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啸慧,刘志强,王俊帝,2
(1.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2.苏州科技大学 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建设逐步提上政府工作议程[1]。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园林绿化事业进程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数量与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至2017年底已达到345 个,占全国建制市总数的52.59%,但其在四大地区(四大地区的划分参照《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7)》城市统计分组的第三种分类方式,将全国划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市域、气候区(我国气候区划结果中,根据划分干湿区的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根据划分温度带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可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高原亚热带)层面上分布数量与集中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当前,我国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正处于发展转型与内涵提升时期,亟需探明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
国内学者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开展了深入有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金云峰等通过对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指标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评选内容多元化、宽泛化演变的特点[2]。李敏等从构建国家园林城市集群化评价体系对部分国家园林城市集聚区进行评价,得出国家园林城市集群化水平、绿化建设水平、节能环保水平与协调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结论[3]。韩旭、刘俪胤等以“园林城市率”等指标进行各省城市绿地水平区域差异分析,发现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是影响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区域差异的因素之一[4-5]。
目前,我国园林城市建设研究存在时间跨度较小、区域层次单一,未能多维度揭示其分布特征的总体趋势等问题。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在不同维度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国家园林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不断拓展和提升的阶段,如何把握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已成管理者与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1992—2017年国家园林城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建成时间、分布的行政等级和所属区域等资料,通过熵值计算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法等对国家园林城市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把握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转型方向,为推进其建设的深入实施和滚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近20 多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绿化建设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绿地建设愈加得到重视。为了提高政府对园林绿化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活动应运而生并得到较快发展。1992—2017年园林城市数量由3 个增长到345 个,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见图1)。
图1 我国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统计(1992-2017年)
(1)缓慢增长阶段(1992—2004年)。面对 20 世纪 80年代末期环境和城市规模扩展、城镇化率提升、经济发展等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以及国务院1992年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 中提出的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等目标[6],1992年由原建设部结合我国城镇化进程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试行)”[7]。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模式与评选指标体系建立的初始与探索阶段,主要以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主要切入点,并偏重量的考核,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增幅小且增长缓慢,截至2004年才超过 50 个。
(2)快速增长阶段(2005—2017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而加快,城市的绿化与环境建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的方向下,原建设部对其评选指标进行了多次修订[8-9],以明确城市绿地建设工作目标,促进城市绿地建设向追求资源节约型、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生态模式发展[10-11]。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呈现增幅大、增速快的趋势,由2005年的83 个增加到2017年的345 个。尤其在近10年,为了提升城市绿地建设的质量,将城市园林生态效益最大化,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在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12-14],提升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的同时深化了城市绿地建设的内涵,使其年均增长约22 个,是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增速最快的时间段。截至2017年末,国家园林城市总数已超过建制市总数的一半有余。
自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数量看似增长较快,但在2005年、2010年对其评选指标进行修订后,国家园林城市增速有明显的减缓,2010年较之2009年仅新增3 个国家园林城市,直至2014年后增速才有所回升。评选指标与城市绿地建设目标在逐步提高,而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增速较快,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急需探明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分布与演变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建设措施。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发展国家园林城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2.1.1 分布差距显著
由表1 可见,各地区国家园林城市均有所发展,但分布数量与熵值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特征。东部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与熵值分别是东北的5.75 倍与2.30 倍,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数量与分布集中度上,东部、中部均高于西部、东北地区。
表1 2017年中国四大地区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统计一览表
