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发展制定了发展战略和方针,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一提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以国家软实力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网络时代,国家形象品牌的国际传播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1月17日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是一次我国为国家形象名片宣传做出的一次有开创性意义的尝试,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见证了中国当代的精神面貌,本文从广告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对这次国家形象广告活动进行分析,并借鉴其他国家的国家形象片策略,探讨了一些未来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的传播方式,提出了符合受众认知习惯的论点。
【关键词】消费时代国家形象品牌认知习惯媒介创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预言也已经实现,传统大众媒介纷纷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发展自己的业务,国内出台的“三网融合”政策,更是为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谋划,为的是增强国家大众传媒的在世界舞台中的竞争实力,其业态从以新闻门户网站为特征的第一代互联网业务、到以搜索和即时通信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业务,发展到以视频为主的第三代互联网业务,在短短的互联网商化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三代的跨越,在互联网上,有无限的可能性,“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在这个世界联网的时代,国际间的问题国内化、国内的问题世界化,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国际间的交流、竞争中抓住更多的机会,不仅要靠自身国力的强大,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也愈来愈重要,中国要融入世界,就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要让中国的形象通过传播传递给世界,主动在世界中“发声”,比如201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通过招标的形式委托上海一家公司拍制关于国家形象的宣传片,宣传片分为以各界知名人士为主的“人物篇”(30秒)和综合宣传纪录片“角度篇”,2011年1月17日,“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美国CNN、华盛顿画廊广场播出,其中,在纽约时代广场以6块电子屏的巨幅广告片每小时播出5次,从早晨6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一直到2011年2月14日为止,总共播出8400次,而“角度篇”也分各类媒体投放,这种活动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称“中国国家公关时代的到来”,有的外媒也称“这是中国为回击国际媒体偏见”、“提升中国软实力”①,网络时代不仅网络商业化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国际思想市场上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传递“中国声音”,硬件和软件都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李长春同志在2008年11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目前,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中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②。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传播实力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如何在国际思想市场中更好地掌握好自己的“话语权”,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带来的负面影响,认清国际传播的规律是当务之急,2011年的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播放是一个好的开始,它为中国在今后如何很好地利用形象广告宣传国家形象是一个奠基,下面我们就从这次国家形象广告的分析入手,探讨其背后的一些传播学规律。
一、国家形象片的广告学分析
(一)广告元素分析
国家形象广告片也属于广告中的公关广告一类,只是广告主体从企业变成了国家,同样目标是在社会范围内宣传自身的形象,意图为广告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广告片中对企业(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展现,力求与公众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对比商业广告来说商业气息不浓,不是以盈利为主,而是以建立良好形象为主要广告目标,追求广告主诉求的美誉度。
