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语文的四重境界

2012-04-29 04:17柳泉敏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2期
关键词:智慧教材效果

柳泉敏

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语文的智慧,应该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纯美的享受,它往往在教学思路的设计和教学行为的产生中显现。智慧的语文源自于教师观念,生发于语文课堂,生成于语文生活。

一、简单:智慧语文的根植土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人到集市上去卖瓜,在瓜摊上竖起一块招牌,上书四个字:“此处卖瓜”。有人对他说,招牌上的“此处”是废话,瓜已经摆在这儿了,还用标出“此处”吗?于是卖瓜的把“此处”二字擦了。又有人对他说,“卖”字也属多余的,这么多的瓜不卖还能自己吃?于是卖瓜的又把“卖”字擦了。还有人对他说,这个“瓜”字也不应该写,摊上放的就是瓜,谁看了都知道。于是卖瓜的索性把“瓜”字也擦了,只剩下一块大招牌。再有人对他说,这招牌上一个字也没有,还要它干嘛,不如把它扔掉算了,于是那块空招牌也给扔了。令人发笑的故事背后隐含着一个深刻道理:“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把多余之物一件件去掉,让复杂的关系一层层剥落,世界就变得通体透明,本体大道就在我们面前打开。简单才是根本,简单才是把握大道。

然而,语文教学是有别于“为道”的“为学”过程。“为学者日益”,它非常复杂,而且日趋复杂。再简单的课文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个句子有它的思想含义,一个词语有它的具体解释,就是看起来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细细推敲起来,也大有文章可做。这些东西都在语文教学的范围之内,都有必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学会运用语言,教师需要设计一整套教学流程,其间采用的教学方法更是丰富多样,令人眼花缭乱。最后的效果怎样?还必须经过形式多样的试题加以检测,而试题的类型也越来越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语文教学回避不了,必须直接面对的。

智慧的语文教学呼唤简单。面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谁也没有本事把每一片树叶准确无误地画下来。高水平的画家却能跳出“复杂”,以简驭繁,寥寥数笔勾勒出树的大体特征,其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简单表现复杂,借助简单认识复杂、把握复杂。语文教学也要从复杂中跳出来,在简单中把握其本真。具体而言,要精选教学内容,找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要简化教学设计,提炼一条教学主线,找到一个教学抓手,并以此贯穿教学过程;要淡化应试练习,找到具有举一反三价值的训练点,取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要找到“一”,把握“二”,掌握开启“复杂”大门的钥匙,借此以简驭繁,把语文这棵大树传神地演绎好、表现好。

当然,简单不是一味地削减,智慧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包含着丰富内涵的简单。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简单,才算是把握了语文教学的大道。就拿教学设计来说,好的设计是简单的,但它具有开放性、再生性,它虚中有实,少中见多,可以生发出各种各样的可能。如在教学《三借芭蕉扇》时,一位教师扣住题目中的“借”字组织教学,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流程:回忆借——回忆生活中向别人借东西的经历和感受;理解借——理解课文中几次借扇的经过;评价借——对孙悟空“借扇”这件事进行评论。因其简单,教学就有了抓手,便于课堂上把握和操作,教与学也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又因为这样的简单是富有内涵的,因而避免了课堂教学空洞无物,使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落实。

二、自然:智慧语文的遵循之道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兴趣爱好不稳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心理特征在语文学习上也有相应的表现,如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句子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都带有区别于成人的“孩子味”。但我们常常无视学生的这些特点,以自身的经验代替他们的经验,用一己的想法去推测学生的心理,并一厢情愿地去要求学生。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一位教师让学生做排列句子练习时,全班仅有几位学生正确。于是,老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学生终于“掌握”了。后来一次测试中刚好又出现了这道题,令人费解的是仍有超过一半学生做错。做过了的题目还是大面积出错,原因是题目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无视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能还你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

遵循自然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什么?学生不是“白纸”,他们有着自己的力量和潜能,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定的认知能力、迥异的情感态度、好动的性格特点、易变的兴趣爱好。他们在牙牙学语时,没有人给他们专业的训练,但在无意间我们发现他们会说话了,而且说得非常准确。从不会到会,这需要多大的力量?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一些东西本来就存在于学生身上,而不是我们外力能强加的,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配合和引发。一篇课文,在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虽然他们的认识离“要求”或“目标”有一段距离,但这“距离”正是教学的立足点,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欣赏“距离”,善待“距离”,才能缩短“距离”,最终超越“距离”。尊重学生还要考虑他们之间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上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

遵循自然的另一个要求是遵循教材内部的规律,用好教材。对于教材,我们常常把它看做一个静止的客体,一处有待开发的矿藏,教师应引导学生“寻珍觅宝”。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发”,则主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其实,教材有其自身内部的规律,教材之中已经包含了“方法因素”,教材是方法和材料的统一体。正如杜威所言:“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方法从来不是材料以外的东西。”

