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话语”的力量

2012-04-29 06:00陈红
社会与公益 2012年11期
关键词:记者节民生话语

陈红

记者,是人类的触角,用心灵感知世界的热和冷;记者,是时代“话语”的力量,真实地捕捉社会民生心底深处的声音。

2012年11月8日,第十三个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在如今信息化时代,新闻人是社会的眼睛,关注“话语”的力量,也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的力量。

记者面前,是真实的民生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则是新闻的忠实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新闻传媒作为政府的喉舌、群众的代言人,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关注人、理解人、维护人的重任。在记者面前,关注真实的民生显得尤为重要,如同时代的声纳,捕捉每个心灵发出的响声。

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每天黄金时段播放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镜头,共同的问题都是“你幸福吗?”,记者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让他们坦然表达心声——

一位售货员说:“幸福就是快乐,幸福不光是挣钱。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一位18岁的大学生说:“每天把该做的事做完之后,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最坏的事是为接受你的采访,队被人插了。”

一位73岁的拾荒老人说:“我耳朵不好”。

一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说:“我姓曾”。

……

五花八门的幸福观,质朴而鲜活,却是最真实的民生。这些回答,粗糙中透着质朴,随意中显出真实。这些来自普通百姓的真实心声,有知足常乐的平淡,也有无尽的辛酸与沉重。这比某些官员打着官腔说些“基本幸福”、“总体幸福”之类的回答更为生动;也比某些学者可理性地分出“非常幸福”、“幸福”、“比较幸福”等诸多层次更有社会价值,更耐人寻味。

尤其重要的是,这些真实的声音被打破常规地接近原生态播出,一些观众本以为“应该被剪”的镜头,都原汁原味地得以呈现,没有过滤,没有粉饰,并敢于展示不足,敢于还原真相,打破了主流传媒以往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传统模式,从这个层面上说,这无疑是央视的一大突破,它以更开放的怀抱去包容真实的民生。

我们期待更多的真实,并期待用“真实”作思考的航标,引领民生走向真正的幸福。

记者背后,是大写的责任

记者的笔触代表着“话语”的力量,记者的称谓折射着神圣与荣光,记者的职责蕴涵着道义与良知。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记者“话语”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一名记者曾为自己写下这样的诗篇:“一个镜头,今日的新闻,也许就是明日的历史;一则消息,昨日的短讯,已刻写下时代的进程。”

记者,一个让人称之为“无冕之王”的职业,在如今社会下,记者更犹如一个无所不能的操盘手,每一条新闻的发出,或许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评论导向。

你发出的每一条讯息,或许就将引起轩然大波;你写的一份稿件,或许将制造一个错误的舆论导向,引起恶性的多诺米骨牌效应。记者需要的是一个理性的头脑,而不是感性的冲动。记者不是官员,不是普通百姓,不是某些人的代言人,更不是商人,是不畏艰险为民请命的先驱者,是社会好坏的监督者,是舆论的导向者,是不畏强权的正义之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正义之心,牢记新闻需要事实根本,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环顾当前的新闻媒介,我们应理智地看到其存在的弊病。一位从业三年的一线记者撰文言:“当前的新闻事件多半是只能包装或者制作的,报道(把新闻告诉群众)的形式主义越来越浓重,像一个越吹越大,看上去越大越美,却是越飘越易破的肥皂泡。于是,在不断发掘新闻的同时,记者的爆料度与新闻内容的精彩度成了衡量一名记者和新闻价值的标尺,在这样的一个标尺下,有的人或许已经忘记了成为记者最基本的一句话——新闻的基本是真实。”

在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周克华事件中,媒体把凡是可以与周克华发生关联的人和物都拎到公众面前,整个社会过度消化着与案件无关的娱乐新闻,使一宗充满血腥有违人道的案件变了味,让舆论偏离正常轨道,丧失了“话语”权。此外,在许多来自地方爆炸性新闻中,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人们判定事情对错的根部依据,然而,却在这类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一些“疑似”、“据说”的字眼……种种事件凸显出现代社会下,新闻记者责任感的重要性。

渴望“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的新闻人手握一支笔,以犀利的笔触鞭挞邪恶、匡扶正义;他们肩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用无畏的精神守护良知、记录历史。

猜你喜欢
记者节民生话语
七绝 ? 二零二三记者节感怀
记者节里的传媒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街头采访忙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浅谈媒体转型期记者职业理念的流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