国家形象片的表现策略:这次的国家形象片分为30秒的“人物篇”和15分钟的“角度篇”,其中,30秒的“人物篇”中出现50多位各个不同领域的华人明星,集中亮相展示“中国形象”,这些名人都是在国际领域取得一定知名度的人物,能够很好地在国外受众之间产生认同感,拉近和国外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距离;另一部15分钟的专题长片--《角度篇》,将用于外事活动展示,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民族等多个领域,拍摄地点分部各地,力图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当代的建设成就,弘扬积极向上的当代中国精神,国家形象片摄制组的总策划人朱幼光说,在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就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朱幼光说他的一个外国朋友告诉他说:“我们很想了解中国,但是京剧、书法、武术我们都已经看了许多了,我们知道这些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不是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想看到一个鲜活的中国。”正是有这样的疑问,使得朱幼光觉得如果要说什么最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鲜明形象的话,“那就是当代中国人民,真正与世界互动的、影响着世界,也被世界影响着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中国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一切成就的载体,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本质所在”③。以50多位名人的集体亮相展示中国人的拼搏进取、自强自立、百折不挠、孜孜不倦、认真严谨和美丽仁爱,从各个精神角度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可贵的精神主旋律,这次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主要有李嘉诚、王建宙、马云、李彦宏、丁磊、郎平、邓亚萍、刘翔、郭晶晶、章子怡、周迅、马艳丽、杨丽萍、宋祖英、谭盾等横跨商界、演艺界、学术界、科技界、企业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拍摄,同时出镜,并且零片酬出演,片中名人汇聚增加了广告片的表现分量、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15分鐘的长片《角度篇》制作规模也相当宏大,拍摄小组走遍了全国各地,以800多个生动的画面全景展示我国发展而能持续、多远而能共荣的和谐,在其中的一个桂林鱼鹰捕鱼的画面中,旁白引用了孟子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④,以此说明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传统,其表现手法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展示,可以说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策略。总的说来这次的国家形象片充分体现了威廉·伯恩巴克的ROI理论中的I(IMPACT):认为广告吸引注意力的一个要点是要有震撼性,符合视觉传播的特点,能够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广告媒体和效果分析
在这次的国家形象片宣传之时,首先选择了国内各主流媒体先行播放,然后通过美国CNN等国家级电视台进行播放,并且在纽约时代广场以六块超大电子屏播放、在华盛顿画廊广场等地以每小时15次的频率播放,一直从2011年1月17日到2月14日,总共播放8400次,并且播放地点都是人流聚集的广场,视野开阔,而播出的频道也是国家主流的频道,不论是国内或是国外,都可以说是形成了一种集中的效应,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世界并不了解中国,所以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势,向全球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中国政府发起的‘反攻,是中国为柔化自己海外形象所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这一举动的背景是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⑤。在国外主流媒体的这一评价中至少肯定了中国国家形象片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努力,很多美国民众观看了之后都纷纷表示想去中国、对中国感兴趣,而姚明等明星的出现更是让很多美国民众对这部片子印象深刻,因为有了心理上的接近性。这一努力是积极、有益的,但是由于国家形象宣传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其广告效果也有局限性: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扫描(BBC-GlobeScan)调查显示,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播出后,对中国持好感的美国人从29%上升至36%,上升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者,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1%,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孔庆勒博士分析说:“很多人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⑥。这个原因是欧美人的思维模式,他们比较反感试图直接改变其观念的信息,而国家形象片虽然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其广告创意略显不足,试图彰显全部内容,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张名片、一种品牌,而品牌的建设有其许多的因素:名称、形象、广告风格、投放市场特征、投放市场时间长短等等,1964年沃森·马格里斯首次提出的CIS(Corporate Image System)就是一个很好的品牌建设系统,其中最外显的部分是VI(Vision Image):视觉形象,在人们接触的信息中有80%多的信息是视觉信息⑦,视觉信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性思维,直接调动起观者的过去经验,视觉形象是观者接触的首个品牌信息,是第一印象,因此对于视觉规律和受众心理必须有深刻的把握,大卫·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首次提出了Brand Image的概念,也就是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在认为“广告是科学”的奥格威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形象标志着产品的个性,而这个个性是想像的内涵和最生动的部分,只有品牌形象承载了个性的各个方面、形象生动,能够起到沟通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共同认同空间的时候,才具有统领全局的功能,因为虽然外在形象生动直观,但是对于品牌形象的解读却是基于观者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思维形态,品牌形象反映购买者的自我意象。