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革时代的中国产业发展

2012-04-29 13:14高煜郑小庆
中国市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时代改革经济

高煜 郑小庆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未来一个阶段我国将进入后改革时代,改革的中心是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整合。

关键字:后改革时代;产业结构;产业整合

中图分类号:F120.3;F121.3

一、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

我国从1978年开始启动了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已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30多年的改革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78.12~1984.10),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进市场机制的阶段;第二阶段(1984.10~1992.1),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第三阶段(1992.2~2003.10),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四阶段(2003.10~2010年末),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在这30多年的改革中,我国以体制转型为主线,通过不懈努力,摸索出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途径。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我国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等国家依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进行的激进式改革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中国的成功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提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来总结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但是,这种“中国模式”的改革进行到如今,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有学者指出,“中国模式”的改革是建立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上,通过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结构而实现的,隐藏着深层次的弊端,中国模式如今就面临着“腐败”、“国富民穷”、“国有病”、“两极分化”、“社会创新能力弱化”的五大困境②。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模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为了追求利润和降低成本将劳动密集型和低端产业纷纷外移,而中国则利用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起出口型外向经济,成为新一代“世界工厂”。但是随着内部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外部其它新兴国家的兴起,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开始减弱。当前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中国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将难以为继。所以,要保持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按照我国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要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十二五”开始的未来30到40年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白永秀等学者 (2010) 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来概括这一时期。后改革时代不是改革的结束,而是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继续和深化。白永秀(2010)认为,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的转型,中国经济要实现四个转变③。

第一,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改革初期,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建设严重滞后,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所以前改革时代的主题是谋求经济增长。进入后改革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但是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相对缓慢,使得社会上产生并积累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所以在后改革阶段,注重和谐发展将是发展的核心。

第二,改革的性质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在前改革时代,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关系僵化,严重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的性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合时宜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微观层面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后改革时代我国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落后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改革的性质也将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第三,改革的任务由前改革时代的“分离化”转变为后改革时代的“一体化”。“分离化”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为了激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实施差别策略,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率先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给予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宽松的政策,鼓励其实现经济的开创性发展。但是经过30年的发展,收入差距和地域差距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加剧了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所以在后改革时代,改革的中心任务必然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着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第四,改革的途径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透化与融合化。前改革时代的改革是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的,通过差异化的增量改进实现市场化和经济的量的增长。后改革时代是以质取胜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质的跨越。这就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着力推进企业与产业整合,使企业与产业由分立转向融合,尤其是推进产业的互相渗透与相互融合,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中国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内社会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受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实行了一条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在短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并通过重工业的先发增长带动轻工业和农业。这一战略在当时有其客观依据,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我国快速实现了工业的独立,工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提高。但是这种发展方式也带来严重的问题。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而新中国资金、资源非常匮乏。要在这种条件下发展重工业,必然要人为地压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成本,因而当时主要采取了压低利率、汇率、工资、资本品和消费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限制要素流动、对农业实行统购统销,扭曲了价格体系,形成农业对工业的补贴④。更为重要的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本应是针旧中国重工业严重落后状况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战略,但我国将这种战略视为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绝对模式,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重工业已不再是薄弱的瓶颈部门时,仍然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就必然会造成六七十年代后中国经济出现严重的结构失调。到改革开放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难以解决,严重的城乡二元分割问题趋于僵化。由于没有市场机制,非公有制经济缺失,许多国有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缺乏生产激励,效率低下。总之,在国家要素禀赋不具备的条件下长期推行重工业主导战略,经济的停滞和恶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逐步调整,趋于合理。具体而言:

1.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取得很大发展,但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并不一样,其中二、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从1979至2009的31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13.5亿元增长到157638.8亿元,增长了约82倍,年均实际增幅达到 11.5%。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8.9亿元增长到147642.1亿元,增长了约168 倍,年均实际增幅11%。而第一产业则慢于二、三产业,增加值从1979年的1270.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5226亿元,增长了约28倍,年均实际增幅只有4.6%⑤。

2.从产业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31.3%下降到2009年的10.3%。第二产业的比重大体稳定,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有所下降,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渐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2009年已达43.4%,与第二产业旗鼓相当(见图1)。

