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莫言获诺奖

2012-04-29 00:45於可训
长江文艺 2012年12期
关键词:诺奖莫言鲁迅

於可训

上回说了长篇小说,这回想说新诗,忽然传来莫言获诺奖的消息,就改说莫言获诺奖吧。

说到诺奖,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人的诺奖情结。这个“情”是什么时候“结”上的,无法考证。只知道近些年来,每逢诺奖“评季”(体育叫“赛季”)到来或颁奖前后,国人总不免要有一番亢奋。而这亢奋,又每每要伴随着一个提问,这就是,中国文学为什么不能得奖,或还没有得奖?于是,便有人踊跃答问,或说自家不行,或言外人不懂,或归咎于翻译,或嫁祸于评介,如此等等,总之是不得消停。有人戏言,慢慢地就落下了一个病根。这病根的来由,一说是国人的虚荣心在作祟,一说是急于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当然,也有一说,是觉得诺奖评委缺少眼力,或有偏见,这么说道说道,或许能争来一点公平、公正,总之也是众说纷纭。

在我的印象中,现代作家似乎不太在乎这件事情。1927年,当鲁迅听到他被提名的消息时,反应就很冷淡,态度是断然拒绝。而且放出狠话说:“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鲁迅说这些话的用意。这用意其实他在表示这个态度的同一封信中,就已经说得很明白。除了说他做不出配得诺奖的文字——今天对鲁迅这样的人,照例要说是“伟大的谦虚”,另一层意思则是说,不要因为人种的关系,格外照顾:“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鲁迅对中国的国民性,没有信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用今天的话说,他怕中国人得了这个奖,助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说不要因人种的关系,对中国作家“格外优待从宽”,让他“靠着”中国这两个字得奖,我倒觉得他是高看了瑞典人。且不说他在世的时候,后来还有八、九次机会,这个奖却始终与他无缘。就是在他去世以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有的,或相继出现的许多“配得”诺奖的作家,如屡有传言、且为人所公认的的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等,终究也都未能如愿。无奈国人也如鲁迅一样高看了瑞典人,给他们找了许多可能感到“遗憾”,或可能表示“惋惜”的客观理由,实则是自己给自己找一个下台阶的说道。或者说他们没有得奖,是因为找到他们时,可惜人已去世。或者说是在找他们的过程中,正遭遇“文革”动乱等等。读者诸君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信的,或者将信将疑。就算是这些理由都能成立,这些说法都是真的,顶多也只能应在老舍、沈从文二位身上。但老舍和沈从文作为一个成熟的现代作家,其创作成就和代表作品,并不在政治运动频繁和发生“文革”的当代呀。至于林语堂,后来压根儿就不在中国大陆居住,找起来既不难,更不会因“文革”而罹难。更何况,诺奖是一年一评的,这些作家又不是横空出世,天外来客,在诺奖评委来不及反应之前,就突兀而至。既然如此,说一句乡下人的蛮话,你们先前干什么去了!

或许有人要说,你说的这些,其实都是乡下人的蛮话。诺奖评委会不是你家开的油盐铺子,人家自有人家的规矩,评奖自有评奖的程序,由不得你想怎样就怎样,更不能只想着你中国一家的事情。再说,世界这么大,作家这么多,语言这么复杂,以区区几个评委,要注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文学,要把它译成他们读得懂的文字,还要他们能接受、认同该文学所表达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容易吗。这倒也是实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还真难为了这些评委,我等自然不应该过分苛求。国人前些年不是也把中国文学没得诺奖的原因归结为语言和翻译吗,可见此言不虚。然则,我怎么老觉着这规矩和程序,包括评委的眼光和态度,也是在变着的。而且轮到中国文学头上,这变数又往往与中国的盛衰强弱有关。鲁迅那一代自不用说,身处弱国,遭逢乱世,就算你写得再好,谁会眷顾你弱国士子、乱世子民。到了当代,又是冷战,又是意识形态,你觉得写得好的,人家可以有理由不买账。就算是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你说你有许多优秀作家,已经或正在走向世界,可人家不待见你也是枉然。前些年,不是也说过某某某曾得过诺奖提名,而且有的还是多次;有的置身海外,就在诺奖评委鼻子底下;有的还受过某评委的青睐或力荐等等。结果仍属传言,或如某些研究诺奖的专家所说:“决无可能”。终于,莫言得奖了,这固然也得感谢诺奖评委会,但私意决不是他们的“格外优待从宽”,相反,除了莫言个人的努力,就是跟莫言一样生着“黄色脸皮”的人,和他们所组成的国家,今非昔比。他们这才开始正视像莫言一样生着“黄色脸皮”的作家,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学。这回,莫言倒是“靠着”了中国这两个字,只不过不是因为要调剂得奖者“脸皮”的颜色,而是因为比文学更重要、更有力的东西。我说这些话,可能有人要怀疑我有狭隘的爱国主义或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但我却不以为然。在这个问题上,我宁可让人疑为狭隘极端,也不愿让人讥为幼稚天真。