因此,在分析国家形象片的广告效果时,发现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欧美受众的心理把握还不是太到位,西方媒体报道下的中国等东方国家形象都有一定的歪曲,长期接受这样的报道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不是一定时间段内的集中宣传就可以改变的,欧美受众更倾向于接受那些能够打动他们的间接的情感诉求,而对于直接的理念诉求往往收效不大。对于中国国家的品牌形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方面的战略的配合,国家形象广告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过程,应该以一种“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的观点来看待国家形象品牌的建设,不仅要运用视觉传播媒介,还可以配合纸质、实物等广告媒介,例如在国家形象片播出的地方设有宣传小册子的发放点,有为中国形象宣传的小物件等等,最大限度地延长广告效果的时间,因为毕竟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都是有期限的,而当广告期结束后,根据人脑的遗忘机制,广告信息会所剩无几,因此,如果要实现长期的广告效果,达到潜移默化改变人观念的目标的话,就有必要有系统地全面动用广告媒介来配合广告创意。
二、国家形象片的传播学分析
(一)“议程设置”的运用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⑧,他们在对196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报道对选民的影响做调查研究的时候发现这样一种作用机制:大众传媒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每种议题被传媒的新闻报道播出之后,就从周围纷繁复杂的食物中跳出来,具有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人们就根据这样的媒体提示的“信息环境”来判断身边发生的哪些事情是“大事”,他们的重要性有多大,因此,这次在国家形象片正式公布之前,就采取了“议程设置”的传播手段:在国内各大主要媒体宣传,作用于受众的“认知”层面,根据美国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托尔曼的研究认为,学习并非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联接的过程,而是通过对情景的整体认知,形成“符号—格式塔”模式即“认知地图”⑨,所谓“格式塔”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完形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思为构造和完成,强调认知行为发生的整体性⑩、结构性,也就是说在对新的信息或者环境的认知的过程中,人们是会动用自身对这一情境的经验来完整信息的意义的,其中就包括了人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等认知习惯,而一旦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成为人们的认知习惯后,大众传媒就具有了一种“构造社会现实”的功能,通过这種功能就可以实现对社会议题的把握,而这次的国家形象片发布之前的宣传就是属于对大众传媒的这一特点的把握,使人们根据以往的传媒认知经验认知道拍摄国家形象片的重要性,进而产生注意,产生一种期待效应,并从前期的宣传、解读中学习到意义,这样,在国家形象片发布之后,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在之前学到的意义来很好地理解片子的内容,从而使宣传片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可以看到,正如前面所列举的这次国家形象广告片的广告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的,在国外公布后收到的效果还是有一些不足,这与前期进行的宣传、议程设置的不够是有一定关系的,也许在国外没有办法像国内一样能够在主流媒体之内实行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但也可以用其他的广告形式将这一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出去,或者也可以利用轰动效应吸引外媒的报道,都有可能对国外的受众产生影响。
(二)传播效果的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看来,作用于受众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是达到了,给国外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也正如前面的数据中体现出来的那样,直接的意识形态诉求取得的正向传播效果却不如认知效果那样明显,原因可能是文化差异和认知习惯受到了挑战,每一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豪”的感情,不太喜欢自己的文化受到别的文化的“挑战”,加上本国媒体利用“议程设置”功能,长期潜移默化地给其受众传播带有价值观倾向的信息,就使其形成“刻板映象”,一旦成为了受众的一种认知习惯的话,就很难改变,一旦这种认知习惯受到不一样的认知挑战的话,首先是怀疑的态度,进而产生一种抵抗机制,也就是传播学中所说的“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传播学中以英国伯明翰现代文化研究所的S.霍尔和D.