由图2 可知,山东、江苏、浙江、湖北等省是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分布省份(北京、上海、重庆直辖市除外,可比性较弱),其分布集中度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具有明显的省域优势,而贵州、青海、陕西、黑龙江等省不仅建成国家园林城市数量较少,且分布集中度也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夏的国家园林城市数量较其他省份虽少,但省内城市基本都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且集中度较全国平均水平优势最明显。可见,省际间分布差异是造成目前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应关注西部与东北各省份的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并结合各省建设发展特色给予一定的政策与支持。
图2 2017年我国省际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一览表
2.1.2 “东强北弱”分布格局强化
近20 多年以来,随着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15-16],对于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愈加重视,国家园林城市在四大地区的发展水平随之得到较大提升,但“东强北弱”差异问题仍然明显。
(1)各地区园林城市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初期,东部和中部率先产生国家园林城市,并逐步向西部和东北扩展,整体增长速度较缓慢(见图3)。2003年来,随着区域发展策略的落实与城市绿地建设工作的推进,各地区国家园林城市增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研究时间段内,园林城市数量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逐渐减少的特征。2014年后,随着地区发展政策的不断细化,中部与西部国家园林城市数量逐渐接近且增速均高于东部,但东北与其他地区之间差距仍呈逐步拉大趋势。
(2)各地区熵值波动幅度呈逐渐减小趋势。由图4 可知,东部与中部国家园林城市分布集中度在初期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起步虽晚,其内分布集中度整体却呈上升趋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明显差距。直至2005年,随着对人居环境建设的愈加重视与园林城市评选指标的细化,各区域园林城市集中度的波动幅度呈现逐渐平稳的特征。而在我国大力振兴东北背景下,其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水平仍停滞在建设初期,且分布集中度与其他地区内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东强北弱”分布格局不利于全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提升与地区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
图3 我国四大地区国家园林城市数量(1992-2017年)
图4 我国四大地区国家园林城市熵值(1992-2017年)
2.2.1 行政级别之间分布差异明显
由表2 可知,地级市、县级市、副省级市、直辖市国家园林城市数量逐步减少,而熵值依次减少的是副省级市、地级市、直辖市与县级市,其中,仅副省级市熵值高于1.5,分布集中度具有明显优势。直辖市与副省级市虽具行政等级优势,其城镇化水平较高,国家园林城市集中度明显高于其他行政等级,但未来进行建设的提升空间有限。国家园林城市主要由地级市与县级市构成,而县级市城市基数大且受到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政策的扶持,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未来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
错在背离了全社会坚决打假的主流共识。对于假冒伪劣这块“牛皮癣”,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监管专项行动;一些电商企业专门成立打假部门,坚决阻击假货;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踊跃检举、揭发、投诉制假售假者蔚然成风。可以说,在打假方面,全社会已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但有的电商平台与经营商家搬出各种借口来“申辩”,毫无说服力。
表2 2017年中国国家园林城市行政等级统计一览表
2.2.2 “高优低劣”分布优势减弱
(1)各行政等级国家园林城市之间的数量与增速均存在较大差距。由图5 可知,直辖市与副省级市优先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且不同行政等级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与增速均呈地级市、县级市、副省级市、直辖市逐步减小的特征。直辖市与副省级市在2009年已基本都成为国家园林城市,而县级市国家园林城市的数量虽一直低于地级市,但从2014年起其增速已高于地级市。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中,高行政等级城市基于其行政等级、良好的城市绿地建设资源优势优先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但受土地资源约束,其后续建设发展难度较高,而中低行政等级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的潜力将被逐步挖掘。
(2)高行政等级国家园林城市熵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大于低行政等级园林城市。由图6 可见,直辖市与副省级城市中国家园林城市分布集中度在建设初期均较高且明显高于地级市与县级市,但行政等级越高,熵值降幅越大,从2003年以后,直辖市与副省级园林城市集中度基本处于同一程度,且至2017年两行政等级内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缓慢,仍维持在2003年的建设水平上。地级市国家园林城市集中度始终高于县级市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县级市则相反,且接近地级市国家园林城市集中度的趋势较明显。在我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17]的城市发展方针提出的背景下,高行政等级城市在发展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时存在的优势在逐渐减弱,未来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重心将在于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将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建设发展对象。
图5 我国不同行政级别国家园林城市数量(1992-2017年)
图6 我国不同行政级别国家园林城市熵值(1992-2017年)
2.3.1 气候区划之间分布迥异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状况的区域分异明显[18-19],而各地的气候特征对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由表3可知,(1)就干湿区而言,湿润区内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分别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的2.3、8.0、9.9倍,但熵值却呈干旱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逐渐减小的特征。(2)就温度带而言,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是国家园林城市的主要分布带,中热带内国家园林城市数量虽是最少,但其分布集中度却是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高原温带与边缘热带不仅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少,且分布集中度也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湿润区与温度带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与分布状况均有明显的影响,但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工作时,对气候资源的重视与针对性利用程度存在明显不足。
表3 2017年中国国家园林城市气候区划统计一览表
2.3.2 气候特征依赖性增强
(1) 不同干湿区分布特征
