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行业 精准定位 打造特色专业

2012-04-29 12:20王建民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实训室养老实训

王建民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院近30年来,专业建设接近市场,紧跟社会需求,不仅毕业生就业率自2006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9%以上,而且专业建设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也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第一个开设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第一个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9年,学院又第一个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目前,学校2013届毕业生已经被多家用人单位“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准确判断形势,开设老年服务专业

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开发源于学院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如根据首都特大城市安全运行的需要,及时开发了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根据首都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需要,果断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等;2009年,又根据老龄化异常严峻的形势,率先开办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

学院领导从战略的高度,深刻地意识到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服务领域存在着充沛的市场需求,昭示着老年服务必将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扎实护理技能的专门化老年服务人才,不仅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作为社会保障类职业院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是促进老年服务领域发展的难得机遇。基于这种认识,学院于2009年申报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并得到了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于2010年顺利投入招生。

科学精准定位,适应首都人才需求

经过多年探索,学院确立了“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和现代服务业进行专业布局,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劳动保障事业为核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群,以首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的人力资源专业群,以服务保障特大型城市智能安全为核心的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群和以保障首都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群。这四大专业群定位精准,接近市场,并且适度超前。

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上,学院通过调研,认为现阶段的社会养老应该分为公共基本养老和健康保健养老两大类,其中公共基本养老主要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侧重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从业人员大多为“4050”人员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从业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健康保健养老则由经营性组织承担,更加侧重于“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就业岗位涉及高端养老机构、先进养老社区和典型居家养老机构。但现实情况是这类机构专业技能型人才和中基层管理人才都严重缺乏,专门化的老年服务人才已经成为制约经营性养老组织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为此,学院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定位于面向首都北京,为高端养老机构、先进养老社区和典型居家养老机构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理念和良好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康复护理、情感慰藉、活动组织策划、健康保健等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老年照护需要的高技能老年服务人才和中基层管理人才。

深入校企合作,创建多种培养模式

学院以建设国家骨干校为契机,深度开展校企融合,探索建立了院系两级理事会的体制机制,创新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建了“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建了“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构建了“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立了“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保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先后与普亲老年照护中心、北京市汇晨老年公寓、北京慈爱家老年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并与太阳城集团公司联合创办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太阳城实习学院”,建立了“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学院由校企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人员当教师,工作岗位变课堂,轮岗实操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融入真实工作现场,亲身体验和了解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的全过程,切身感受老人的多样化需求和对专业化服务人才的需要、期待与尊重,进一步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而坚定为老年服务事业服务的信念与决心。

引入国际理念,打造先进实训平台

学院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习实训的成功经验,本着“集成化、精细化、适度超前”的理念,先后建立了工科和文科两个实训中心,总投资超过1亿多元。在建设过程中,每个实训室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设计,实现高度集成;实训内容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实现“教、学、做、训、评”有机结合;实训设备智能化、现代化,体现适度超前。特别是文科实训中心,成功破解了文科实训普遍存在的“计算机+软件”难题,真正实现了文科实训的立体化、现场化、职业化。

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上,学院先后对瑞士、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了大量考察,充分学习和吸收其成功经验与先进理念,本着让老人“成功养老、健康养老、快乐养老、有尊严养老和受尊重养老”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一个“从生活照护到疾病照护,从生理到心理,从服务到管理”的立体化校内实训系统,包括6大核心技能实训室和1个综合训练实训室。分别是居家照护实训室、机构照护实训室、卫浴护理实训室、营养保健实训室、心理照护实训室、乐龄组织实训室和老年服务综合训练实训室。每个核心技能实训室由若干个实训区域构成,每个实训区域完成一个核心技能点,全部实训区域构成核心技能线,所有核心技能实训室则构成了立体化的核心技能面,最后通过综合实训室的训练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注重精耕细作,着眼塑造品牌标准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但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和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随之转型。学院领导敏锐洞察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及其变化趋势,于2011年明确提出了学院发展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速度向效益转变,从粗放向集约化转变。在学院规模上,着重强调小而精、精而专,队伍精干高效,专业特色突出;在专业建设上,着力塑造品牌、制定标准,严格控制专业招生人数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协调发展,人才“适销对路”。尤其是老年服务专业,目前还处在培育阶段,市场需要培育,人们的观念需要培育,老年服务人才成长的环境也需要培育,更需要精耕细作,更需要定标准、树品牌。所以,本专业招生规模每年控制在40人左右,目前在校生有120余人,2013届毕业生早已被“抢购”一空,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形成专业联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培养老年服务专门化人才的号召,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社工委、北京市老龄委及典型养老机构、先进养老社区和职业院校专门组建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市教委出面组织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它表明北京市教委和社会各界对老年服务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院校有幸成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牵头单位,将与专业联盟单位一道,共同致力于老年服务人才的培养,共同研究和探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定标准、树品牌,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起带领示范作用。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将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特殊行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继续践行“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走“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全面培养有诚信品质和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首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高职院校发展建设探索新道路。

(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责任编辑:张雯]

猜你喜欢
实训室养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养生不是养老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养老更无忧了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