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光
“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关注健康,做良心早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标语格外醒目地出现在保定市银杏路“刘家豆腐脑”摊点的招牌下。小摊的人气极旺,每天早上前来买油条的人络绎不绝,窗口前常常排成长龙,所有的餐桌往往都是食客满座。这个小摊的生意为什么会如此火爆?老板究竟采用了什么营销高招呢?经媒体记者的发现和采访,摊主披露了他的经营心路。
原来该小摊的摊主叫刘洪安,32 岁,毕业于保定市财贸学校,近年一直从事餐饮业。2008年,他因长期居住潮湿的宿舍而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每日受病痛折磨,母亲也患上重病、生命垂危,他因此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宝贵。2010年,病情有所好转的刘洪安开始与爱人经营早餐生意:卖油条和豆腐脑。最初炸油条时,为了省油,他也曾把油底留到第二天使用,虽然知道隔夜油不好,却并不清楚危害有多大。2010年春节,他从央视十套播出的《健康之路》节目中,看到专家详细讲述了反复用油的危害以及健康安全用油的方法,他学到了将炸剩下的油中最上面一层清的油瓢出来,利用余温炸成花椒油、辣椒油,而将黑油底扔掉的用油方法,既安全又不会造成浪费。而最终促使他做出每天换新油的经营决定的,则是推己及人的想法,正如他后来在介绍经验时所说的心里话:“因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特别懂得健康的重要,钱重要,健康更重要。为自己这样想,为顾客也是这样想。顾客花钱买的是安全、营养和健康,人不能昧着良心图眼前小利;如果让顾客吃出毛病来,那咱和图财害命有什么区别。”显然,这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道德推理。
决定走诚信、健康的经营之路后,刘洪安在春节后打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等标语。针对一些顾客的怀疑,他还专门在锅里摆上了一个“验油勺”,教顾客怎么用眼鉴别油的质量。起初他也担心成本增加会亏本,因为每天要倒掉三四斤油,相当于20多元,每月下来就损失四五百元。但是他以诚待客,坚持明码标价,别人一斤卖4元他就卖5元,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虽然成本增加了,价格上涨了,但他卖的“良心油条”却受到市民的热捧,慕名而来的人愈来愈多。有时甚至有三四十人同时排队,经常不到10点油条就卖光了,盈利也比原来多了1/4。为了使前来的顾客都能买到油条,他还贴出“限购令”:限每人每次两斤。
在今年5月11日《保定晚报》介绍了刘洪安的事迹后,他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网友都尊称他为良心“油条哥”,但他自己在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却谦虚地说:“其实我没有那么高尚。我炸油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三点:第一,从正规油料和原材料公司购买原料;第二,保证每天都用新油;第三,废油倒进专业环保机构的回收桶里。这些谁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
无独有偶,成都也出现了一位良心“油条哥”——李刚。相比刘洪安,李刚更侧重于创新。2011年10月,李刚在电视新闻里了解到不少油条存在铝含量超标的情况,发现长期食用这类油条可能导致食用者智力和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出于关爱顾客健康的纯朴的良知和责任感,李刚决心研制无铝油条。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一年里做了50余次试验,先后两次送检都达到国家标准,第二次送检油条铝残留量仅为16mg/kg。随后他打出了“国标油条”的招牌,生意从此红火,每天几乎能卖250~300根油条。经当地媒体报道后,李刚同样受到市民的热捧,不少网友邀请他开分店。11月7日成都一位大老板在看了报道后当即决定给予帮助,在成都最为繁华地段之一的数码广场赠予他日租上千的黄金口岸一年的免费使用权,大老板还对李刚说:“你是好样的,诚信经商,让我非常感动。”
在当今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商业环境下,两位油条哥诚信经营的红火,证明了良心仍然是做生意成功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凭良心、诚信和责任感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感动群众,虽然成本增加甚至生意暂时亏损,但最后还是会盈利,并能赢得金钱买不到的发自广大顾客内心深处的信任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