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贸专业“双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2-04-29 20:13蔡建惠
考试周刊 2012年14期
关键词:双证书资格证书证书

蔡建惠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企业越来越青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希望员工能够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要想获得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必须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说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相关岗位的职业操作能力。“双证书”制度正好能够符合这种要求。本院国贸专业一直实践“双证书”制度,而且取得不错的成效,今后将继续努力构建更加成熟的“双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双证书”制度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生存下去,就得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因此很多企业希望招进来的新员工入职快,应职强。这些新员工绝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企业希望这些大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强,最好是一上岗就能进行实际操作。“双证书”制度正好符合该要求。所谓“双证书”制度,就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它是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最好体现,其中的职业资格证书更是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的凭证。

一、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一)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法规的明确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多部关于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都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要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发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应该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职业院校要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这些规定都为职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

(二)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喜人,虽然经历了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但是年均发展速度仍然维持在7%左右。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企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因此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员工的应职能力强,上岗速度快。换句话说,企业把新员工的职业能力培训任务转移给了高职院校,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要获得这种能力的最好证明便是让学生参加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谁拥有了职业资格证书,谁就拥有了上岗的机会。

(三)实行“双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的自身要求。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要求便是高职办学的依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便是高职要培养的最终目标。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立足地方经济,能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双证书正是此类人才拥有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最好体现,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代表着该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从事该方面的工作。

二、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教育教学要求

(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基于“双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

“双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偏重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为当地经济服务。因此,在编制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内容。

1.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调研对象包括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毕业生和实习生等层面,做到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人才培养目标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邀请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剖析,从而确定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4.根据企业专家剖析的结果,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从而设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应该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5.基础课程的设置不求多,够用即可;专业课程的设置力争实用,并且结合职业资格考证的相关内容。

6.增加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

7.结合核心工作岗位的要求,引入真实的项目,增加单列实训周的课程。

8.增加学生课外教育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理实结合,突出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转化到教学中便是实践教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理论教学,毕竟实践是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靠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理实结合,突出实践教学。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教学生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双证书”制度是相违背的。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的结果,教师只是作为一种辅助作用。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好的便是任务驱动式教学。

(四)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彰显技能考核项目。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试卷定成败,偏重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双证书”制度下的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动手操作能力。从中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分歧,过去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真正检测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要加入技能考核项目,而且要彰显技能考核成绩。

三、我院国贸专业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

我院国贸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从专业成立之初,学院的领导便确定了“以技能立身”的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从近几年学生获得双证书率来看平均达到了90%左右。

(一)制订了符合“双证书”制度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动态适应市场需求,每年我院都会派专任教师到浙江省的各个地区分阶段分层次地对中小企业和地方人才市场进行专业调研,及时把握现在和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专家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轮的剖析和论证,最终形成定稿。

1.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面向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外贸业务员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我院,与专任教师一起对国贸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最终构建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3.课程体系设置。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之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国贸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最终设置本专业的教学进度表与课程内容。

4.实践教学。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目前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比例已经达到了65.5%。专业要求每门课程都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单列实训周,如:外贸单证实训、外贸模拟实训、国际商务谈判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等。另外,为了实现学习与工作的零过渡,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第三学年专业设置了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验证所学的知识,提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5.课外教育项目。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本专业特别增加了多样的课外教育项目,具体内容包括暑期实践、技能大比武、证书考试培训、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公益劳动等。

6.应该取得的等级和职业资格证书。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取得的等级与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具体为:贸易类职业资格证书(至少一本)、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

(二)构建了“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企业真实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有效地融合全国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电子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职业资格标准,合理构建以项目为导向、“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与全国贸易学会、义乌国际商贸城等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基础》等课程,校企双方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教学软件开发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进一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三)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实行驾证式考核。

在考核方式上,我院各课程积极推进驾证式考核。所谓驾证式考试,就是指每门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个部分,只有两个部分的成绩都及格了,该门课程才算合格,否则都要参加补考。这样得出来的结果,理实并重,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各项能力。

(四)实现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

一方面,本专业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按照大产业链和外贸工作现场的要求,全面整合和提高实践条件,建成了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学生创业功能于一身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仿真模拟实训和学生商场实战的实践需要。目前本专业已经建成了商贸模拟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实践、技能比武等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每年的义博会、消交会等展会时机,组织学生参会,实现学习与工作的零过渡。

(五)搭建了专兼比例恰当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双师素质”,这是“双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做到:一是积极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积累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二是每年举行教师技能大比武,不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训指导;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当然,除了专任教师外,我们还应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来院进行讲学或是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目前,本专业的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1∶1。

四、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符合“双证书”制度的教育教学体系,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能取得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就业。每年专任教师在走访实习生和毕业生的时候,企业领导对学生的评价都是非常不错的,有的企业领导还专门写表扬信到我院,称赞本专业的毕业生素质高,上岗快。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相关职业能力也在转变,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调研,丰厚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加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促进专业“双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强.基于就业导向的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商业经济,2011,(22).

[2]刘秀丽.以就业为导向,双证书教育促高职发展[J].大家,2010,(13).

[3]吕广革.就业导向下的高等职业学院课程教学中“双证书”应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4]刘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课程体系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5]苏同江,刘菊堂.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双证书资格证书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航飞行员培养模式的探讨
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双证书”制度研究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试论“双证书”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