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是一场性欲与宗法礼教的斗争戏,结局虽然代表性欲的田小娥被鹿三消灭了,但她激发哺育的男人却将继续战斗下去……黑娃为啥要打断白嘉轩的腰?那是因为他腰板挺得太直、太正,时间久了不免让人厌烦,就像宗法礼教的庄严面孔,端的时间太久就让人讨厌了。可以说,电影《白鹿原》是一部性欲的压抑与反抗的教科书,经过田小娥启发过的男人无不站在了宗法礼教的对立面,他们或激进地砸掉宗族祠堂,或暗地唆使坏掉老族长的脸面,或颓废地卖地卖房享乐至死……宗法与性、性与革命、性与自由等等,是《白鹿原》郑重其事提出的命题。问题是,虽然观众们心领神会收下了性,承认他们从电影上收获的是一个性欲的压抑及其捣乱的故事,但却没说这部作品多少好话,反而历数其欠缺破绽,导演不得不通过大量访谈反复阐释这部影片深刻的寓意情感的追求等等——但是如果一部电影要配上几万字的观影说明才能为人所理解,观众又干嘛花钱花时间去看电影呢?
为什么说田小娥代表了性欲?那是因为除此之外,你简直找不出这个人物存在的理由。换个说法,《白鹿原》完完全全就是一部男人戏,把个女人放上去,几乎是给他们扔了块肉骨头,除了礼仪道德的化身白嘉轩以外,一群人扑上去……他们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栋梁。当然,把女人本能化、性欲化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以及文学的宝贵传统,让我们回忆一下《红高粱》、《菊豆》(《伏羲伏羲》)、《大红灯笼高高挂》(《妻妾成群》)、《废都》等等。从这方面讲,正如性社会学家李银河指出的,张雨绮对田小娥的扮演还不够本能,有些地方学生气了。
十多年前,大家争相展示民俗与性的故事,纷纷发掘女性的性压抑,比如《风月》、《黄河谣》、《五魁》、《炮打双灯》、《二嫫》、《桃花满天红》等。在当年的大片《秦颂》里,通过赋予女性第二次生命——强奸治好了栎阳公主的瘫痪,性压抑说达到登峰造极。虽然女性患有严重的性压抑,但是她们同样可以取长补短创造条件为革命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比如《红色恋人》讲述了女性在和革命者的假婚姻里如何为革命者感召而奉献了肉体,把自己指认为真正的妻子,在完成生育后死去。十年后,假戏真做的婚姻成为革命故事的必备条件,比如《潜伏》、《悬崖》,革命就意味着被组织上安排一个或几个老婆,革命事业对恋爱婚姻形成了倒逼的趋势,革命之任重道远可见一斑。
与其说女性是压抑的,其实还不如说男性是压抑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悲壮的强奸可以用成人仪式来注解,百年前,郁达夫《沉沦》的悲怆之嫖妓则直指家国恨民族魂。性欲从来都是沉甸甸的,但是搬开一点儿就好大一个历史的豁口,怎么掩都掩不住。性欲从来也不是个体的,不是拿来说明国家民族之危机,就是展示民俗文化之特点,中国人的压抑哪里是一个宗法社会能说得清的呢。但是宗法社会是最保险的一个性欲的敌人,怎么批都没事儿,所以当年被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猛批了十多年。如此,既能展示性欲之压抑与力量,又能批判封建道德,立场鲜明,人文关怀浓厚,何乐不为?
女性的性欲是不是压抑的可以权且放一边,但是连张艺谋都懒得再去闹腾红布红高粱红灯笼了,王全安却重开戏场再塑性欲之陕西传奇无缝对接第五代,实在让人有穿越二十载重回九零年之感。《山楂树之恋》说的是什么?禁欲之美,纯洁之美,按照物以稀为贵原则,这是当代的文艺;《白鹿原》却以性欲与宗法制度的对立作为核心,拿二十年前的性价值观赢取当代观众的喜好,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虽然电影《白鹿原》假装女性的性欲仍然压抑着,一旦释放则有着神奇的男科疗效——男人的毛病让放荡的女人治好了,但手拿美式爆米花的观众连《欲望都市》都感觉有些乏味单调了,性欲的神话故事还会震撼观众吗?
电影《白鹿原》给人的印象也许是一出秦腔,几个空镜头,走马灯式的戏台上的荒唐历史,但没有一点点新的人性的感悟、感动,甚至新的性欲故事,与其说观众没有看懂其深邃的内涵,还不如说导演没有看清楚自己和作品以及观众之间的距离。电影《白鹿原》高度重复了第五代电影的主题,它所表达的性欲仅仅作为宗法制度的对立面而存在,它所塑造的女性仅仅作为性欲的客体而存在,看起来颇具反抗因素,其实和现实已相去甚远,看影人只能缅怀文学的光荣。
性欲被政治化得太久,连反政治化的叙事都是政治化的。性压抑说再延续下去就是情景喜剧的优秀素材,从正剧到喜剧,从写实到反讽,这是一个意识形态应有的循环路线。否则也是一个喜剧,作品本身。
性欲的叙事二十年以来已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化、多样性,不如此,我们只好还往黑窑洞里翻挖田小娥的身体。寻找个人的性欲必要从性欲的悖谬之处入手,李安的《色·戒》讲述接受抗日锄奸任务的女青年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上了性欲和爱情的当,不留神假戏真做上演了个人的一场情欲戏。这不仅是王佳芝在抗日舞台上遭遇情欲与爱情的故事,也是李安借王佳芝吐露在历史激流里个人欲望的挣扎哀婉如泣如诉。性欲之个人化,因此也是多灾多难的个人权利的寻找与发现了,因此而流泪的,难道只是易先生和导演吗?
选自周伯不通新浪博客
责任编辑 鄢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