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29 15:31:06雍志强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年16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解决对策高职院校

雍志强

[摘要]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高职院校的资产急剧膨胀。如何管好、用好资产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现状提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找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18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6- 0024- 02

随着各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的资产也急剧膨胀。如何管好、用好资产是摆在高职院面前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如何与时俱进,摒弃以前的老旧观念,使用科学的严谨的资产管理模式,促使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1目前高職院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资产来源从原来单一国家拨款, 变成了政府拨款为主,学费、科研经费、捐赠款、“三产”收入等多渠道筹资的新局面。使得资产的构成多元化。从而带来了的资产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诸如重复购置、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高职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是沿续按资金来源、用途实行“分类负责”、“归口管理”的模式,导致机构不健全、体制不理顺;从而权利分散, 职责不清, 损失、浪费严重。目前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具体存在以下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不科学,管理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到位

我国大多数的公办高职院校,主要靠国家拨款或者无偿捐助以及银行贷款等来完成学校各项设施的购置和组建,往往不承担经济效益的责任,从而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对资产的购置和组建不从实际出发,没有有效规划和可行性论证,“重钱轻物”“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校管理人员一方面大力扩建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又搁置大量的闲置资产,不考虑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 热衷于量的增加,没有必要的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更没有保值增值的理念。而对在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失误、以及操作不当导致的资产报废、处置方式及价格不合理等等责任, 一些高职院也没能按照有关制度和办法去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使责任意识不到位。

1.2 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利用率低下

长久以来,高职院被认为是以育人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 高校经费由国家财政包揽,不需计算盈亏。加上一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核查,资源配置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多是按照部门、院系、专业和课程来安排资产的购置计划,造成各部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力求小而全,忽视大局带有功利性地去提出资产配置和建设计划。在一些管理粗放的高职院校,甚至管理决策工作成为一种形式,使得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在资源的使用方面,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和协调,设备共享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对效益和费用的严格核算,一些设备到货后才发现暂时用不着或者是选择不恰当;有的不考虑实际需要片面追求全、高、新,致使一些设备不能发挥其功能被闲置下来;有的则是为了所谓的“节俭”而购置那些技术落后的设备,最终因满足不了科研或教学要求而闲置。

1.3 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力

近年来,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不少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条例; 各高职院校也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相继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等;但是, 具体到高职院校自身来说, 还有一些资产管理制度很不健全,有些高校甚至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有的制度执行不力,使得这些制度或者办法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1.4 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账实不符, 家底不清

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是各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及时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从而使新增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或者时有漏记错记,报损、报废、处理固定资产核销不及时和固定资产不定期清点。致使账外资产大量存在, 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校固定资产数量很大、品种繁杂、清点需大量的人力和较长的时间, 所以不少高校长时间不进行固定资产清点。没有定期清点固定资产的相关制度, 有的有资产清查制度但却流于形式。对固定资产的清点基本上形成了上级检查时突击清点,检查过后依旧如故。结果是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2应对高职院校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领导应该摒弃传统守旧的观念,在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行动上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使其在教学教研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加强对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并定期核查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数据,促使教职工和学校领导增强资产管理的意识,广大教职工也要积极地配合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2.2 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和监督机制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和单位对高校的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加强资产的集中采购、出入库管理、采购论证工作;明确资产的使用部门、归口部门以及资产保管人和责任人。另外,可以采用资产经营公司对高职院校对外投资的情况进行管理。

同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审核与登记制度、采购验收制度、保管使用与养护制度、资产调拨与变动制度、资产的档案管理制度及保管使用和维修制度等。制度完成后不能流于形式,需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为确保制度的执行。要严惩因个人责任而导致的资产损失。

2.3 使用新设备,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

积极参与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工作,开发出更为先进的管理软件。对资产从采购、使用、处置和结存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实行动态管理。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实行信息化管理,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平台,以帮助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的交流对接。以便各级部门及时了解每个部门的资产使用和变更情况,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梁伟.加强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7(12):107-108.

[2]王凤英.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4).

[3]曾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7(6).

[4]刘志勇.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解决对策高职院校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02:15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59:31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人才招聘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51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8:10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