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娜
摘要: 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灵活设计不同课型,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任务教学”。立足农村现实,体现农村特色,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关键词: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双有效
如何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照本宣科、简单重复,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多数信息技术课是教师讲,学生听,重点放在初三信息技术考试上,多数教师看着学生在电脑上练习考试习题。一位青年教师上信息技术课,内容是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课是这样上的:老师操作演示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然后讲每一个步骤,学生只是听,然后老师让学生自由练习,直到下课。整节课学生没有体验到用表格表达信息的便携性,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作品没有展示。这节课很有普遍性,一些教师随意性很大,课堂教学效率低。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到底如何才能“双有效”?
一、教师有效地教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对课改实质把握不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推进过程中存在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也仍然可见。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施“双有效”教学。
1.吃透教材,弄清楚单元和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2.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提高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有人,心中有数。
3.创新使用、拓展教材的内容。不仅熟悉教材内容,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教学开展起来教师就胸有成竹,能够融会贯通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二、学生有效地学
1.精彩地导入。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之目标。例如:在Word中制作课程表一课后我精心设计情境过程:首先利用广播教学让学生欣赏一些日常课程表的图文并茂的作品,学生看后,感叹:“真精美。”“怎么样做出这么好看的课程表呢?”我抓住时机说:“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做得更好。”学生听起课来非常专注,操作时个个都很积极。这样的导入,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情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教师在学生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交互的氛围中,以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注意渗透方法;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三、学以致用,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例如:“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卡,画画送给朋友;Word文字处理软件: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记日记、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研究氛围的民主的课堂。
四、充分展示,强化作品意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哪里?来自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通过学校网站做一个展示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是一种成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能否拿出像样的作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这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意识的强化。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而且崇尚智慧的教育。我们要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