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同
摘要: 中学学校管理有效激励的理论基础是需求、情感和奖惩,而当前中学学校管理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期望激励体系、情感激励体系和薪酬奖惩体系是提升中学学校激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 有效激励中学学校管理提高有效性
学校管理中的激励,就是指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采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刺激教职工的行为动机,促进教师队伍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状态,努力完成任务,最好地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是通过有需要到动机,再由动机到行为,再由行为到目标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得以调动,学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一、中学学校管理中有效激励的理论基础
研究中学学校管理的有效激励,首先应该对激励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激励的心理学基础在于人的需要,根据人的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外部手段对激励对象进行刺激,这样可以激发人的动机、激情和进取之心,进而对预期目标的实现采取积极的行动。因此,激励是一个从心理感受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过程。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激励也是重要的管理方式,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学学校管理有效激励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需要是激励产生积极效果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多方面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并且人的需要还具有广泛性和发展性,这也是人与一般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人的需求的广泛性表现为人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而且有精神方面的需求,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基础,精神需求是物质需求的提升。因此,不断满足人的这种广泛的、发展的需求是激励产生积极效果的心理基础,也是客观依据。在中学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对教师的需求有充分、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对不同的教师实施层次性的激励,使之通过自身各方面需求的满足感受到自身的发展和价值所在。
第二,情感是激励发挥重要作用的动力。激励不仅在于对需求的满足,而且在于是一种情感的关心,它不是通过满足物质利益或物质欲望为刺激手段,而是通过建立学校员工之间的一种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中学,广大教师对尊严、关心、信任等需求更多。因此,管理者要主动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爱护人,使教师员工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敬,进而为学校的发展竭尽全力,教育管理者特别要重视同教师的交流、谈心,通过这种情感交流来凝聚向心力,为学校发展目标凝聚力量。
第三,奖惩是激励付诸实施的制度保障。激励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激励效果的显现还有赖于具体的奖惩制度。所谓奖惩激励,就是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广泛认同的规章制度,依据这些制度对教师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否定、批判、鼓励等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达到鼓励先进、警示后进、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效果。奖励和惩罚都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方法,二者不可偏废。奖惩这种激励方法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适度的原则,否则极易丧失奖惩激励的效果和有效性。
二、目前中学学校管理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学学校管理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学学校管理效果和有效性,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激励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对教师个体的心理需求分析不够,导致激励缺乏针对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每个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其需求构成一个由低到高的复杂系统,对这些具有层次性的需求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满足就是一种科学的激励。并且这种激励应该是一种持续过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求不再具有激励作用。而当前中学学校管理在制定、实施激励政策时,并没有对教师个体的心理需求进行认真分析,管理者凭主观感受认为所有教师都需要相同的东西,忽视了教师个体在心理、年龄、性别、能力、价值、知识体系、学历、个性特征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同需求,这种激励缺乏针对性,进而也不具有有效性。
其次,缺少对中学教师员工的情感激励,致使中学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比较生硬。如前所述,激励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在于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情感激励是连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与信任的关系,进而促进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情感激励更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而在现实中的学校管理中,中学管理者缺乏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情感激励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使用物质激励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忽视了情感激励在建立团队和谐关系中的作用。
最后,奖惩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公正性,影响奖惩激励的效果。奖惩除了在薪酬等方面体现出来,还应考虑教师群体的特点,他们还有着继续学习、教育和发展的要求,还具有身份、地位和荣誉等需求。当前的中学激励体系中,对于物质激励的原则把握得比较好,但对于教师的内在激励则显得不够,没有认识到培训、进修、晋升等形式的激励作用,这对于学校管理是十分不利的。
三、提高中学学校管理激励方法有效性的对策
在把握激励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中学学校管理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对策,以提升中学学校管理的激励有效性。
第一,深入分析教师的心理需求状况,制定合理的期望激励体系。激励产生效果的前提总是对期望的满足。因此,中学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可以根据教师群体的心理期望状况,制定正确的期望激励体系,使得教师为了得到这些期望奖励而产生激励动力并努力工作。这需要中学管理者将教师的个人期望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学校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了教师个人目标。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制定恰当的情感激励体系。所谓情感激励,就是要求中学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多一些与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多一些对员工的尊重、信任和认同,这正是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大力宣传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营造舒心顺畅的工作环境,通过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情感交流来激发工作积极性。
第三,制定具有激励功能的薪酬体系,开发教师发展和实现价值的多种渠道。薪酬本身就具有激励功能,这是因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制定反映工作业绩的薪酬体系可以促进激励。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培训、进修、晋升等多渠道来提高激励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武汉工业出版社,2002.
[2]刘俊莲.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励机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