莫利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学派认为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并不是被动的,因为符号本身就有多义性和受众本身的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对传播信息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的,霍尔将解读的方式分为三种{11}:优先式解读(preferred reading):也就是受众对符号意义的解读与信息传播者的意图一致,达到了理解;妥协式解读(negotiated reading):也就是说既按照自己的文化背景来解读符号,同时也能吸收符号原本的意义,较好地融合两者;第三种就是对抗是解读(oppositional reading):对符号的解读与符号原本的意义完全相反,而在这个解读的过程中体现的就是一种大众传媒对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服务的结果,霍尔认为从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到受众的符号意义解读这个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12},这一点也被传播学中的批判学派继承并发扬,发现大众传媒正是通过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自然化”,形成受众的一般认知习惯,创造社会的合意,比如那张登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阿富汗妇女被塔利班士兵丈夫割鼻的震惊全球的新闻照片,传递的正是一种人道主义被严重践踏的信息,在大多数国民之中引起了极大的愤慨,而这种情绪正是国家意识形态霸权需要的,这样,公民形成了“合意”,对阿军事行动也就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在认知习惯的背后掩藏了阶级控制的实质,这在世界范围内西方的传播霸权盛行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正是发展中国家对西方长期的传播霸权、文化霸权的不满,要求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而发出的呼声。
不过,即使我们知道了大众传媒传递信息背后的阶级控制、霸权“合意”机制,“认知习惯”还是很难改变,“刻板印象”是一个长时期积累而成的,它甚至可以成为其文化价值观的内容,这样我国对外进行的国家形象传播的技巧就要以感性诉求为主,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当地受众的认知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国际传播的传播规律,继而收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其他国家的国家形象宣传战略及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的策略分析
2011年10月18日~10月15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到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政策说明了国家对于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文化逐渐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手段,文化交流中所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更是显现出国际思想市场上的较量,要避免被西方以传播霸权为依托的文化霸权牵制的对策就是要主动在国际舞台中加强自己文化的“话语权”,深刻了解国际传播中的传播规律,使自身的文化能够以本地受众可以接受的形式传播出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传播效果,增强互信和理解,收到理想的“美誉度”,这样才是国家形象广告宣传的最终目标。
(一)德国、韩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分析
我国在2011年1月份播出的国家形象广告经过一段时间的密集播放,已经向世界传递了许多有关中国目前精神状态的信息,不论传播效果最后如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中国为自己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传达了积极建设中华文化的决心,许多外媒称中国进入了国家公关的时代,这关键的一步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并且随着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的技巧会越来越纯熟,将在促进各国之间文化的互相交流、互相理解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国家形象的宣传,例如德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策划:首先,德国认识到世界对德国的印象是严谨、古板,其国家生产的产品几乎就是质量和精细的代名词,但是也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对德国理性、不懂幽默的刻板印象,如何扭转这一印象,德国在21世纪应该给世界展现一个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这是德国进行国家形象策划之前的准备工作,因此得出一个认识:德国如果要展现与历史、世界印象不同的德国的话,就一定要有年轻的元素,德国人想告诉世界,德国人不仅有理性、严谨的一面,而且还有富于创新、激情的一面,因此,他们将文化融合在了现代艺术里,呈现出来: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前夕,首都柏林市中心的著名景区推出了主题为“创意漫步”的巨型雕塑{13},以六座雕塑显示德国符号:代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著名公式;阿司匹林的药片造型;巨大的汽车雕塑;现代足球鞋;代表古登堡活字金属印刷术的书籍;代表德国众多古典音乐家的巨型雕塑,这六个德国符号分别分散在著名的旅游景区,这六个雕像组成的“创意漫步”系列还配合了德国目前著名的商业品牌(阿迪达斯运动鞋、德国汽车、爱乐乐团、出版业、制药业、科技产品),是国家形象和商业品牌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德国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可见借这次世界杯德国对宣传国家形象所做的细致的形象设计。
