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孝感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 要:建筑与文化之间有着种种的关联。在各种建筑类型中,贴近生活的居住建筑与文化关系更为紧密。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规划设计的工作经验,以大众文化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规划设计者与居住者的关系、大众文化在居住者和开发商影响建筑规划设计时的媒介作用、着重论述了大众文化对于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时的影响,全文在是笔者长期工作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具备较高的理论价值,相信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居住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047-02
1规划设计者与居住者的关系研究
大众文化对居住建筑发生影响经历了一个过程,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是分不开的。在住房制度改革前,中国城市住宅的分配制度是国家包投资、包设计、包建造、包维修,排除居住者在住宅建设中的作用,住宅平均分配,实行低租金供给制。这个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居住者没有选择权,而国家的统一规划,政府的计划分配,国营建设单位的权威性都从各个方面减少了建筑师的工作量,因此麻木了建筑师对居住建筑的敏感度。在住房短缺时,这个症结并没有引发大的矛盾,毕竟有房住比没房住好,但当居住建筑由数量发展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时,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了。
90年代货币化分房体系的建立,住房的商品化等因素终于促使居住者再次走到台前,直接与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者——建筑师们对话。但是并不能根据这种对话,像张勃在《近二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的三种风气及其未来动向》一文中所述,就可将大众纳入委托人群体中。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市场选择表达自己的意见主张,间接地对建筑师施加影响。同时,也不能视其为向传统文化时期的回归,大众在表达意见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传媒的影响,并非全然是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过,与改革前相比,大众的权力大大增加了,真正成为房地产市场不容忽视的主体。统计显示,2005年头两个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13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9%,其中个人购买为1282万平方米,占商品住宅销售比重的91%,同比增长66.5%。面对这种局面,有人惊呼:“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众消费时代全面到来!”南方网的房产专题说:“房子,已经成为中国大众消费生活最核心的商品,大众对房子的关注,比对其他任何商品的关注度都高,房子对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将太多的生活理想和向往寄托在房子之上,所有人都参与到购房选房的大军之中,全民总动员,就像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它倒是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火暴,方方面面被压抑多年的热情都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在这股热潮的催化下,大众文化对居住建筑规划设计产生影响的时机和条件完全成熟了。
2大众文化对于开发商影响建筑规划设计的表现
大众文化的种种特点使文化艺术世俗化、个性化,鼓励大众参与文化,“时尚”成为大众追求的目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渴望成为自己,反而致使某人穿戴着与他人相同的服装”。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围绕着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发商、建筑师、普通大众三者在大众文化影响表现不一,而传媒更是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开发商们对于大众文化的出现是持欢迎态度的,实际上,他们是大众文化营造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一方面,他们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这正是大众文化的功能之一),营造居住文化以引导消费者;另一方面,还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他们必须紧紧跟随大众文化的步伐,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就房地产市场近十多年的发展来看,有过这样几种不同的宜传方式。
最早出现的是使用功能至上论。持这种观点的开发商在推出楼盘时,往往强调楼盘户型的合理性,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种观点的产生源于早期居民住房难,面积小,户型不合理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居民住房的寬松,户型虽然仍很重要,但已经不是宣传的重点。这时,从社会心理功能入手成为新的时尚。“经济心理化”的例子很多,不仅仅是居住建筑领域的专利,例如世界各国的旅游航空公司现在普遍实行“异国情调服务”,旅客们不仅可以选择目的地、班次、座号,甚至可以选择机型和“情调”。某一架飞机是罗马情调的,空中小姐都身穿典雅衣袍:如果选择一架“古老的英国”,空中小姐便一律英格兰的乡间女仆打扮,机舱内还会弥漫着古老的英国小酒店风味。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一书中称之为消费的“心理内涵”。房地产界前些年流行一时的“欧陆风”就是开发商为了满足这种消费的“心理内涵”而营造出来的大众文化。近些年随着人们眼界的提高,含糊的“欧陆风”已经不能满足居住者的要求,更具体、更地道的“有情调”的居住建筑便适时登场。例如成都的中海名城,开发商宣称要建成成都最具特色的“欧陆小镇”,分为法国枫丹园、荷兰千色园、西班牙赛乐园三部分。在接受采访时,他们指出“在中海名城,欧陆风,不是符号,是建筑单体、尺度、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的细致刻画”。在北京的“橘郡”项目中,开发商更是以“非常别墅,十分美国”作为广告词,标榜其原汁原味的“美国式”。与之相比,早期的“欧陆风”顿时显得粗糙、似是而非。从技术角度看这的确是个进步,不再仅仅是炒作概念,但从根本上说,仍然停留在同一层次。开发商这么做的用意在于“概念明确,理念独特,因此有市场针对性”。
3大众文化对建筑师进行规划设计时的影响表现
