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霞
,教育内容泛政治化、智育化,教育的手段与方法简单陈旧。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忽略了青少年的内心感受和情感需求,把人看成填充各种美德的容器,无法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道德上的共鸣,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收效甚微。笔者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中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应从“内化于心”和“外践于行”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内化于心,就是要从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去认识和理解优秀道德品质的内涵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要将优秀道德准则的内容真正内化为中学生自己个人内在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只有成为学生个体的自我需求,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要改变青少年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必须把中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与青少年自身发展统一起來。
1.强化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提高养成优秀道德品质的自觉性
在“人的建设”中,每个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对青少年既要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主体意识,要使其懂得自身的发展成长,优秀的道德准则不是外在的制约因素,而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必备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青少年只有知荣辱才能求发展。这是因为:
首先,优秀道德准则回答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树立进步的社会价值。它所规定确立的基本价值,例如,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等,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当代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基石。
其次,优秀道德准则概括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本质问题——行为模式的选择和能力的培养。青少年要发展,就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能力。道德就是一种规则能力,也是一种在价值指导下的行为模式。例如,正确的认识、评估、接纳自我的能力,对他人的理解、包容和接纳能力。
第三,优秀道德准则指明情感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优秀道德准则中很多内容涉及到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存环境的优劣和生存状态的好坏,更关系到一个人社会性发展。情感,不仅体现了一个人道德价值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质量。
正是因为优秀道德准则决定着中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中学生成长的基础与必备素养。所以,我们应当引导中学生主动认识和理解优秀道德准则的内涵,自觉地以优秀道德准则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进而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节操、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进而成长、成才。
2.强化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养成优良道德的能动性
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层次。前些年的道德教育片面强调了高层次的崇高教育,要求人们毫无私利才是高尚的。对中学生道德规范要求过高,忽视了中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一些道德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高悬而失效,结果造成中学生表面上对道德规范接受和推崇,却不付诸行动甚至背道而驰。至今这种道德“高悬”的现象仍影响着当前的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所以我们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先侧重把责任教育做好。
责任意识在规范中学生道德的时候,作用是十分独特的。当一个人以责任意识为出发点进行道德行为时,他是既以自己为行为主体,又以自己为行为客体的,即主体进行道德行为是为了完成客体——良心的要求,至于受益的另一方,只能作为一个载体角色存在。若主体未尽责任便会受到客体(良心)的批评或谴责。先前,我们道德领域之所以出现许多道德规范“高悬”而失效的现象,与我们忽视责任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对当前中学生进行教育时,首先应从基础的责任教育开始,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老人、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的人,然后再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外践于行”,就是要增强中学生道德实践,促进中学生道德自觉,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优秀道德习惯
古人云: “道德者, 行也, 而非言也”。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道德认识, 陶冶道德情操, 锤炼道德意志, 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要改变我们过去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说得多、做得少、只停留在道德认知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何为荣辱而不在行动上真正地为荣拒辱,这种脱节的教育误区。要把中学生道德教育与中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树立和弘扬优秀道德品质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道德体验主体角度来看,变教育者为“引导者”,变受教育者为“体验者”
这对广大师生来说,这是一种观念的革新。在这对关系中,变教育者为引导者具有主导的作用和意义。变教育者为引导者,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只是一种正确价值行为的参考;引导者和体验者是一种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且,只有当引导者充分理解并体验到被引导者的需要时,引导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要体现在道德课堂中,还要逐步推广到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当中。变受教育者为“体验者”,就是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人翁地位,以青少年为中心,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力,注重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供给青少年参与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留给青少年思考、想象发挥的空间,促使青少年的荣辱观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中逐步形成。
2.从道德体验载体上看,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要创新教育方式,从活泼生动、可亲可爱的事做起
一要实现德育课堂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和反思的转变,致力于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之后,其职责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同时也唤醒自己的道德体验,从而使双方都达到道德境界的转化。道德教育因而也变成了与引导者、体验者密切相关的活动。与其千百次告诫他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如亲自带他们过一次马路更有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生活与社会实践,使他们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
二要淡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的行政主导色彩,使中学生在自觉参与中获得珍贵的道德体验。学校和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愿原则,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类似体验活动。最好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对行为受予者产生的良好影响,在道德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关联,从而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
3.重视基本文明习惯的养成,夯实道德基础
老子早就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处最不在意,“小节”最易轻视,但小处却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切入点。因为道德体现在细节里。细节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自然而然就会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从让孩子从发型、衣着抓起,把“大道理”“身边小事”“人情化”融为一体,突出抓好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基础夯实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稳定下来,就能够形成正确、健康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通过及时交流、加强沟通,不断强化青少年道德体验
对校园内出现的道德事件,不管是个体的或是团体的,应及时沟通。属于个人行为的,要予以及时肯定和支持,有必要时,要予以公开表扬;属于学生团体行为的,在及时肯定和支持的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沟通。通过交流和沟通,使这种高尚的道德体验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认同和肯定,使道德体验者及时获得一种认可氛围,从而强化主体在道德行为中获得的美好体验,这有利于行为的持续和保持。
总之,只有让青少年从内心领会优秀道德品质的内涵,并引导其在实际行动上加以实践,真正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养成教育才能够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