不同干湿区间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差距逐步拉大。由图7 可知,在研究时间段,国家园林城市数量整体呈“湿润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的特征。其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差距由1992年的1个增加到2017年的118 个,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国家园林城市至2001年才开始有所发展,但增长数量与其他干湿区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且差距在逐步增大。
图7 不同干湿区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统计(1992-2017年)
图8 不同行政级别国家园林城市熵值统计(1992-2017年)
(2)不同温度带①仅将我国有城市分布的温度带考虑在内,即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和高原温带。分布特征
国家园林城市分布地带依赖性明显。图9 可知,1992—2003年各温度带国家园林城市数量呈缓慢增长且差距较小,但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城市绿地建设的优势已有所显示,其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起步要早于其他温度带。至2005年,随着建设活动的全面开展与评选指标的再次细化,各温度带园林城市数量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暖温带与北亚热带数量始终保持领先状态且两者间差距较小但明显高于中亚热带。中温带与南亚热带园林城市数量增长趋势一致,但至2014年开始两者间开始出现明显差距。边缘热带与高原温带国家园林城市不仅发展起步晚,且增加的数量也最少。
国家园林城市集中度存在地带性波动且有明显的差异。暖温带、北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等城市绿地建设基础较好的地带内率先产生国家园林城市,但其集中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见图10)。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大力推进城市绿地建设进程,各温度带园林城市集中度差异开始产生地带性波动。其中,中温带与中亚热带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虽起步较晚,且在建设初期园林城市熵值均低于其他地带起步熵值,但其集中度却呈逐步缓慢增长趋势,而边缘热带与中热带虽然起步晚且起步熵值高于其他地带,但总体呈起步值越高,下降幅度越大的趋势。
图9 不同干湿区国家园林城市数量统计(1992-2017年)
图10 不同温度带国家园林城市熵值统计(1992-2017年)
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活动,已成为引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发展的标杆,对指引和构建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20]。本文通过对1992—2017年我国国家园林城市在不同维度的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与熵值在四大地区内长期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格局特征。其中,东北与西部地区建设起点较低,数量与集中度呈逐步上升趋势,但其与东部、中部地区的差距仍在逐步拉大。国家园林城市省域分布差异显著,多集中于山东、江苏、河南、湖北等省,贵州、青海、陕西、黑龙江等省国家园林城市建设进程缓慢。
(2)高行政等级城市优先建成国家园林城市,且分布集中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行政等级优势在逐步减弱。国家园林城市率先在直辖市与地级市内产生,副省级也随之开始建设发展,随着高行政等级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方针,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地级市与县级市,其中县级市的发展速度提升最为明显。
(3)国家园林城市分布呈现一定的气候依赖性,多分布在湿润区、半湿润区以及暖温带、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等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研究时间段内,干湿区内国家园林城市集中度起始越高,波动幅度越小,其内分布集中度差异在逐步缓解。温度带中,仅中温带与中亚热带国家园林城市数量与集中度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他温度带内数量虽在增加,但集中度整体却呈下降态势。
(1)坚持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指标的导向性,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指标作为考核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唯一指标,其内容向有明确量化要求的多元化方向演变,具有较高目标导向性与严谨性。但其主要落脚点仍在于片面追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性的目标值,忽略了城市及城市绿地指标的个性。在以评选指标为导向的国家园林城市建设中,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量化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城市的所属区域、自然基础条件与经济发展状况等差异因素,并在制定国家园林城市评价体系时将其考虑在内,综合运用数字化的模拟技术,结合城市绿地建设指标的协同度与匹配状况来制定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差异化评价政策,并对评选指标体系的整体规划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增强评选指标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可实施性,为城市绿地系统以及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方向,为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直面地区与行政等级间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基础与水平的不均衡性,实行差异化建设政策。我国四大地区间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基础与潜力均存在一定差异,形成以我国东部与中部为主导的非均衡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长期态势[21-22]。东部与中部地区应发挥城市绿地建设的带动优势,结合相关国家政策给西部和东北地区带来的城市绿地建设的动力投入,形成并优化国家园林城市群,促进相邻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提高,为区域城市生态环境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应加大对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活跃区建设力度与精度,增强其建设带头作用,并将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模式与布局的主要方向,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在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市的建设。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地区以及行政等级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策略,夯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基础。
(3)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探索质和量兼顾的生态建设模式。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时期,并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的重要性已日趋显著,面对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有限对城市绿地建设工作的制约,应把握新型城镇化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拉动作用,结合城市所在的气候区差异,促进建设模式差异化发展以优化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格局,将绿量增长的粗放模式转化为质与量兼顾的生态建设模式,为我国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以及管理积累经验,引导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