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立
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古至今孕育了像秦王朝的奠基者秦襄公、西汉“飞将军”李广、前秦王苻坚、一代明君李世民、著名大诗人李白、中唐杰出政治家李翱、明代著名文学家胡缵宗、清代著名学者安维峻等历史名人,官至宰辅的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就是其中之一。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秦安县王尹乡)人,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其家世源远,数代为宦。父亲权皋曾为安禄山幕僚,“安史之乱”爆发前,当机立断逃离叛军阵营,唐玄宗感其忠勇,授监察御史之职,唐肃宗又授著作郎,但因时局动荡隐居江南,不久病逝。
权德舆自幼聪明好学,“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属诗”,15岁时就有文章数百篇,编为《童蒙集》10卷,一时声名大振。唐建中元年(780年),年仅21岁的权德舆走上仕途,先是在淮南黜陟使韩洄手下做事,后任右金吾卫兵曹参军、秘书省校书郎等职。贞元八年(792年),权德舆入德宗朝为太常博士,不久迁左补阙;贞元十八年(802年)起先后在德宗、顺宗、宪宗朝任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元和五年(810年),权德舆被唐宪宗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拜宰相,受封为扶风郡开国公。3年后罢相,以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后又转任刑部尚书,接着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权德舆因病请求还京,不幸逝世于途中,享年59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权德舆一生历经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朝,在中唐复杂多变的时局中,既不含光混世,更不谄上欺下,始终能坚持自己的政治原则。他为官勤于任事,秉公尽职,刚正不阿,敢为民说话,能为民办事,其品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贞元八年,关东、淮南等地遭遇洪涝灾害,权德舆忧心如焚,上疏朝廷,请求蠲免灾区赋税,安定民心,他认为“民为邦本”,“天下理在百姓安,百姓安在赋税减,赋税减在经费省”,并提出“赋取于人,不若藏于人之为固”的主张,使灾民的负担得以减轻。司农少卿裴延龄弄虚作假,骗取朝廷信任,兼管国家财政度支,权德舆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连续上疏德宗陈述度支要职任人必须慎重,并列举裴延龄误国害民、巧佞邀功的种种丑行,反对让其复判国家财政度支。在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期间,权德舆先后三次执掌贡举,提出“育人造士为国之本”的用人主张,以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从不屈服权势,为国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唐朝中期的名流王起、王涯、李宗闵、牛僧孺、杨嗣复、白居易、元稹、陈鸿等人,均出自他的门下。
权德舆既是一位政绩卓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诗文兼胜的文学家。他一生好学不倦,“自始学至老,未曾一日去书不观”,且精通经史,工诗善文,著有《权载之文集》50卷流行于世。权德舆的诗歌众体兼备,有古体,有歌行,有律诗,有绝句,“华彩巨丽,言必合雅,极多情致”。他早期的诗歌,以抒写个人的情怀抱负、反映民间疾苦、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为主,这一时期的诗歌,大都朴实自然,明快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而后期的诗歌创作,则以送别、饯行、奉和、酬唱、寄内诗为主,诗中反映的大多是自己在朝时的忠于职守、小心翼翼,闲暇时的轻松自然、心满意足,以及以诗会友时的洒脱,同僚交往时的快乐,家人团聚时的温馨。这些作品,虽然带有台阁体的特点,概念化、程式化特征明显,艺术的独创性较差,但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艰涩难懂的用典,而是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层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权德舆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唐古文运动形成、发展的时期,因此他的散文创作与古文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散文中,有奏议、策问、集序、碑铭、祭文、书、表、状、论、记等多种形式,或借古议今,或谏言劝政,或辩议时事,着眼于时政,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语言“无诞词,无巧语,诚直温润”,宣扬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寄托了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治国观点,唐人杨嗣复认为权德舆的散文“牢笼今古,穷极细微。磅礴于勋贤久大之业,不为利疚,不为菲废,本乎道以行乎文,故能独步当时”。
权德舆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从他的大量诗文中可以看出,在涉及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上,他有独立的思考,也有独特的见识。《旧唐书·权德舆传》评价他“自贞元至元和三十年间,羽仪朝行,性亮直宽恕,动作语言,一无外饰,蕴藉风流,为时称向。”“羽仪朝行”是政治家的品德,“蕴藉风流”则是文学家的风范,权德舆正是具备了两者,才成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