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军
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内部关系的渐趋整合以及来自前苏联的外部威胁的消失,欧盟在世界上的主体意识日益明显,从美国政策阴影下摆脱出来的愿望也愈来愈强,其战略行为的触角已经在中东生根发芽。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欧盟在中东的战略选择尤为关键,当前伊朗核问题刚好是其施展抱负的大好平台。
关键词:欧盟;中东战略;伊朗核问题
中图分类号:D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39-02
冷战结束以后,原先局限于西欧一隅的欧共体逐渐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的一个重要政治经济实体。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内部关系的渐趋整合以及来自前苏联的外部威胁的消失,欧盟在世界上的主体意识日益明显,从美国政策阴影下摆脱出来的愿望也愈来愈强。这不仅表现为伊拉克战争上欧盟的主要成员——法国、德国和美国公开唱对台戏,也反映在今天伊朗核问题的积极斡旋上。这些举动,正是后冷战时代欧盟中东战略的真实表现。
一、21世纪初欧盟的中东战略
冷战期间,为了对抗前苏联的强大威胁,西欧各国在实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被迫求助于美国的核保护伞,尽管其间也曾有过戴高乐的独立外交,但是就总体上而言,西欧各国在外交上基本上都是听从于美国的。冷战结束以后,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不复存在,东南欧各国大量加入欧盟,欧盟的安全水准和经济实力均得到了提高,欧盟的主体意识开始前所未有地迸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便是确定符合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全球战略和中东战略。
正是这种具有战略安全意义的重要政治、经济利益,加上传统历史的文化联系,决定了冷战后的欧洲必须在中东发挥应有的作用。正像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复强调的一样,我们是一个地中海国家。阿拉伯世界就在我们的门户边。它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利害关系……人们必须对我们在阿拉伯世界的重新出现习惯起来,我们有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想法,决心让人们看到我们的身影,听到我们的声音,法国和欧洲应当突出自己在维护和深化和平中的作用,不能满足于日前为止所扮演的旁观者的角色……应当制定出与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势力相称的外交政策。1996年5月21日,欧盟派出以意大利外长带队的代表团,两次出访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一再重申欧盟支持在联合国第242、338和425号决议的基础上全面解决阿以争端的立场。1998年3月16日,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的外交大臣库克率欧盟代表团,先后访问埃及、巴勒斯组自治区、约旦、以色列、叙利亚和黎巴嫩,提出与美国明显不同的方案。
二、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朗核问题与欧盟的斡旋
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即开始着手自己的核计划,而其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专案陷于停滞状态。1992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定》,标志着伊朗核计划进入新的阶段。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资料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伊朗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与此同时,伊朗还大力发展自己的导弹系统。1998 年伊朗成功地进行了谢哈布—3 型弹道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射程1 300公里,可达以色列,表明了伊朗自身的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加强了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力。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美国一直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援及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早在20世纪80 年代,美国就十分关注伊朗的核设施,也指责伊朗寻求发展核武器。尤其是1995年伊同俄罗斯签署了共建布希尔核电站合作协定后,美国如坐针毡,担心伊有朝一日发展核武器,多次敦促俄中止与伊的核合作,但无结果。
面对美国的如意算盘,作为一个拥有辉煌过去和正在重新崛起的地区势力——欧盟自然不甘心束手就缚。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在增强美国维护强权自信心的同时,也震撼了欧盟原本脆弱的中东外交战略。震惊之余,欧盟诸国(尤其是法德英三大国之间)在伊朗核问题上加强了协商,其立场也更趋一致,明显表现出与美国不同的政策倾向,即既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害怕因此导致中东力量的失衡和地区的动荡,影响自身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也不希望美国对伊朗动用武力和控制伊朗,避免美国在中东势力的进一步扩大,以保证自身的能源安全和防务安全。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欧盟改变了过去跟在美国后面的被动姿态,转而开始主动出击,积极斡旋,劝说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计划,建议以和平的手段消弭伊朗核问题带来的地区危机,建议通过联合国和欧盟与伊朗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公开反对美国使用武力相威胁。
