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普及教育实践中依据“即知即传人”的原则,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我将“小先生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激发“小先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行“小先生制”,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满足学生探究、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实行“小先生制”,要避免灌输,实现“主导”与“主体”关系的平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使学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中政治课实行“小先生制”的核心和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教学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学习目标的明确到学习重点的明晰,从学习方法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确定,从学习过程的推进到评价反馈的完成,“小先生”处处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是为了配合学生,决不能包办、代替,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的独立与自主。
实行“小先生制”,不等于教师撒手不管。更多的时候,我会帮助“小先生”备课,他讲课的时候,我会坐在座位上听,同时观察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感兴趣。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可以发现学生平时对课上的哪些程序、方法更感兴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小先生制应该是大众化的,大家共同生活;应该是工厂化的,大家分工合作;应该是学校化的,大家互教共学。”“小先生制”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學生自主收集资料、整理教学思路,提高了动手、动脑及动口的综合能力,实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互学互教、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引导“小先生”主动探究问题
“小先生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要“会学”。要想当好“小先生”,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有真本事。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挑选研究问题,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之上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合格的“小先生”往往能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在获得真知的同时,还能享受快乐。他们除了通过自学对教材有所了解和掌握,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具有教师的气魄。“小先生制”将教学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传授现成的学科知识,转移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和获取知识,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
“得到真理的人便宜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课前的“新闻发布会”是我常用的方法。“新闻发布会”由学生轮流担任“新闻发言人”,两人为一小组,通过制作PPT等方式进行主题新闻播报。这一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国际、国内新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升入高三后,更熟练地应对时政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还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交给“小先生”,如试题的分析讲解、简单内容的授课等。“小先生制”可以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挥,对全体学生来说,也是活跃思维的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总想从“小先生”的讲课中发现一些长处,有的则想找漏洞,这样想,不就是在积极思考吗?
三、鼓励“小先生”投身社会实践
政治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大的意义是帮助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先生”必须面向社会、关注生活,以学生自身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亲自参与,在实践中感悟和生成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小先生制”以实践与探究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经验和社区的生活为背景,在活动和探究中,演绎教材内容,补充和生成超越教材知识的内容。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使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小先生”在准备“商业银行”等内容之前,会带着种种疑问主动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请教专家、实地考察;讲“税收”等内容之前,会主动走访地税局、国税局……实践活动应该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一定非要挑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先生”,也可以适时挑选中等生甚至“后进生”来给大家讲课,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给予学生同等的展示机会,还能够帮助教师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好,因为“小先生们”采用的教法便是他们平时最感兴趣的教法。
“小先生制”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把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教室、图书馆”为中心。在我看来,只要“小先生”的授课次数适当、安排得法,其效果要比教师唱独角戏好得多。
今后,我还将与学生一起“共生活、同甘苦”,继续探索,以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教育人生。
【陈经山,江苏省淮北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