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2-04-29 00:44金忠严
党政干部学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金忠严

[摘要]“国学热”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现象,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正一反”,即经济发展和道德滑坡,和国际的“一正一反”,即近些年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苏东剧变。辩证看待“国学热”,既要看到“国学热”的兴起是大势所趋,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对少数人“以儒治国、以儒治党”的极端主张要头脑清醒。“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最大启示是认真研究学习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33-05

“国学热”是当前中国的重要思想文化现象,站在时代立足点,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对其做出分析,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性认识“国学热”,分析兴起之因

“国学热”的兴起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首先是传统文化自身的个性气质因素,同时也有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不谈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因;外因是指外部国际环境对“国学热”的促进作用。总体上看,可以把“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归结为两个“一正一反”,即内因的“一正一反”和外因的“一正一反”。

关于内因的“一正一反”,就是“国学热”的兴起有国内的正面原因和反面原因,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于正面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发展,与此相关的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经济基础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巩固,上层建筑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否则将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基础进一步巩固。客观地讲,当前的中国,无论是政治上层建筑还是思想上层建筑,都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如果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那么,同样可以说,中国的思想上层建筑到了“非调不可”的地步了。当前调整变革思想上层建筑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推进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推进,都要求我们要认真整理挖掘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来看,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已经100多年了,但要真正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然任重道远。新中国成立以后,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马克思主义是高中、大学的必修课,是考大学、考硕士的必考内容,上个世纪甚至有一段时间全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天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都直接或间接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但是,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被中国人民普遍接受,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和危险。这种“怪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没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但是,今天看来,总结“孔夫子到孙中山”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如毛泽东那个时代,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并不多。进一步讲,一些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学习、不研究、不懂传统文化,不能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深层原因之一。因为,一种先进的思想文化来到一个国家,要真正解决这个国家的问题,要被这个国家的人民普遍接受,要融入这个国家人民的血脉里,必须善于处理好与这个国家原有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考虑面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并采取积极策略与之对接融合,这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说,离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难以最终实现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在当前的中国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中国人寻找精神心灵的安身立命处。30多年的经济发展初步构建起了中国人的物质家园,为中国人找到了肉体的安身立命处,但中国人心灵的安身立命处,也就是精神家园,自五四以来却一直没有真正构建起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恐怕还是方克立说的“马魂、中体、西用”[2]。“马魂、中体、西用”对于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亚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于经济建设的意义。“马魂”,即是说未来中国文化在灵魂上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统摄下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中体”,即是说未来中国文化在内容上、风格上、表达形式上,要体现民族性,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主体、基本载体。文化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历史继承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离开自己民族原有的文化而去构建所谓的新文化。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用”,即是说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西方国家所创造的文化中的积极合理成分,做到“洋为中用”。费孝通说,世界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在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使我们自己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美”起来。

关于国内的反面原因,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上下交征利”现象在当今中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日益变得荒芜,对如何做人感到心绪茫然,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带有一定普遍性。一句话,今天的中国,很多人做人出了问题。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立身、处事、做人的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家都很重视心性之学,儒家讲修心养性,道家讲锤心炼性,佛家的禅宗讲明心见性。所谓的心性之学,说到底就是让你在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同时,把个人的名和利看淡一些,实现灵与肉、身与心的和谐,以良好的心态治国理政,以积极的心态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出世的心态干着入世的事情。

关于外因的“一正一反”,就是“国学热”兴起的国外的正面原因和反面原因。正面原因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促进了“国学热”。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根本的对立冲突,这种观念主导着国人长达六七十年之久。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发现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东亚的日本以及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同时却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当人们试图探寻深层原因时,惊奇地发现,这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这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基础就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来源于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被称为日本现代企业之父的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在总结日本既讲经济发展又讲儒家伦理的经验时指出,应当把现代企业建立在《论语》加算盘的基础上。[4]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总结新加坡如何成为亚洲“四小龙”时也指出,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看,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过儒家思想价值观的熏陶,新加坡是无法成为“四小龙”的。[5]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使我们认识到,原来儒家思想与现代化不矛盾,利用好了,是现代化的深层精神动力。

