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对,靶子才会准
启动头脑风暴,“树靶子”是不错的方式。那些自以为激情满溢,大叫着 “跳出思维定势!打破一切框框!”的“鸡血型”主持人还是算了吧。而“树靶子”的前提,是提出“对”的问题——因为“风暴”并不意味着“松散”,在一切被无序笼罩之前,对目标、边界和复杂程度进行精确计算,才能保证马车不脱缰。更重要的是,找到对的问题,才可能找到对的人——“头脑风暴”需要的参与者,永远不是某个固定TEAM的人,而是从议题考虑,功能最合适的人。
2.“激励”是灵魂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见多了那些时而无动于衷,时而六神无主的表情,也被一些思考时间显然不超过3秒的随机型创意一次次雷翻。我们得承认:形成一条从始至终奔涌不息、既有深度又有高潮的思维流多么重要。塑造它的灵魂是“激励”——你需要确保每一个参与者的发言都得到了充分的聆听,确保每一个人都被围绕在被欣赏和被感激的气场中,确保在思维发散阶段没有任何审判和质疑冒出,而任何创意,无论多么天马行空都将得到欢迎。只有这样,肤浅的提议才能在深度挖掘下现形,有准备的创意激荡才能成为主流。
3.风暴扼杀者勿入
激发创意已属不易,请利用一切机会隔离有可能阻碍创意顺利进行的“风暴扼杀者”进入现场。“风暴扼杀者”无非三种人——无端制造超低气压的人:老板;滔滔不绝,屡屡剥夺其他人讨论机会的人:“超级话霸”;以及无论在理与否,誓死捍卫我方观点抨击对方观点的:“攻击型辩手”。在头脑风暴准备阶段应该尽早识别这三类人。如果实在无法隔绝他们参与讨论,用强势的议程设置减少其发挥负面效应的机会和能量,为其他参与者提供最大化激发创意的氛围。
4.No best, no worst
头脑风暴会议室不是古罗马斗兽场,观点无需你死我活。永远不要过早给创意下结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个看上去简直有损人品的创意会结出怎样丰硕的果实。也永远不要让评判过早进入议程(为此你甚至可以制定些严厉而无伤大雅的惩罚措施)。如果一定要评判,训练参与者的说话技巧,使之尽量精准而不伤士气。别搞“最佳创意”评选,其效果只会比评选“最差创意”更差——后者只伤害一个人。更好的方式是让讨论小组自行推选最佳创意,并给创意者上台分享甚至与高管直接汇报的机会。激励与效率,双赢。
5.先右脑,再左脑
有意识地控制公司人平时惯用的左脑思维。把每一句话、每一条思维从逻辑理性的包围中解放出来。一边祈求新想法如瀑布般奔流而出,另一边又想让每一个字都经得起反复琢磨,这种要求的实现难度,无异于练成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只有先放纵右脑的想象力,再用左脑思维来规范;先定要点,再调结构,才能保证在创意的生产阶段培育出“自由喂养”的氛围,而在创意的收割阶段保证执行的精准和效率。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伺候”创意的办法,也是管理不可管理的“创意人”的良方。
6.从决策到执行,当场敲定
没有什么比草草结束一场高潮迭起的头脑风暴更令人灰心丧气的了。如果激励是头脑风暴的灵魂,那么,没有任何当场决策,与肆意绞杀某个创意,杀伤力级别差不多。当头脑风暴的过程管理有效时,决策和执行措施应快速且彻底制定。这不仅有利于下一次头脑风暴会议上保持高涨的士气,也能防止热情与创意的果实随着时间迅速萎缩。当场之外的其他决策,用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反馈所有参与者——看着自己最疯狂的“臆想”变为现实,恐怕是最有效果的兴奋剂吧。
7.“风暴”也需要练习
想在思维模式极为趋同的公司,如何在短时间内召唤来一场“风暴”,而不是毛毛雨。创造性思维如同肌肉,持续练习才能随心所欲。方法藏在日常的细节中:看超出平时视野的报纸和杂志,使用其中创意解决遇到的问题;选择不同的上下班通勤路线或者不同的饭店就餐。创造性思维训练工具中,“思维导图”和“六顶思考帽”公认效果卓著,Ygnius和微软Visio则是不错的辅助软件。另一个简单的创意激发训练——永远问自己“如果……,会怎样?”——如果现在穿着比基尼坐在会场中央会怎么样?(文/吕方兴插图/张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