因此,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尽可能地使“学什么”与“怎么学”统一起来,或者让方法直接从教材中产生,这样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如何体现这一过程呢?不妨举个例子。教学《学会合作》时,当一名学生说出“顾名思义”的意思后,教师顺势让学生对其他词语进行了一番“顾名思义”,理解词义。学完词语后,再来了个“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认知了词语,理解了课文。“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本身存在于教材之中,方法的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合乎目的的活动,“学什么”与“怎么学”已浑然一体,不分彼此。这样的做法无刻意雕琢的痕迹,却达到了事先预设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因“自然”而动的教学智慧。

三、创新:智慧语文的源头活水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和变化中,花谢了又开,草枯了又荣,但是再开之花、再荣之草不是过去事物的重复,而是与过去事物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需要智慧,需要创新,离开了创新,教师的工作就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乏味劳动。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看似重复的劳动中演绎出变化,体味到精彩,感受到生命发展的价值。一些精彩的课堂,如果把外在的东西全部卸下,把精要的东西提炼出来,我们会发现,那主要得益于创新。大到总的教学框架,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是“创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闪烁智慧光芒的创新,其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长久回味的艺术品,而这样的“艺术品”对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外面世界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需要和享受。它吸引着学生,启迪着学生,提升着学生,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淡忘之后,有可能教师的创新之举仍留在学生的头脑之中。而把所学的知识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真正意义的教育吗?

创新需要智慧,智慧体现在创新之中。创新无处不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在不自觉地创新。一篇课文,每教学一次,教学环境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最后经历的教学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在这许多的不同中,教师就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满足自己的创新需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把目光投向我们的周围,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教学创新的案例俯拾皆是。如《灰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人、树、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植树造林对于爱鸟、护鸟的重要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先从句子中提炼出“人”“木”“鸟”三个字,让学生练习组合说话,认识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把“人”“木”“鸟”三个字结合,在黑板上板书了“鸺”字。学生看后一愣,这是一个生僻字,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什么字以及这个字的意思。教师抓住机会,向学生解释道:“这是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鸺留。这种鸟非常稀有,现在已经绝迹……只有植树造林,把‘人、木、鸟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把这种鸟留住。”听了老师的一番陈述,学生明白了这段话的含义,体会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这一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出乎意料,又自然而成,几乎没有任何“替代的空间”。“鸺”字依据教学需要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但细细一品,与其说字从文来,不如说文因字生,因而体现了“顺其自然”的智慧要求。

创新不在于量的多寡、质的优劣,而在于能否给人以启发,让人获得艺术享受。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件教具运用得当,都能体现创新的要求,都会闪烁智慧的光芒。当然,要有这样的创新,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平时知识经验的积累。我们所能想到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没有”“全新”只是某种意义上的相对,而不是无条件的绝对。深入钻研教材,对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关注的探究状态,才能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或在教学需要的时候灵感顿显,运用智慧,产生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让学生经久难忘的“神来之笔”。

四、高效:智慧语文的产能保障

效率问题是困扰语文教学界多年的一个老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尖锐指出:“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还指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二千七百多课时”的付出,“大多数不过关”的结果,效率效果双双落空的现象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效果)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了,知识面变广了,特别是言语交际能力,更是过去的学生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时代在进步,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继续提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摆在了议事日程上。

效果和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效率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效果,提高效率一方面要提高效果,另一方面还必须尽量减少付出。但是要有好的效果,一般无捷径可走,需要多下工夫,多花时间。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再高明的做法,不下苦工夫,不可能收效。

另外,还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是要树立科学的效果观。效果存在着一个“合理阈”,它的最佳点不在最高处,它离理想的高点有一定距离。有人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处于班级中上水平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潜能最大,这一现象被称为“第十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处在这个水平段的学生,既没有优等生害怕别人超越的焦虑,也没有后进生落后被动的压力,前有进的余地,后有退的空间,身心处于极佳状态,潜力便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语文学习上,不能忽视这样的“缺”。如阅读训练常有这样的情况,丰富多彩的答案常常伴有错误(如错字、病句等),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求“完美”则免不了平淡。在“完美的平淡”与“缺陷的生动”之间,该作何选择?值得玩味和深思。谁也不会认为断臂维纳斯缺少了什么。不仅如此,就是因为她的“缺”成就了她的美,是“缺”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因此,追求效果不是朝着极限无限逼近的过程,而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恰当把握。确定了这样的效果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才有了可能,有了信心,更有了方向。

朝着最高的目标不断前行,在突破一个又一个“高度”的过程中,体验不断超越带来的快乐,我们的脚步会因此走得自信和坚实。而用另外一只眼睛看待“高度”时,我们就会发现身边也有馥郁的风景,于是在欲超越而又暂不能的时候我们不再困惑和迷茫,我们的脚步会因此而走得更加稳健。我们就是靠这双脚行走在智慧语文之路上,播下智慧的种子,不断去追寻与靠近语文的本真。

猜你喜欢
智慧教材效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