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初探

2012-04-29 01:08刘永钦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14期
关键词:民办志愿志愿者

刘永钦

摘 要:本文在分析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处的高校、地区实际,从加强志愿者配套支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校内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机制;强化区校合作拓宽服务载体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b)-0223-0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有组织地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志愿行为,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同向并轨的新事业。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志愿者群体的中坚力量,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中,都留下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风采,用实际行动使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的共同价值相衔接,在个性中表现共性,展示人类文明。事实证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借着参与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和广州创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的机遇,广州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也正大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社会新风和文明风尚,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成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体制上的特殊性,在推动和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何建立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更广泛发展,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1 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有冲劲,但缺乏深刻认识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好动”,爱好学习动手操作的专业技能,喜好课堂外的活动,热衷开拓视野、长见识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每年校园里招募志愿者,都有接近10%的新同学自愿报名参加。虽然学生参加志愿者的热情很高,但对志愿服务工作缺乏深刻认识,存在着以下的浅薄、偏颇的认识:一是把志愿服务简单地看作是助人为乐,而不是社会责任和义务;二是在志愿服务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志愿服务工作认识层次不高;三是个别同学带着功利性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四是校园有部分同学不能理解志愿者的工作,认为志愿者是出风头,争名利,这些无形中对志愿者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1.2 学校对志愿服务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都是共青团在组织实施,民办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但共青团在民办高职院校里的力量是极其微小的,一般只有1到2名专职干部,能用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上的力量非常有限。二是缺乏经费保障。由于民办高职院校体制的特殊性,其办学经费相当紧张,根本无法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三是在志愿服务工作上组织实施部门(共青团)与教学管理等部门缺乏联动,无法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1.3 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不完善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尚未形成良好有效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部分学校比较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缺乏考虑对志愿者的激励,对志愿者只是进行志愿者表彰和综合测评加分等简单的精神奖励,容易造成部分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只是3分钟热度,导致志愿者的流失,影响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发展。同样,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机制落后,根本无法跟上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甚至有些院校只是登记了志愿者的姓名,就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活动的成效。

1.4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形式单一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的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校内清洁校园环境、服务校园大型活动和到校外敬老院、孤儿院开展扶老助残服务等;而且,开展志愿服务多为短期性,常在节假日、纪念日、活动日开展,成效不显著。

2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当前,探索构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机制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从学校上层的设计支持开始,抓好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培训机制和志愿者组织的建设,通过与校外合作广泛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提供志愿服务平台。

2.1 学校重视,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配套支持

一是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实施部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学校党委的统筹下,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使之成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发展和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关注度的可行性渠道。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实施的需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定期对志愿者培训或与志愿者一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大加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力量;同时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堂上适当地讲授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把理论课内容“活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联动机制必将大力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又可以服务理论课的教学,一举两得。二是制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制度机制。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相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把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给以适当的学时或学分,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工作。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资金投入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较为关键的问题,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有限的办学经费里给志愿服务工作适当的经费支持,而且学校要塔建平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争取社会力量,如企业或个人捐赠、商家赞助等方式募集经费;同时,学校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配备相对足够的师资力量,为志愿者机构提供足够的活动场所和办公资源,以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2.2 建立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志愿者的热情虽高,但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是维系志愿者的基础,更是保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发展的关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通常都以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参与重大活动等为出发点,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形式多样。一是政策激励。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一门任意选修课给以学分认定,并且与就业推荐、推优入党、评优评先、奖学金和助学金评定等相联系,同时要认真做好志愿时的认证,让志愿者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感受到社会的认可。二是精神激励。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比表彰工作,对典型个人和集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三是情感维系。积极塔建大学生志愿者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如交流会、拓展活动、生日会等活动,让志愿者在志愿者组织内结交朋友、交流心得体会,从而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四是适当经济补偿。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交通费、餐饮费等要给以适当的补偿。

2.3 健全完善校内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机制

首先,完善志愿者组织的架构。志愿者组织是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五脏俱全”是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发展的保证。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人数众多,且人员流动性大,志愿者组织架构的建立要以“统一指挥、逐级建制、分层管理”为原则,在学校层面成立志愿者协会或志愿服务队,在系(二级学院)建立分会或中队,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志愿者小队;同时根据志愿者组织的工作内容,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并配备相应的大学生志愿者骨干,从而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架构。其次,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在校园招募志愿者时,要大力宣传志愿精神和学校的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制定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条件,重点考核志愿价值观和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招募志愿者后,要及时登记注册志愿者的详细信息,合理分编志愿者归属的队伍,并及时制作颁发志愿者证,明确其新招募志愿者身份,以便日后及时登记志愿时。第三,健全完善志愿时登记制度。科学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时数登记和认定工作,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及时在其志愿者证登记志愿服务时数并认证,志愿时数要与志愿者的评优激励相联系;同时,创造条件让校内登记的志愿时与社会上志愿者机构的志愿时互同,使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同。第四,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机制。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是民办高职院校志愿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提高志愿者素质的关键,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内容应主要包括:志愿精神培养、志愿服务技能、心理教育、团队意识等方面,培训时间可分阶段灵活进行,培训形式可以形式多样,要易懂易学。

2.4 加强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拓宽志愿服务工作载体。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中,“区校对接”工作模式确保了志愿者工作出色完成,同时也让广州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收获了社会效益和荣誉。目前,广州正加快亚运志愿者工作机制遗产的保留转化,不断深化“区校对接”工作模式,广州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应抓住有利形势、利用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属地政府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区校对接”工作模式是优势资源互补的合作,民办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合作。一是志愿者组织架构上的合作。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隶属于属地政府的志愿者组织,并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在校外注册和志愿时认定。二是志愿者骨干交流的合作。学校选派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到属地政府的志愿者组织任职,同时邀请校外志愿者组织的骨干担任学校志愿者组织的顾问,培训大学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活动给以指导。三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合作。民办高职院校积极争取承担属地政府的志愿服务项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线”,并提供活动资金和物资,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工作;同时,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四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合作。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属地政府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志愿者创造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如:社区文明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等。通过加强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必将长效发展,同时民办高职院校也将不断获得社会荣誉,扩大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投入,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激励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建光,王焕清.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7.

[2 ]姚丽丽.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探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7,第29卷第二期.

[3] 谭建光.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民办志愿志愿者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