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珍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并阐述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策略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近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将改革创新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创新是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掌握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语文学科的一名教师,我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了研读,深深地认识到:如果教师充分挖掘好教材、利用好教材,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
(一)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语文课堂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语文教材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培育杂交水稻的科学家袁隆平、诺贝尔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制造指南车和龙骨水车的发明家马钧、实行一国两制的政治家邓小平、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家贝多芬、电脑神童比尔·盖茨,等等。这些人小时候并非都是人才,他们是凭着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些人的创造品质,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是具有创新性的“文”。高中语文教材大约有几百篇课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
(二)语文学习具有鲜明的创造性特征。
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比较而言,学习语文的创造性特征更为鲜明。(1)阅读离不开创造,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人们的理解、感受、评价会有区别,甚至截然不同。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的主人公的形象在读者心中各有不同,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读同一篇文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充其量只是一种“死读书”。(2)听说与写作更离不开创造。听与说,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听同一个人说话,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围绕同一个问题议论,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是说话的常情;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是说话的大忌。写作就更要求创造性了,否则,千人一面,没有可读性。
因此,无论是吸收还是表达,都与个体的基础、阅历、情感密切相关,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决定语文学习充满了创新精神。
二、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要求语文教学观念需要创新,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实行创新教育,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育规划纲要》曾阐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更新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进行繁琐的课文分析,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么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因此一定要营造师生之间民主、平等探讨问题的氛围。这个过程,应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导读的时候,切忌居高临下,摆出权威的身份,或以自己的观点左右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或以不容申辩的口吻针对学生的见解认识提出疑问,或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教师应该作为专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换看法。教学应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能自由地、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此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如在上《祝福》这课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到底是怎样死的?同在大年之夜死去,祥林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有何不同?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大家情绪亢奋,纷纷讨论,思维的火花在自由的讨论气氛中闪烁。对于祥林嫂,有的说,她死于饥饿,有的说,她死于寒冷。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见解特经典:“祥林嫂走累了,她坐下來,想休息一下,却睡着了。梦中,她来到了阴司,见到了两位丈夫,她原以为自己会被他们抢夺,却不料丈夫们都嫌弃她不洁,都不要她,于是她从流浪婆成了孤魂野鬼。猛然间,阿毛也喊她离开自己。这一下她惊醒了。但,她更没有信心了。这样,在想死而又不敢死,不敢死又无法活下去的矛盾中,被惊吓而死了。”对于和小女孩的对比,我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他们找依据证实“祥林嫂死得很惨”这一看法。学生有的翻书查找,有的沉思默想,有的窃窃私语,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祥林嫂临死前问“我”人死后有没有灵魂,这说明她对封建迷信半信半疑,但没有否定迷信,所以怀着恐惧的心态死去,而卖火柴的小女孩“见到了奶奶,升入天堂”则满怀喜悦而死。
这样创设与原先学习情景相反的新情境,采用讨论方法,气氛活跃,轻松自如,为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懂得,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能给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启发独特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独创性是创造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为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问难,寻根究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探究活动是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文本后进行的,这当中应该让学生有自己思考并试着解惑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困难和理解时产生的疑问在书上做上记号,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并在文章里作出旁注,以便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探究。要让学生会疑,就不要迷信课本及权威,而应主动探索,大胆怀疑前人之说。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之作很多,其选文、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习惯、表意不明的句子,或注释不准确的条文。倘若以名家之文就是名文,不会有误为由,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制学生的发现力。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明辨是非。
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的研究阅读为例。论述秦国灭亡的原因,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杜牧则认为是“秦爱纷奢”。文章虽然论证严密,但其认识不免片面。为此,我设置一些问题,引发讨论、争辩,进而让学生探索求证、产生新见:如果秦国能像贾谊所设想的那样,不施暴政而行仁政,或像杜牧所言“复爱六国之民”,那么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研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实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思考,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谈改革图强增国力,或谈反腐败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力量大,等等。
(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失分的十大现象——阅卷归来话高考》一文中指出作文失分的一大现象是“缺少创新,写作模式化”。“由于考生受考前所读‘感动类作文素材的影响及近期赈灾等社会热点的心理暗示,造成了今年作文模式化倾向特别厉害,这恐怕是命题者始料未及的”。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1)雪灾、地震加古人模式,这类作文,学生一般从雪灾写起,继而地震,最后为了凑足800字,往往还要加上被称为“高考作文明星”的古人,如陶渊明、苏东坡、李白、屈原、李清照、项羽等人物中的一位或几位。也有反过来,先写古人,再写雪灾、地震的。由于这种生硬拼凑,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性,雖不至于离题而被打入三、四类,但也失去了得高分的可能。(2)考场上幡然醒悟模式,这类作为一般采用“欲扬先抑”的方式。一般都是先极言先前如何不理解父母或老师,但考前通过一件小事,仍然理解了,所以坐在考场上是“带着感动出发”了。这类作文虽也有佳作,但绝大多数内容一般,为文造情者很多,当然,也很难打动阅卷者。可见,在写作中是多么需要创新精神。
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立意创新,选材创新。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新颖,棋高一筹,势必令人刮目相看。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立意的训练,采用违反常规的思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分析,确定文章的主题,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提出独到的见解。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步伐,力求文章的立意具有现实意义,而不是无意义的创新。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新颖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文章才会充满生机活力。引导学生在作文选材上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选材时不一定就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可以选用时事或一些新闻人物,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多积累,求新求异。比如本次月考作文题是《矛盾》,有学生能联系不久之前发生的国际时事——“菲律宾人质”事件,选材新鲜,观点鲜明。
2.构思创新,语言创新。
教会学生在文章构思上恰当地设置悬念和出人意料的开头与结尾,注重创设高潮情境,使文章狂澜迭起,力求使读者的心悬落不停。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侦探小说、心理小说甚至武侠小说中获取灵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比如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与你为邻》一篇满分作文,采用小区网站邻里发帖的形式,运用时下人们常用的网络交流语言,表达了邻里间人们渴望相互理解、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建立和谐人际环境的心愿,勾画出一幅小区居民相互交流的生活图景。全文中心突出,构思巧妙,形式新颖时尚,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语言真切朴实且具有个性。文章体现了考生对当下社会人们交流方式有较真切的观察,也对当下人们网上交流的语言有较熟练的掌握。这篇文章可看作网络新文体写作的范例。
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章质量的高低,贫乏而苍白的语言不能表达丰富多彩和深刻的思想。在日常作文教学和课文分析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作文语言干涩单调,枯燥无味,多琢磨名家著作的语言,力争做到“平字见秀,常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代教师的使命。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落实,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梦垠.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读与写,2010,(06).
[2]邵海英.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文学教育(下),2010,(03).
[3]石秀琳.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教育科研论坛,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