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2-04-29 23:38:55张书红
群文天地 2012年13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元认知阅读教学

摘要:文章介绍了元认知理论的概念,分析探讨了元认知与阅读理解的关系,最后详述了元认知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元认知; 阅读理解; 阅读教学

一、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 )这一概念是由认知心理学家 Flavell 于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在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Flavell认为元认知指一个人对于他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这种认知既是动态的认识, 即当前进行的元认知活动(自我监控), 又是静态的认识(即元认知知)。元认知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 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元认知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大多数都认为元认知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是元认知的两个重要成份。关于元认知的结构,我国学者陈琦用下图表示

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关于个人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元认知监控计划监视调节(控制)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的认知或一般性的认知的知识。它至少包括三方面的信息: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有关阅读的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什么因素影响阅读、自己作为一个读者有何能力和限制等内容。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对阅读活动来说,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的是各种阅读技能、阅读策略如何使用。例如,如何浏览、如何整合信息等,这是读者对如何进行阅读活动的理解。

条件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和“什么时候”的知识。在阅读方面,它是指有关什么时候使用已获得的特定技能和策略以及为什么这些策略影响阅读的知识。条件性知识能帮助读者选择性地分配资源,更有效地使用策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

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计划、监控和评价。计划包括适当策略的选择和资源的分配。例如,在阅读开始之前对内容的预期、阅读策略的选择、对阅读时间和注意力的选择性分配等。监控指一个人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和任务执行情况的意识。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阅读进展情况的意识,当发现早先选择的策略无效、理解失败时, 选择适当的补救策略等等。评价是指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效率和认知活动结果进行评估。在阅读中指读者对自己是否已达到阅读目的、阅读效果如何的评价。

二、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认知活动过程, 其中包括从字词识别,句子理解,直到文章意义的建构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是阅读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图式)积极主动地对文字材料所表达的信息进行预期及解码的过程。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看,阅读认知过程就是阅读者对文献信息的输入、检测、存储、加工、输出和反馈的加工过程。阅读者要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对阅读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评价、修正假设,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补救策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正确理解。阅读者的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正是元认知活动。由此可见,有效的阅读过程既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元认知的活动过程。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

1.对阅读过程元认知的知识

元认知的知识是指个体具有的有关自己的认知或一般性的认知的知识。就阅读活动来说,元认知的知识是学生对什么因素影响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具体包括

(1)对自己阅读方面的特征的知识

具体指读者对自己阅读时的动机、语言知识水平、记忆特点、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自我效能等方面的了解。比如,自己的阅读能力怎样,以前是否接触类似的材料,是否对阅读内容感受兴趣,与他人相比自己的阅读能力怎么样等,并根据这些特征相应地调节阅读行为。

(2)对影响阅读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对象的不同都会影响阅读的认知活动。

(3)对有关阅读策略方面的认识

主要涉及的是各种阅读技能、阅读策略方面的知识。例如,阅读时如何浏览、如何预测内容,如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隐含意义、整合信息等。

2.对阅读理解的监控

对阅读理解的监控包括对自己阅读过程的评价和调节, 其目的不仅在于理解课文, 还在于检验和控制自己的阅读过程, 以形成良好的阅读效果。阅读过程的监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划

在阅读开始之前学生对内容的预期、阅读策略的选择、对阅读时间和注意力的选择性分配等。如要明确语篇的学习目的、重点难点、学习程序和方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2)监控

监控指一个人在活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和任务执行情况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努力控制自己,排除干扰,实施阅读计划,反思是否切实地按照计划或预定的策略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并能及时选择适当的补救策略等。

(3)评价

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特点以及个人的理解能力作出分析,使阅读者明确计划进行的情况,检查学习策略如何在阅读中起作用,对阅读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采取补救措施,总结经验教训等。

三、元认知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近年来, 研究者们从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与差生的学习行为对比研究中发现, 元认知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Hosenfeld (1977 )调查了优秀学生与差生的阅读理解策略,发现优秀的阅读者常常在使用猜测策略的同时也对这一策略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和反省; Brown &Baker (1984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阅读水平较差的学生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缺乏对阅读活动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的能力; 国内学者文秋芳(2003) 在对一个优秀学生和一个差生的个案研究中发现,优秀生懂得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英语,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能够区分主次,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并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和策略成效进行反思、调控, 而差生则在上述方面显得极为欠缺。由以上研究可知, 元认知发展水平对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是区分善于阅读者和不善于阅读者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以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1.提高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元认知重要意义的认识

提高元认知的阅读教学首先应使学生理解认知与元认知的区别。教师应向学生示范认知和元认知技能,这个示范越明确,学生发展认知和元认知技能的可能性越大(Butler & Winne ,1995)。Schraw (1998) 根据他人研究和自己在大学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个针对元认知的教学原则: (1)教师应花一定时间与学生讨论元认知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的重要性。(2)教师应该努力向学生示范他们自己的元认知。(3)教师应该分配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反思。

2.增加学生阅读方面的元认知知识

根据元认知理论,元认知包括三方面的信息: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容易重视陈述性知识(提供各种阅读策略如跳读、慢读、激活已有知识、心理整合等)和程序性知识(怎样使用各种策略)的教学,而容易忽视条件性知识(什么时候使用这些策略和为什么使用这些策略)的传授,结果使得学生难以灵活地使用各种策略,难以把学得的策略应用到新情境中去。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细致地进行策略讲解,使学生由对阅读策略的有意识掌控转向对阅读技能的无意识运用,鼓励学生将阅读策略逐渐转化为阅读技能。

3.培养学生自我监控阅读理解过程的能力

根据元认知理论,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自我监控指在学生完成自行设计的任务的过程中要求他们反思自己使用策略的情况,并可以根据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在大多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时间都被用在检测阅读理解效果上,而不是教读者该如何去监控理解过程。 Beck Mckeown 等(1997)提出一项教学技巧“向读者发问”,它能使学生参与到语篇中的认知交互和元认知交互活动中来。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示范阅读中的提问方式,对语篇进行质疑,如“这里作者想要说什么?作者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作者在谈论什么?作者对此有明确的解释吗”,从而使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参与到自我提问的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阅读过程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反馈的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在学习中经常进行自我评估、自我检查、评价,从而肯定发展正确的行为发现和改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使自己的学习活动得到调整和改善。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经常让学生对自己有关阅读任务的相关知识做出了有意识的评估,评估个体已具备哪些与任务相关的知识,还缺乏哪些相关知识,要从这一活动中学到什么。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传统和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1996 (1).

[2]刘培华,周榕.元认知与外语学习[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 (4).

[3]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外语阅读理解[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

[4]杨小虎.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3 ) .

[5]纪康丽.外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 2002 (3 ).

[6]刘黎.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7]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12 ) .

[8]赖沛权.元认知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9]刘春燕.新手与专家的阅读元认知比较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5 (2).

[10]李萍.论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

(作者简介:张书红(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元认知阅读教学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成才(2023年15期)2023-11-16 03:44:02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1:12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