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景茹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学习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并且以英美文学教学为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力图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增强英美文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 英美文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
1.引言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又称“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布鲁纳(1982:32)认为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学习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反对传统的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之中,并且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沈振煜(2003:78)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陈伟鸿(2004;87)指出“研究性学习是高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回归”。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日益得到高校的重视,也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一项重大课题。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2.1自主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将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解决新问题。
2.2实践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体实践为主开展教学。学生凭借客体、利用各种感官,通过实践活动,在“做中学”。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感知、操作和语言等外部实践活动,注重直接与间接经验的互通,借助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3过程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追求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注重学习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现知识的创新过程。”(邹尚志,2002)
2.4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是灵活的,不像知识目标那样有具体的要求和水平。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探究结果的要求上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统一规定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环境。
2.5合作性原则
科学的研究需要团队的合作,个体的力量终究有限。合作原则是指在完成学习和认识任务中,师生在兴趣、情绪、努力等方面的一致性,它既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又是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巨瑛梅,2004:210)。教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和合作的乐趣。
3.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以“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和合作性”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策略为指导,构建新型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3.1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理论基础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2001:6-7)在合作学习环境下,教师可将不同能力、经验与情感的学习者分配于小组内学习。
合理的分组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会对学生的认知、自信和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把30名学生分为6组,1名综合素质全面的同学担当组长,2名综合素质较全面的担任记录员和观察员,其余2名素质发展一般的同学为参与者。既保证各个组别之间公平竞争,又保证组内同学优势互补,有平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3.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小组分工后,就要具体地设计学习方案:(1)实施开放性、多视角的微观文学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对选定教材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每次课:包括兴趣选段(学生讲授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及课后答疑(利用网络课件与学生互动)。(2)创造全方位、多层面的宏观文学教学环境。将文学教学置于网络环境下,形成“文学与历史并重、阅读理解与语言教学互赢、中西文化异同相互比较、话剧模仿与影片表演再现、文学知识竞赛与辩论同在”等多层面、全方位的教学规模。使学生置于一个开放性的文学情景之中,寓乐于学。(3)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教学反馈。设计文学信息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及时调整课堂活动。调查实验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情况,分析文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实行周、月、期的教学后记,进一步改进微观教学。链接网络出现的英美文学科研成果,做到信息知识立体化。
3.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至关重要,评价机制包括: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发挥的程度,使小组成员了解本小组的学习效度;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来评价各组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认识到团队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具体的评价方式如下图所示: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机制过于简单的模式。学生有了成就感和被重视感,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参与的意识。评价内容丰富,舒缓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把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转向学习过程的体验,有利于高效学习。
4.结语
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更新,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1982.
[2]陈伟鸿,沈宇春.研究性学习之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J].教育发展研究,2004,(4).
[3]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沈振煜.教与管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论文集[Z].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王坦.合作学习原来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6]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1-2012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讨”,课题编号:WYZDB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