3.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从改革前远大于轻工业调整到基本持平,而从 1999年以后,重工业增长速度又开始明显超过轻工业,重、轻工业总产值之比从1999 年的1:0.97上升为2008年的1:0.40。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改革后,优质大型国有企业为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集中于重工业领域,其力量大大增强,使得中国在1999年以后开始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见图2)。在第一产业中,总体上产值结构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种植业比例从1980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8.4%;畜牧业有较大提高,从1980年的18.4上升到2009年的32.3%;渔业有小幅上升,而林业基本稳定(见图3)。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产业发展迅速,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与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增长点(见图4)。

4.在产业组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从在计划体制内引入市场机制,到确立了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可以说一个竞争性的统一市场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成长壮大,并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实施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建立起新的格局,在各行业中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

然而,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我国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问题:

1.第一产业发展迟缓。尽管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率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农业比重也持续下降,符合一般的产业发展规律。但是整体上农业的生产方式没有大的改进,依然是一种小农经济。整个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耕作仍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手工工具为主导。此外,户籍和土地制度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生产难以通过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

2.第二产业内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尽管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持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集中度仍然偏低,规模经济仍明显不足。在竞争性部门出现大规模、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大量企业处于低水平竞争和过度竞争状态。重复建设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区间结构互补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从消费品工业到原材料生产工业的普遍产能过剩,生产资源不能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中,大型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大幅增加,资本大幅集中,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自然垄断因素和行政力量相结合,使这些行业进入极为困难。既有企业占据优势资源,但经营效率低下。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盈利能力差距大。

3.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仍然较为落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21.6%,上升到2009年的43.4%⑥,传统服务业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尤其是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滞后,产品和服务单一化、同质化,缺乏产业创新能力。

三、后改革时代中国产业发展趋势

经过前改革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数量的提升,后改革时代需要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我国产业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思路和趋势。

(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已经持续下降,但就业结构的转变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较高。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仅为10.3%,却吸纳了38.1%的就业人口⑦。这说明我国农业中仍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仍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部门。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虽然工业附加值较低,但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并带动大量服务业的发展,属于富民产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保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上涨趋势,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用工荒现象。但是这并不能表明中国已丧失劳动力优势。因为在前改革时代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对忽视人本权利的保护。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尽量压低劳动力工资待遇而获得利润的。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劳动者要求更多的劳动收入和劳动保障是必然的趋势,这是社会体制从不健全进入健全的正常过程,这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并不矛盾。

尽管如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面临着来自其它新兴国家的竞争压力。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出口导向型,对外部经济依赖度很高,极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而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先发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起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这些资本如不加以合理引导,将会流向投机领域,加大经济波动的风险。所以在后改革时代,也应在国内范围内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东部地区培育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

(二)提高竞争优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提高,这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表现。然而,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低端,许多制造业企业只承担着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加工和装配工作。而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物流、营销等都由外国或外资控制。

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很多产业都是中低附加值的产业。中国虽然已成为新一代的“世界工厂”,却没有自己的国际性品牌。而且,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市场容量的缩小,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必然会逐渐减弱。所以在后改革时代中,在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外,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型产业。

随着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新的焦点。在这一轮科技革新中,各国处在一个相对均等的起点上,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紧跟世界大趋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和产业制高点。通过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推进自主创新和知识技术的积累。

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应把握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的工业部门基础仍不牢固,有待进一步提升。发达国家从工业革命起算起,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我国凭借后发优势,可以直接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成果,加快工业化进程,但仍不能逾越这个历史阶段。所以,现阶段必须把握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而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人才、技术等外部条件。