与开发商对大众文化的欢迎相比,建筑师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在住房实物分配时期,建筑师的任务单一,而现在,在大众文化氛围下,建筑师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懂得大众的心理。多年养成的依赖性却使得一些建筑师将开发商作为依赖的对象,完全通过开发商了解市场、居住者,继续等待、依靠任务书做规划设计,形成一种你点菜,我来做的合作方式。“欧陆风”的盛行一时,与这类建筑师是脱不开干系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大众文化的不自觉的营造者。在思想上对居住建筑规划设计领域中的大众文化持反对态度的建筑师也大有人在,但正如前文所说,大众文化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它对居住建筑规划设计领域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他们反对的声音很响,但大多只是在专业内部引起一些回应,对整个居住建筑规划设计领域而言,特别是在实施的项目中,影响甚微。大部分建筑师介于二者之间,他们既不愿盲从开发商的指令,一味迎合大众口味,沦为画图的机器,希望能有所创造,又身处大众文化的浪潮之中.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都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难免在思想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受到一些影响。于是,将“欧陆风”做得地道、具体,成为一些建筑师的规划设计方法。例如在《欧式别墅式样探究》一文中,作者说:“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开发商都对欧式别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欧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征。这不仅是为了给开发商创造卖点,迎合大众情趣,也是为了完善我们的理论体系,丰富规划设计手法,启发创作思路。”随后,还附录欧式别墅式样一览表以供参考。
从民居中吸取养分,激发灵感,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为加工蓝本,进行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是另一批建筑师所采取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其原生性、有根基、有依据,具有文化传统的继承性,这类方法受到建筑师们的普遍赞誉。在中国城市试点小区中,就不时可以看到这类规划设计方法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
4 大众文化对于居住者影响建筑规划设计的表现
尽管开发商和建筑师在居住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建成中作用巨大,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影响却是施加在居住者身上的。居住者本来就是居住建筑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而目前完全的买方市场使得买房的居住者地位更加提高。他们的选择,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会及时通过市场调节开发商、乃至建筑师的行为,并且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居住建筑的走向。
居住者的选择或者说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大众文化影响的。与建筑师们一样,居住者也刚刚从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中走出来,因此他们也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角色的转换。但市场是不容等待的,于是一大批尚未成熟的顾客作为一个群体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大众文化影响,喜欢“时尚”的风格,追求潮流,希望“二十年不落后”。与七八十年代枯燥单调的行列式住宅相比,“欧陆风”繁琐的线脚、雕饰显然更气派,更能体现居住者的身份,于是在他们的选择下流行一时。不仅居住建筑的外在形式、风格是他们所关心的,室内规划设计更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他们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参考”或干脆照搬他人家居布置的情形十分常见。无论规划设计还是材料、家具,他们都以购买时装的方式进行,一时间各种装潢设计图片、文章像时装杂志一样成了抢手货,房地产市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遗憾的是,这样的行为并不能促进大众文化和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进步,不成熟的居住者们人数虽众,却大都只是大众文化的追随者、盲从者,像追星族一 样,他们将模仿、克隆作为表现自己内心想法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成熟的居住者责任重大。他们虽然对于传媒倡导的大众文化并不反感,却也不照单全收,而是从自己生活的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和虚头。比如对形象代言人的出现,一位购房人李女士说,房子与化妆品、时装有着本质区别,形象代言人在化妆品、时装的推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房子是一种消费期长达70年甚至更长的实实在在的商品,一些开发商寻找形象代言人和其他的炒作,无非是在营造打动买家的品位,房子的附加值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房价也在此过程中涨高。她奉劝买房人要多关注房子品质,而不要被一些表面上的炒作所迷惑。一位名叫雪峰的购房者在《与你分享购房秘籍》一文中总结了六条,诸如牢记买房的初衷、豪华的外表不是高档生活的标志、关注小区的停车场、关注小区是否有无障碍规划设计等,这当属能动地接受、引导大众文化,对于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功莫大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居住者会越来越多,他们将大大影响居住建筑的未来走向。
大众文化对上述三者的影响是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种种影响表现集中的反映就是居住建筑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起初,一排排的行列式住宅仍是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主流,这一时期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户型规划设计的改进上;其后是一段探索期,各种思路、策略百花齐放,直到“欧陆风”异军突起,一下子占据主导地位,流行乃至泛滥;目前,则是多元多样化的时代,既不乏概念的炒作,也有实际的行动,“欧陆风”的发展进入精细化、具体化时期,小户型(solo住宅)、公寓型住宅畅销,“新城市主义”住区登陆中国内地,如此等等,在此不再列举。
参考文献
[1] 郑广.浅议建筑节能设计[J].中州煤炭,2001(5).
[2] 陈格理.图书馆用后评估、建筑规划和设备标准的关系[J].南方建筑,1999(3).
[3] 林峰.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技术[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