我和许多人一样,向来反对把某些个人或团体的成绩和荣誉,无端地上纲上线,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动不动就与振兴中华,或长中国人的志气之类的宏大旨趣联系起来。这事,已有前例。在我的印象中,近三十年来,最早似乎是女排的胜利,引来举国欢腾,要全国人民,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但到了后来或当下,当女排也有了不胜不利的时候,这事儿就难免尴尬。所以,私意如果要提倡一种精神,最好不要以成败立论。莫言的得诺奖,自然也是如此。说莫言的得奖,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这我同意。但倘因此就认为中国文学已经跻身世界文学强国的行列,中国作家已经像鲁迅所说的那样,“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那就难免失之虚妄。我没有本事拿世界各国的文学,与中国文学一点一点地加以比较。更没有本事在“别国的大作家”与中国作家之间,分出优劣高下。更何况,文学不像科学,有时并无可比性。但我的职业却培养了我的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不过只有一个世纪的现(当)代中国文学,其发轫之初,既离不开西方文学的推动,其发展的过程,又往受着西方文学的影响。远的不说,就是二十年前,中国作家还在亦步亦趋地重演20世纪以来西方的各种文学新潮,包括莫言在内,当年也受过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回人家在新闻稿上不是明写着他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吗。虽然这一切都很正常,中国古代文学也受过外来影响。何况中国向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训,向人家学习,受人家影响,不等于就永远落后于人家,永远不会比人家强。但话又说回来了,次生毕竟不等于原发,后学毕竟不同于先生,总之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当)代文学,并未创造出如中国古代文学那样真正属于自己原创的文学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学似乎还任重道远,莫言的获奖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

无论如何 ,莫言的奖是得了,恭喜得奖的道贺也受了,媒体的忙活大体也过了,单位和地方如果有配套奖励的话,也该告诉他了,奖金到手后,能买多大的房子,有人已跟他划算过,报载,当地政府准备修缮他闲置了二十多年的旧居,要把高密东北乡开辟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高中语文教材要选录他的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价码已长出二倍,在网上网下已销售一空,出版社正筹备再版他的旧作,或出版他的新书,邮政部门还要发行纪念邮票,等等,等等。接下来也许还有许多其他的好事可能落到莫言头上。这种锦上添花、“好上加好”的事,在当今中国,已属司空见惯,无须预测。谁叫咱老祖宗有这个成例,还让吴敬梓写进了小说,供后人学习呢。范进不过是中了个举人,就有人送钱送米,送宅子送地,更不用说像莫言这样获得世界性文学大奖,放在当年,那不要送一座皇宫、国库呀。只不过范进所收的那些贺仪,大都是私人掏的腰包,莫言要有追加的奖励,或额外的好事的话,就免不了要动用纳税人的钱财。好在中国纳税的人多,也不在乎这点开销。中国人讲礼数,出手阔,不像外国人,得了偌大的一个诺奖,只优待了一个小小的车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辜负了上下的苦心,扰了国人的兴致。好在莫言(包括他的家人)还算清醒,能用“平常心”对待获奖,坚持“低调”做人的原则,说这样的热闹顶多一个月就会过去,表示要尽快走出“喧嚣”,继续潜心创作。否则,像这样折腾下去,这位可怜的诺奖得主,还不知道要“友情出演”多少喜剧和闹剧。

责任编辑 吴大洪

猜你喜欢
诺奖莫言鲁迅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莫言不言
聚焦诺奖
鲁迅,好可爱一爹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鲁迅《自嘲》句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