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祥
摘要:中国古代的哲人创立了特有的太极阴阳学说,笔者巧妙地将太极阴阳学说融于紫砂艺术之中,逸趣独特,而又引人深思。
关键词:太极;紫砂;感悟
1 前言
艺术的创作历来主张“境由心造”,一件作品的意境决定于作者心中所关注的、所热爱的,常使作者魂牵梦绕的东西,然后用艺术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十月怀胎”的过程,一旦由于某一灵感的触动,作品的面貌便会一下子清晰起来。“太极圆珠提梁壶”的创作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2 “太极圆珠提梁壶”的创作
中国古代的哲人对创立中国特有的太极阴阳学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为阴阳所包容。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和合,乃生万物。古代哲人老子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表现这一哲理,笔者设计、制作了“太极圆珠提梁壶”。
世间万物,即使是广袤无边的宇宙,通过艺术的手法也可以把它浓缩在盈握之间。“太极圆珠提梁壶”的壶身为“一粒珠”的造型,壶身圆润,壶面铺以段砂,星星点点犹众星之列河汉群星闪烁,可象征宇宙;壶盖为嵌盖,紧密结合后与壶身组成一个整体;壶钮为坡面圆珠型,大圆套一小圆,在小圆上分别用红泥与黑泥塑成太极“阴阳鱼”的形状,组成太极图案,一红一黑,中间的小圆珠一凸一凹,体现阴阳的含义(“太极”,原指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即天地。天地生,阴阳分,以后太极就成了阴阳的代名词);壶嘴为大亨包嘴,提梁为三弯形,近壶嘴处分两叉,壶嘴、提梁与壶身的过渡自然,不见镶接痕迹;底为“一捺底”,用蛋形模轻轻啄出,底部收小,使壶型显得轻巧动人。
“太极圆珠提梁壶”各部件的设计、组合各有其作用:(1)阐释主题。以太极生两仪,生天下万物表达一个理念——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与之和谐共处,必须顺应宇宙万物变化之理。现在,因工业发展及人类生活某些方面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珍惜环境即是珍惜我们人类自己。(2) 表现意境。三弯形提梁与前方(近壶嘴处)的开叉,组成一个篆书的“人”字,使“人”处在了自然环境之中。而弯曲的提梁,其线的柔婉变化、别具风韵也具有动感,与壶体产生虚与实的对比、静与动的交流。(3) 古今相融。“太极圆珠提梁壶”的壶嘴为大亨包嘴,其形呈流线型,姿态十分优美,出水爽利。在历代的制壶大师中,笔者十分敬佩清代制壶大家邵大亨的为人,据清代光绪年间的《宜兴·荆溪具志》记载:有一知县,对邵大亨诱以重利,想得到大亨的壶,大亨故意粗制滥造以应,知县大怒,下令毒打,大亨威武不屈,知县亦无可奈何。有人称赞邵大亨的壶:“嘴攀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肠嘴尤古峭……”“大亨包嘴”看似容易,做出它的神韵却有一定的难度。“太极圆珠提梁壶”壶嘴、壶身、壶盖、包括壶钮的太极图案均为传统的造型,而壶的铺沙装饰及提梁的设计及它们的寓意却倾注了现代意识,使古与今得到相融而不见牵强附会的地方。(4) 和谐组合。创作时的心态做到消除俗念、随意所适,默想天下万物的形态如何组合在一壶,同时考虑它们之间在组合上的和谐,与确定的主题相协调。以至于把中国画的精髓,如阴与阳、虚与实、疏与密、动与静都作了通盘的考虑,用之于壶使之成为立体的画卷。
3 创作感悟
每做成一壶,当然少不了成功的喜悦,但这成功的背后却有无数的艰辛,艺术上探索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出现曲折,有时人的思绪会像冻结了一样,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以学习来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养,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互相关连的,你在学习中能做到触类旁通,你就可能在探索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果。每一件新的作品问世,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工艺水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