(三)东西部产业转移

近年来东南沿海用工荒的频繁出现,表明随着产业和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约束已日趋加剧。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仍相对迟缓,所以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后改革时代的重要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产业区际转移已经开始起步,转移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经济模式的不利影响。当成本上升超过企业承受能力时,企业就会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转移投资。由于传统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要素成本的变动更加敏感,所以在产业区际转移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大部分比例。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市场扩张,有利于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对东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后可以就近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更加贴近西部市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产业转移也为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产业转移有助于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前改革时期,我国采取了不均衡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凭借地理位置和政策条件的优势率先发展,而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相对迟缓。所以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得不通过劳动力的大规模地域迁移来实现,这种人才和资源的流失也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当前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东部地区的吸纳能力有限,后改革时代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吸收必然要更多地在本地或邻近地区完成,东部产业的转移正为西部地区提供了这样的条件。这种转移将推动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西部产业的调整转换,进而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在产业的区域转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西部地区的农业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的现代化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活跃县域市场、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有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农业产业链转移,加速培养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优势。不应一味追求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的产业时应有所选择。所承接的产业宜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为西部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且剩余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县乡区域。通过对加工制造业的承接,为本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所接纳的产业应与本地已有产业形成互补性,避免同类产业的重复建设。此外,应严格规范迁入企业的环保节能标准,防止西部地区成为高污染企业的排污场。

最后,西部地区应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目前西部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行政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等问题。尤其在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更为突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硬环境。同时应深化体制改革,增强行政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此外,应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四)产业整合

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但是我国工业制造业中还存在着集中度不足、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的情况。尽管近几年来,中国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和最大规模均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与世界水平比较,中国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过度竞争与过度垄断严重。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第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只能在较低的技术水平上进行生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只能选择低质量、低利润的价格竞争。第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经营者权利与责任不对等,经营者易产生短期化行为,投资行为往往出于非理性化的利益追求,导致一些产业产能过剩。第三,金融体系不够健全,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难以扩大企业规模。第四,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一些工业部门存在的行政垄断阻碍了新企业的进入和扩张,而且行政性垄断部门的低效率压缩了消费者对非垄断部门的需求。而社会保障体系等退出机制不完善又使得企业退出成本过高,于是形成行业内的过度竞争。

在后改革时代,产业发展的重点将是通过产业整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

首先,产业整合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企业规模扩大形成的规模经济可以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型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产业整合手段,将劣质企业淘汰出市场,使资源得到更加集中和有效的使用,形成规模经济,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优化了整个产业。其次,产业整合能缓解我国制造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虽然是淘汰落后企业、解决产能过剩的一种途径,但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办法,往往伴随着企业的倒闭和工人的失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产业整合通过对现有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控股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现有存量资产的调整,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技术先进、规模效益显著的优势企业通过产业整合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而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劣势企业将被兼并、收购、改造、升级,帮助淘汰了落后产能。第三,产业整合有利于产业升级,形成整体优势。大量的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研发力量薄弱,很难承担起产业升级创新的任务。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型优势企业有更强的力量集中资金和人力资源,承担起重大的研究开发项目,分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在后改革时代实现产业整合,首先要进一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塑造符合国际规律的市场微观主体。深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能够自发地寻求经济利益,推进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地域分割,遏制地方保护主义,消除不合理的行业壁垒,使生产要素能在各部门和行业间自由流动。培育和规范要素市场,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减少产业的退出壁垒。第三,实施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产业组织政策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垄断的规制,既限制已有企业的垄断行为,降低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鼓励行业竞争。另一方面是对竞争性部门的支持,指导其合理分工,鼓励优势企业发展壮大,提高集中度,扩大规模效益。

四、结语

在30年的前改革时期,我国完成了对改革前严重扭曲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基本实现了各个产业的均衡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后改革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向纵深发展,尤其注重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质量。在后改革时代,我国将经历一个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时期,这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一个时期。所以后改革时代我们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注释:

① 白永秀,任保平. 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 改革,2010年第1期.

② 萧功秦. 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 人民论坛,2010年11月.

③ 白永秀. 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经济学家,2010年第8期.

④ 林毅夫. 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 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⑤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

⑥ 同上。

⑦ 同上。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 经济研究,1993,(9).

[2]夏大慰,罗云辉. 中国经济过度竞争的原因及治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3]刘刚. 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的现状及合理化途径[J]. 中州学刊,2007,(1).

[4]谢丽霜. 产业区际转移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9,(2).

[5]白永秀,任保平. 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 改革,2010,(1).

[6]白永秀. 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 经济学家,2010,(8).

[7]萧功秦. 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J]. 人民论坛,2010,(11).

[8]冯素杰. 产业结构调整30年:历程与特点[N]. 重庆大学学报,2010,16(3).

[9]简新华,叶 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优化的实证分析[J]. 当代财经,2011,(1).

(编辑:王露)

猜你喜欢
时代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