关于国外的反面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也给马克思主义带来重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一时间甚嚣尘上,直至今天仍然有相当的影响。这种国际环境,促使国内一些人反思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以往那种“唯马独尊”的做法,开始重视宣传研究传统文化。今天看来,“唯马独尊”显得过“左”,事实上也做不到。我们只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尽量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八千多万党员的精神支柱,当前来看,后者的困难仍然很大。试想,让全国人民都来学马克思主义、都信马克思主义,可能吗?这种做法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违背了唯物辩证法。这倒不是马克思主义有问题,原因是思想文化不可能一元化而是多元化。

二、辩证看待“国学热”,保持清醒头脑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前夜,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没有文化复兴,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但是传统文化的复兴绝不是文化的复古。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复兴都不是简单的文化回归,不是文化复古,而是借用其他思想理论的力量结合当时的时代精神而进行的自我革命和更新。

在中国历史上,佛学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就开始对中国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产生了冲击。后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化的佛学——禅宗,在隋唐时期极其兴盛,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喜爱,致使儒学受到了冷落。后来,儒学对自身进行了扬弃,形成了新的形态——理学,重新使自己得到复兴而再次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理学作为儒学的复兴,不是儒学的复古,而是在内容、思维方法以及世界观方面吸收了佛学的成分,结合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对自身进行了改造后的“佛学化”、“道学化”的儒学。在世界历史上,欧洲的文艺复兴也绝不是简单地对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回复,而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产生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古希腊、罗马的人文思想资源进行的富有时代意义的新思想、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的实质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是对新思想的追求与创造,是一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新文化为目的的思想解放运动。复兴的本质是对新理论提供思想资源,在新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

理学的产生和文艺复兴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保守主义的复古,不是“尊孔读经”,而是现代性转换。反观当前的“国学热”,明显表现出一股保守主义的复古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文化具有一概而论的倾向。“任何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没有绝对正确的,往往包含着内在矛盾……必然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即使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也往往要给予现代性诠释。”[6]也就是说,弘扬传统文化,要紧密结合当今时代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百家讲坛》栏目自开设以来,一直坚持以弘扬历史文化为目的,学者们在讲坛上力求使得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一些地方民间组织也在积极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他们的努力首先应当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有的学者在讲传统文化时缺少历史主义眼光,不能实事求是地辩证对待古人以及他们的思想,把古人的思想绝对化、完美化,表现出明显的一概而论倾向。

二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携裹在“国学热”中得到“弘扬”。在当前的“国学热”中,一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重新出现,各种宣扬官场厚黑、宫廷阴谋、占卜算命的出版物在各大书店的货架上琳琅满目。一些宣传风水相术的“大师”成了香饽饽,成为一些官员为官的向导和指路灯。一些影视导演不惜血本,下大力气导演一些所谓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厚古薄今,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作嫁衣裳,清朝的皇帝几乎被挖了个底朝天,从努尔哈赤到溥仪都被拍成了长篇电视连续剧。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导演的注意力不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而是在宣扬宫廷阴谋、官场厚黑上浓墨重彩。这样的影视作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一些官员看了以后,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加强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会有多大积极意义,不得而知。

三是一些人积极主张“以儒治国、以儒治党”,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使“国学热”走到了反面的极端。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到中国要犯“水土不服”的毛病,儒家文化、孔孟学说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这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因此,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儒家思想改造党的理论,治理国家。今天,弘扬儒家文化是大势所趋,但无论如何不能再次将儒家思想上升为政治意识形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最根本作用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这就要以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推动历史前进。综观当前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思想理论中,在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回答上,所有其他思想理论都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比。马克思的最大贡献就是为人类找到了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从宏观上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唯物史观。虽然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别家别派无法比拟的优点,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保持了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上,任何思想包括儒家思想都不能望其项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是谁封的,而是自身气质性格使然。在30多年时间里,中国之所以取得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牢牢地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基本路线的最根本理论依据就是唯物史观。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如果从思想理论层面看,关键是要牢牢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成功。