再来看韩国的国家形象片的策略。对于文化产业,韩国也是非常重视的,在1998年,韩国成立了专门为创意产业服务的“文化产业局”,负责国家形象等等一系列的文化工程,韩国的国家形象片同样是以年轻为主,以面向未来为主要诉求点,而且跟随着上星电视节目,最近在观看DISCOVERY节目的时候(美国的一类以科技知识普及为主的电视真人节目),会看到韩国附在节目中的国家形象广告,韩国以传统文化结合旅游业、流行文化“韩流”元素结合国家形象制作的国家形象片,可谓打足了年轻牌,其中,旅游篇的广告语是“韩国,一个像家的地方”,通过世界各国人说出在韩国旅居的感受而带出广告主题,广告的表现创意在这些不同文化的人在说出感受的时候都在一个特定的韩国传统文化的情景中:品茶、游览寺庙、观看韩国传统舞蹈的表演,整个气氛亲切动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而“韩流”篇的诉求是建立在韩国流行文化之上的,“韩剧”、“韩影”的高质量和独特风格使得韩国的流行文化能够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的宣传片正是建立在文化特色上趁热打铁,强化了韩国年轻、朝气蓬勃的形象。
(二)我国未来形象宣传的发展策略探析
首先,从上面德国和韩国国家形象宣传的实例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商业推动国家形象宣传。在消费时代,符号背后的意义都被包裹了一层温情、感性的外衣,这是为了给产品附加意义,以达到推销产品和建立品牌形象的目的,因为谁都不会对习惯的认知产生抵触心理,如前面论述的,“自然化”的诉求手段是最能有广告、传播效果的,那么,在产品诉求的同时附带着国家形象的各类符号,也让人觉得价值观的诉求没有那么突兀,就不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只有其他国土上的流行现象让人觉得不带有意识形态的瑕疵”{14}。抓住本土有影响和特色的诸多形象中其中的一个层面进行诉求,并形成一个系列,有步骤地诉求,往往比集中一次包含诉求信息过多的宣传片效果要好,因为“自然化”的一个前提就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这对于国家形象的品牌建设是一个启发,就像韩国的诉求方式,就是建立在其特有的“韩流”流行文化之上,因此,整個国家形象品牌的建立更需要时间和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以商业和流行文化带动国家形象宣传,是弱化受众认知习惯、心理抵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
其次,应该注意各类传播媒介的配合,如前面对国家形象片广告效果的分析所述,某一类传播媒介、某段时间的集中宣传的广告效果和传播效果是有时间性的,这样,即使是在主流媒体上所做的广告,仍然还是效果有限,如果能结合当地生活习惯灵活地运用广告媒介的话,就能将广告效果延长至受众的生活时间之中,例如:美国柯达摄影器材公司的广告媒介创意就是非常巧妙的{15},有一次该公司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家禽蛋公司签订了一份合约,双方约定用100万只鸡蛋做广告。鸡蛋能做什么广告?原来柯达公司为了打开南美洲的市场销路,了解到当地人特别喜欢吃以色列的鸡蛋,因此,他们就在每只从以色列出口到南美洲的鸡蛋壳上印刷柯达的广告,这样的广告媒体创新策略使得柯达公司成功地打开了南美洲的市场,进而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公司。国家形象广告也如企业要开拓国外盈利市场一样,要开拓出本土文化的思想市场,那么,就如创意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受众的认知习惯一样,媒介的利用同样需要创意和系统地安排,有创意、并能够切实了解当地受众的认知特点的话,才能真正发挥广告媒体的集成作用,将国家形象的品牌植根于受众的生活之中。
四、结束语
本文从2011年1月17日在纽约时代广场发布的国家形象广告的广告学、传播学分析入手,对比其他国家的国家形象宣传广告,指出了其传播效果有限性的原因,并且为此探讨了一些国家形象广告发展的策略。这次国家形象广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我国对外传播营造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础,相信在未来不断发展、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之后的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终能为世界所了解,能为各文化的积极交流做出贡献。
注释
①《新闻与写作》2010年10期
②李长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求是》2008年第22期
③百度新闻
④引自《中国青年报》
⑤引自龙源期刊网:何辉:《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策略与效果》
⑥来源:中新网
⑦【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 形象载动信息》
⑧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
⑨方建移 章洁主编:《大众传媒心理学》
⑩同上
{11}{12}Hall, Stuart,Encoding / Decoding, Culture, media and Language, Hatchinson, 1980,128~138
{13}百度阅读
{14}【英】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
{15}黄晓利主编:《广告创意》
参考文献
[1][美]保罗·M·莱斯特著:《视觉传播 形象载动信息》.
[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英]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百度: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全文.
[5]黄晓利主编,赵成文,赵洪波副主编:《广告创意》,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聂洲(1986-),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媒与影视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