经变得相当迫切。这就对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山水园林城市,以自然山水资源为基础,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通过创建“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高楼林立,烟尘弥漫的城市变得树荫环抱,繁花似锦。同时,美好的园林景色,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让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还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让人感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城市全面迈向现代化,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山水园林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完美融合,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美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突出城市个性,增添城市魅力。优美秀丽的环境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更能转化为一个地区的“绿色竞争力”,有效聚集人气、商气。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快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步伐,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城市软实力、竞争力和吸引力,聚集有利于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才能让安康的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

3.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城市能否永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创建工作,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有利于保护蓝天碧水绿地,为城市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三 打造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途径

1.高瞻远瞩的打造规划

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园林城市建设,有政策可依,有国外城市成功经验可借鉴,故可改变过去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园林化建设模式,着力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而优质且具有强前瞻性的建设规划则自然而然地成为打造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第一步。

2.继往开来的创新设计

传统园林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技艺凝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加以继承,还要将其引入到现代园林城市建设当中来,但不能简单地模拟仿建,而要实现创新。关键是城市规划师要切实地转变视觉、放开眼界,要将目光拓展到全景的全部,搞好山水景观环境设计。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地理气候条件是最大限制因素,而文化艺术则是最积极活跃因素的事实。

3.群众参与和加强法制相结合

建山水园林城市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特征,若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则建设将举步维艰。为了提高群众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事业的热情,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教育有关山水园林和人文关怀的知识以及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培育群众参与的兴趣,力争形成拥护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发性行为。更进一步是,政府部

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附近的山水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规模山水园林的,也就无所谓山水城市。因此,要大力加强山水园林建设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4.增强人才建设的力度

毋庸置疑的是,人在整个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决定的作用,即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有必要根据建设的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加强人才建设,把人才培养当作一项根本任务来抓。由于山水园林事业所需的人才是多类型的,故不能采取“一起抓”的方式,要具体事情具体对待。既可通过培训机构的培养,也可通过实践自学的培养以及继续教育的培养。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性、业务性的教育,还要注重人才的品德教育,以培养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强烈事业心、踏实肯干的高素质人才。

5.引导近郊农民发展近郊山水园林产业

从当前社会发展山水园林城市来看,城市存在仅在城市中心地区发展山水园林的社会现实,这样既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还需要将山水园林的建设拓展到郊区。郊区农民有其赖以生存的农田和土地,故单纯地让农民改变耕耘方式以获取生态效益是行不通的,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山水绿色产业,走特色农家路线,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6.优化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

现阶段,我国园林系统管理部门按事业编制的现实无法满足大山水项目的需要,故应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以及中心下移的原则进行这方面的体质改革,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同时,在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投身山水园林建设事业,从事山水园林设计施工和相关苗木经营等活动。可以预期,由此激发出的巨大活力定会使山水园林打造事业蓬勃发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即建设起适合人民工作、生活、休闲和养生的高质量生态环境。

四 结语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生活、工作和休闲的需求,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经途径,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另一蹊径,是关注“三农”、解决近郊农民群众增收难的另一思路,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打造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关系到国计民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课题。它顺应历史潮流,传承历史文明,极具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必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艺.关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0(28)

[2]常江、李九伟、杨倩倩等.浅析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势与意义[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

[3]章榕.山水园林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09(7)

[4]彭远翔.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的思考[J].重庆建筑,2002(2)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山水园林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清代园林初探
一处山水一首诗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中国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研究
阜阳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