三、积极应对“国学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如何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直是百年中国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实际上,无论是中国人当初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后来的发展,都与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中国人民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能解决中国问题,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在中国生存下来。因为,作为人类最先进思想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一块思想文化贫瘠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和结果。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心理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在西方的德国,这有一定的文化必然性。德意志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具有浓厚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没有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不会产生在德国。同理,马克思主义来到另一个国家和民族,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基础与之适应和对接,否则,也很难扎下根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中国人当初正是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的规律,还是辩证法的核心,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思想与之映照。传统文化的《道德经》和《周易》,一定程度上就是讲辩证法的书。李约瑟甚至认为辩证法起源于中国,后来在“东学西渐”中传入西方,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代表的德国思想家结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辩证法精致化,后来又传回到中国。再比如,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具有某种一致性,郭沫若回忆自己当初接受马克思主义时说,他们很多人就是在共产主义与大同的比较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大同是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当初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心理基础。在《马克思进文庙》中,他用文学手法描写了马克思走进孔庙以后,看到孔夫子的大同惊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7]所以,中国人当初能够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就没有今天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论、实践论、矛盾论、军事思想等都十分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在毛泽东的文章或讲话中却很少直接引用马恩列斯这些欧洲“老祖宗”的原话,却大量地引用孔孟等中国自己“老祖宗”的原话,有人做过统计,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引用最多的是孔子的话。邓小平理论也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邓小平的一些著名论断,比如“猫论”、“小康”、“拨乱反正″,等等,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又明显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影子。“猫论”源自《聊斋志异》手卷本卷三《驱怪》篇末中的“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胜!”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小康”是对《礼记·礼运》中小康思想的抽象继承,即“旧瓶装新酒”,从而较好地利用了中国人的小康心理、小康情节。“拨乱反正”源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原话为“拨乱世,反诸正,莫道诸《春秋》”,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卷三十二中也有“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

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精通传统文化的伟人,不仅在他们的思想论断中直接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影子,而且他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也善于运用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高超的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比如,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方法论,实际上是主张用一种不走极端、和平和谐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既不“过”,也不“不及”,“过犹不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革命的理论,但在革命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时,又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毛泽东对中庸思想的运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就是一个典型。杀了蒋介石是“过”,不讲条件放了蒋介石是“不及”。毛泽东坚持“执两用中”,紧紧依据中国当时实际,将“过”和“不及”辩证综合,提出了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下,放虎归山。在建设时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更鲜明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与中庸之道的辩证综合。这些处理问题的方式,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邓小平在处理很多重大问题上都体现出对中庸方法的熟练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初是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无限期拖延下去,没有一个根本的长远打算是“不及”,武力攻打台湾,自己打自己人,不考虑台湾实际,把台湾变为像大陆的一个省那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都是“过”。“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对“过”和“不及”的执两用中和通权达变,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式是中庸之道。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当前“国学热”最根本的启示还是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过去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过去90多年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关。马克思主义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这就是说,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不懂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朱熹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看到池塘的水始终保持清澈透明,于是就追问池塘水保持清澈的原因,这是因为始终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池塘的水保持流动而不是死水一潭,才没有浑浊。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儒学在宋明时期,充分借鉴吸收佛学(禅宗)和道家思想的成果,使儒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理学。儒学在宋明时期之所以没有僵化,就是因为把禅宗和道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这是它的本质特征,一是向实践开放,总结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二是向其他思想理论开放,从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理论中汲取营养。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活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对“国学热”不能无语,应当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宽广博大的胸怀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积极思想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国学热”做出正面的积极回应。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2]方克立.关于文化的体用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费宗蕙,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日]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

[5][新]李光耀.李光耀回忆录——经济腾飞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6]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7,(1).

[7]郭沫若全集.文学篇?穴十?雪[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61—168.

责任编辑姚黎君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