从2003年2月至今,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欧盟与伊朗进行了长期的谈判。2003 年10 月20 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伊朗订立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英、法、德三国外长史无前例地同时出访德黑兰。2003 年11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一致通过了德、法、英三国起草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草案,而这份草案被美国人认为是欧洲又一次蓄意冒犯美国。2004年11月6日,经过三轮紧张的谈判,欧盟英、法、德三国与伊朗就核问题达成初步协定。2005年3月3日,在欧盟的不懈努力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就伊朗核问题发表了一份温和的主席结论,该结论除了要求伊朗增加透明度和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更多合作,没有更多的要求,从而避免了伊朗核问题在短时间内的进一步升温。
三、多边较量下的伊朗核问题
伊拉克战争结束以后,美国出于维持自身世界独霸的地位,竭力想将整个中东和中东的石油资源置于自身的控制之下,自然不会放弃对伊朗的控制,尤其在占领伊拉克之后更是迫不及待。但是,美国要想插手和完全制服伊朗,难度相当大。
1.伊朗的实力远非2003年的伊拉克可比。目前伊朗武装力量的总兵力约60万人,其中包括35万现役部队和25万动员部队。伊朗陆军装备有坦克2 000辆、装甲车1 200辆和火炮2 300门。伊朗空军拥有300余架作战飞机。海军装备有各型舰艇70艘,其中包括3艘基洛级潜艇。伊朗的海陆空三军还装备有数百架不同型号的直升机。
2.虽然美国如今占领了伊拉克,并按照美国的想法相继构建起了临时政府和民选政府,但是伊拉克境内的抵抗运动还远未停止,爆炸、暗杀、袭击层出不穷,攻击的目标也渐渐由防护严密的美国军队转向了安全措施相对薄弱的伊拉克政府和员警。美国要出兵伊朗,首先不可避免地要基本稳定伊拉克的局势,否则后院失火,则会陷入首尾难顾的境地,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3.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2005年1月19日,英国外交大臣杰克·斯特劳在接受伦敦《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在劝服伊朗放弃拥有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技术问题上,欧洲国家的原则是利用外交途径来解决,此外没有其他选择。2005年1月25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德国执政党社民党议会党团举行的新年招待会上说,伊朗核问题绝不允许走到军事干预这一步 。
4.俄罗斯与伊朗传统的伙伴关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伊朗是俄近邻,俄不愿看到在自家附近发生战争,更不愿看到自己精心培育几十年的老伙伴、老邻居落户别人的势力范围。莫斯科认为美国以防止核扩散为借口打压伊朗,其目的是削弱和破坏俄伊核合作,将俄排挤出这一地区,夺回伊斯兰革命后在伊朗失去的地位。从经济角度看,伊朗长期大量购买俄罗斯的武器、航空技术、装甲运输车和防空系统设备,是俄稳定的武器市场。此外,与伊朗在开发利用核能方面将给俄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称,俄帮助伊建立布希尔核电站的总金额为8亿美元~10亿美元。俄不会容忍其他国家用非市场手段损害俄在伊朗能源市场上的地位。
5.随着美国在中东伊斯兰世界势力和影响的加速扩张,必然会刺激当地民族主义、宗教情绪的上升,进而为中东极端民族宗教势力提供可乘之机,并最终演变为该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反美情绪和浪潮,美国一意孤行攻打伊朗的念头也可能会因此大打折扣。
四、结语
在条件尚不具备(伊拉克局势尚不稳定、对伊朗的情报掌握尚不充分以及欧盟众多国家反对)的情况下,美国很难对伊朗发动进攻。即使美国真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对伊朗的攻击,美国最终换取的可能也只是得不偿失(两面受敌、沉重负担、众叛亲离)。在此两难境地下,美国可能更多地是进一步等待时机,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军事恫吓不会停止,外交折冲和情报收集将会增多。
作为伊朗核问题交涉的重要一方,欧盟自然相当了解美国目前的心态。从尽快化解危机的初衷考虑,欧盟会尽最大可能穿梭于伊朗、美国乃至俄罗斯、中国、联合国中间,以寻求问题的和平解决。在欧盟的穿梭外交下,伊朗自然也不会置国际舆论于不顾公然继续自己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肯定会对欧盟的努力表示出赞赏和配合,但配合的程度因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抵制是有限的。
综合问题的三方考虑,在短时间内,伊朗核问题演变成战争的可能性极小。就短时间而言,该问题的发展方向最大可能是由欧盟与伊朗双方达成一个君子协定,欧盟劝说美国不要攻击伊朗,而伊朗暂时停止发展核武器计划,美国则在事实上对协定持一种暂时默认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欧盟拉肯首脑会议主席申明[Z],2001-12-15.
[2]欧盟拉肯首脑会议.关于欧洲前途的宣言[Z],2001-12-15.
[3]李援朝.中东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223.
[4]高祖贵.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54.
[5]泽春.伊朗两手应对核压力[N].环球时报,2003-10-08(7).
[6]马骞.欧盟和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何以渐行渐近[N].北京青年报,2005-03-02.
[7]陈一鸣.伊朗核问题──美欧错综复杂的较量[N].人民日报,2005-02-16.
[8]谢培智.英法德与伊朗就核问题达成的初步协议[EB/OL].中国网,2004-12-01.
[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