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进生的转化

2012-04-29 02:04沈小丽
考试周刊 2012年13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类型转化

沈小丽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服管教”“学业不良”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差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虽然我们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却不能回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后进生一直是教师的困惑,严重影响教学和教育工作,如何转化后进生已成为所有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只有转化好后进生才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不让社会产生一个“次品”。

关键词:后进生 形成原因 类型 转化

所谓后进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陷的弱智学生,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生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往往与班级发展要求不相符,其人数虽少,但对班级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若是教育管理不当,则甚至影响整个班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制约班集体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力量。

“木桶效应”,即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木头,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头。也就是说,一个班集体如何,并不是取决于班上有多少好学生,而是取决于有多少后进生转化了。所以转化后进生成了教师工作的难点,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树立良好的班风,维护良好的班风秩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类型及转化谈谈看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自身因素

各级各类学校中独生子女学生逐渐普遍化,他们往往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加上长辈过分溺爱,使他们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约束力较差,集体观念不强,不听从劝教。在学习中缺乏求知欲,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动力,甚至放弃学习,久而久之学业越来越落后。

2.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道德行为和不法行为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一些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较差而接受能力较强,整天迷恋网络,无法自拔,逐渐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成绩下降,思想复杂,品行偏差。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有的家庭富有,他们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对孩子的成长听之任之,平时只关注分数,忽视对孩子的思想、操行的培养教育。有的家庭家长素质不高,父母自身言行粗俗,孩子成绩稍差就遭谩骂、狠打,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造成孩子对学习恐惧并产生厌学情绪。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父母离婚,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父爱或母爱,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互相踢皮球,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不良习气。

4.学校因素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现在有的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优秀生呵护有加,面向少数“尖子生”加班加点辅导,而“抛弃”大多数学生,这会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偏爱偏憎,对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讲究批评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疏远,从而产生对立情绪、抗拒心理,自暴自弃,使他们认为自己真的处处不如他人。

二、后进生的类型

1.从品德角度看

这类学生由于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因而产生兴趣错位,认为游戏、上网、打架、斗殴是乐事。这类后进生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与攻击性,是后进生中最让人头疼也最容易被遗弃的群体。

2.从智力角度看

这部分学生虽不可称作弱智,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智力发展慢于其他同龄人。所以尽管他要学,但多次努力而成绩却不见起色后,仅有的学习信心最终彻底丧失,普遍存在学习上的自卑感。

3.从心理角度看

这类学生有的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现在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4.从习惯角度看

这类学生尽管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也比较用功,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因而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行为习惯差,缺乏自控能力,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在班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由于心有旁骛,精力不能集中,其成为后进生是必然的。

三、后进生的转化

1.教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

“后进生”这一现象在教育教学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后进生并不代表永远差,什么都差。很多教师只要一提到后进生,就常会给其定型,如“哎,这位学生这么差,没救了!不要管他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后进生不是先天的,之所以成绩落后于他人,也是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之处,这是教育者该永远坚信的。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关爱之心发现、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只要教育者根据反馈信息,通过诊断,充分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在这基础上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建立他们的学习信息,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转化后进生。

2.教师要给后进生一些优越感

后进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渴望表现,而且除了在学习上怕苦怕累以外,干什么都很积极。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后进生并不代表能力差,并非样样不行。他们有的爱劳动、乐于助人;有的课外知识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在文体活动方面有一定特长,等等。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从其身上发掘“闪光点”,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闪光点”,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然后抓住时机及时给予表扬。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包括成年人),后进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班主任要时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创造转化契机,使他们找回自信,从而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

3.教师要掌握好奖罚的尺度

奖励和惩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手段,但在遵循班规校纪对后进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后进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后进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带来的痛苦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形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对立,这些对转化后进生都是不利的。还有一些老师为了转化后进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一味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这同样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后进生的奖罚都是不对的,关键在于掌握奖与罚的尺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回避客观存在的“后进生问题”,因此,研究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差,不合格,那么不仅是教育的失败问题,而且会直接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达成“转化一个后进生与输送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共识,把转化后进生摆到重要的位置上。

当然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密切配合,只要重视了,且有得力的措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就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量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顶良著.学习风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2]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曹建伟.把握“五度”转化后进生.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类型转化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