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安
[摘要] 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求知探索的绿色家园,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着重加强少儿图书馆的建设是每一个图书馆员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少儿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创新少儿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少儿图书馆; 模式; 发展
少儿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聚集的中心,是少年儿童知识信息的宝库,对于少年儿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少年儿童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阅读,接触到大量的各类信息,获得教科书以外的各类知识,并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架构,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加快少年儿童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普及城乡小学教育,开设学前班、少年宫,建立少儿影剧院,发展少儿影视剧等,这些工作对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少儿图书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踏上建设和发展之路,在县、区、市图书馆设立少儿阅览室,方便少年儿童对知识的需求。近几年,少儿图书馆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藏书量日渐增多,国家对少儿图书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烈,使人们对少儿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少儿图书馆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加快少儿图书馆的建设,满足少年儿童的需求,就成为当前少儿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
1少儿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就全国来看,少儿图书馆不仅数量偏少且分布极不平衡。目前,全国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只有77所,其中东部、东南部有60所,占去78%,西部、西南部只有17所,占22%。截止到1998年,尚有30%的省、市没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40%以上大、中城市的区没有独立的少儿图书馆。不仅公共少儿图书馆是这种情况,中小学校少儿图书馆的现状也令人不安,比如,1998年初,厦门市全市的365所小学中,其中115所没有图书馆,占总数的31.5%。近几年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绝大多数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基本未设少儿阅览室,没有儿童读物[1]。就连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其状况也是一样不容乐观,全市最大的少儿图书馆面积不到4 000 m2,根本无法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览需求[2]。笔者原在的高校新建的图书馆也没有儿童读物的一席之地。少年儿童,由于长期缺乏自己的图书馆,成人图书馆的书目又超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范围,于是,网吧、电子游戏厅、大街上等地都能发现他们的身影。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背离传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些会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目前,我国少儿图书馆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管理模式僵化、服务脱离人性化管理等问题,究其根源是政府对少儿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少儿图书馆的课外文化生活对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深远影响。在图书和馆员的管理方面,只凭想当然引进系列图书,没有深刻体会孩子们的思想,致使图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他们的需求,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去图书馆的次数少了,馆员就无法随时掌握孩子们对各类图书的喜好程度;信息失真,少儿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就受到相应的限制,更不用说服务一事。久而久之,少儿图书馆就成了无人之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2创新少儿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关于少儿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模式、管理体制等一直成为业内学者争相探讨的问题。笔者虽在少儿图书馆工作,但关于少儿图书馆发展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与专家学者相比相差较远。针对笔者的工作情况,结合本馆的实际,现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创新少儿图书馆发展模式的建议。
2.1复合型发展模式
2001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宣告成立,开始走向合作开发儿童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共建共享之路[3]。自此,少儿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虚拟化时代正式来临。所谓复合型少儿图书馆是指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之优点,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在物理文献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拓展与延伸少儿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服务的一种图书馆存在形态[4]。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传播、远程通信等,方便了读者查阅书目信息,使图书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得到共享,读者可随时掌握图书信息的借阅情况,信息资源的容量、存取得到最大程度的突破和延伸,这就为向读者提供多层次、全面的服务提供了硬件的技术支撑。
2.2多元化发展模式
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纯洁、乐观、无忧无虑的成长过程使得馆员在工作中要富有人情味,要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规划少儿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书架的位置、图书摆放的高度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需要,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读书氛围,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当好知识小帮手。
(1) 服务理念人性化。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儿图书馆是开展少年儿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科学主义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儿童心灵家园的重要使命。少年儿童到图书馆是来接受服务的,在服务中享受知识的乐趣,人性化的服务可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比如,小朋友到图书馆来,馆内工作人员温馨的笑容、热情的手势动作、和蔼的问候,这些都能给小朋友带来精神的愉悦放松。
(2) 服务方式合理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多以计算机为主,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使多媒体阅览室、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服务,快速、便捷是计算机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馆员在日常工作中,需将计算机服务系统的操作流程简单明了地讲解给少年儿童,并耐心解读,使人工服务和计算机有效结合起来,让冰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充满人性化。
(3) 服务环境人性化。少儿读者的心智还处在稚嫩的阶段,新鲜、有趣的环境往往对他们具有“魔力”。少儿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环境的变化吸引他们进入图书馆,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需求,从室内装饰、阅览桌椅、图书排架等方面进行整体策划,体现“硬环境”的特色化。如阅览桌椅可采用动物、蘑菇、水果、拼音字母等外形进行装饰;书架及陈列柜则可做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还可以把有限的走廊办成“形象展示墙”“新书简介屏”“新品新天地”“少儿书画展”和“科普探密隧道”等充满童趣的特色文化宫殿,激发小读者的求知欲,陶冶其情操。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利用自己的爱心、慈心,耐心呵护未成年人,从“软环境”方面为小读者营造童趣化、个性化的读书氛围[5]。
2.3地域化发展模式
当前,大多数城市只有一个少儿图书馆,且地理位置并不能满足所有少年儿童的需要,这是我国少儿图书馆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地域问题。国际图书联合会的公共图书馆的建筑标准规定:在城市内主要居民区,通常离图书馆1.5千米左右就要设立分馆,3~4千米左右就需设立一个较大的图书馆[6]。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也可以不同程度、不同规模地将少儿图书馆引进居民社区,方便少年儿童借阅图书。在上海、北京等大中型城市的社区,已开办阳光社区阅览室,服务居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只是针对少年儿童的图书类别较少,其主要目的也不是专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因此,把少儿图书馆落户到居民社区中,实现“文化到家”,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社会理想,是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每个公民都为之奋斗的目标。鉴于此,笔者认为,①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议从社区日常的物业管理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社区少儿图书馆的建设。② 加大宣传力度,让社区居民了解到社区的少儿图书馆和市区的少儿图书馆都可为孩子们服务,且实现网络覆盖,方便孩子们借阅图书。③ 加强各社区图书馆之间馆藏图书的交流,既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又解决了个别社区图书馆图书匮乏的现象。通过统一规划安排,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总之,少儿图书馆是少年儿童求知探索的绿色家园,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地方,这也正是少儿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所在。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促进少儿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少儿图书馆一定能走出困境,拥有灿烂的明天。
主要参考文献
[1] 袁闯,苏琼. 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少儿图书馆事业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18-19.
[2] 韩岳. 我国少儿图书馆的现状与建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157-159.
[3] 黑锦凤. 浅谈少年儿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6).
[4] 初景利. 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构想[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3).
[5] 刘亚旭. 少儿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与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77-78.
[6] 江华. 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 科教导刊,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