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萍 胡美霞 陈丽华 袁纯
[摘要] 目的 了解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和控制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0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20个月共监测产科手术患者3 110例,剖宫产3 06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9%;剖宫产加子宫切除11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18.18%;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5.56%。 结论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和一般情况差的产妇感染风险增加,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产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关键词]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 R65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6-0022-02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for obstetrical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LIAO Xiaoping HU Meixia CHEN Lihua YUAN Chu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for obstetrical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 and assess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infection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bstetrical surgery in Jiujiang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ch 2010 to October 2011. Results A total of 3 110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obstetrical surgery were monitored. The rate of SSI was 0.49% in 15 of 3063 patient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18.18% in 2 of 11 patients after hysterectomy and 5.56% in 2 of 36 patients after myomectomy following cesarean delivery,respectively. Conclusion Facto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infection at the operative site were prolonged duration of operation,increased wound length and poor general health.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had proved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SSI.
[Key words] Obstetric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Surveillance
手术部位感染是产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控制医院感染关系到产科医疗质量。产科医生在手术前后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监测,了解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达到降低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1]。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产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处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2010年3月~2011年10月3 110例产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9.8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格。产科医生每天对手术后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登记,同时记录体温、血象和相关的检查结果,出现感染者,追踪随访产后42 d,并接受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的指导。将监测结果以Excel方式录入计算机,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总结。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参照2010年卫生部颁布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诊断标准及手术切口分类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3 110例产科手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9例,其中腹部切口感染13例,子宫切口感染2例,子宫肌质炎2例,腹膜炎2例。剖宫产术、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及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手术类型中,以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的剖宫产同时子宫切除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为18.18%,三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剖宫产术前30~120 min及术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剖宫产术中﹙结扎脐带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011年较2010年明显提高(P < 0.05)。见表2。
2.3 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例,感染率为0.37%,术后用抗菌药物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4例,感染率为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手术部位感染19例中,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26.32%,术后使用抗菌药物>5 d药物18例,占94.68%。见表4。
3 讨论
3.1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的意义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腔隙的感染(如腹壁切口感染、子宫切口感染、子宫肌质炎、腹膜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为与宿主有关的和与手术有关的两个方面,手术方面则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2]。产科手术常见的是剖宫产,其是解决难产及某些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医院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增加产妇痛苦的同时给产妇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和干预,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因而对剖宫产术的围术期管理和监测是产科医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3.2 产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特点
产科手术急诊手术多,属于清洁-污染手术,需同时行附件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的可能使手术的难度加大并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患者出血、创伤的风险。本资料中产科手术部位感染以腹部切口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42%,手术部位的微生物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必然因素,伤口的清洁程度与感染发生几率呈正相关,污染越重的伤口感染的几率越高[3]。本调查结果显示,剖宫产术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49%;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5.56%;剖宫产同时子宫切除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为18.18%。这说明手术部位感染与手术创伤的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危险程度有关[4]。
3.3 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
剖宫产手术属于Ⅱ类切口手术,需进入宫腔,与阴道相通,而产妇阴道内存在大量细菌,除乳酸杆菌为正常有益菌群外,其他由真菌、原虫、细菌和病毒组成的群体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在手术、分娩、出血等阴道微环境发生变化条件下可导致菌群失调,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5]。剖宫产预防用药应选择一些对新生儿毒性较小而乳汁浓度较低的药物,宜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为了避免胎儿不必要接受抗生素,预防用药时间建议在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6]。本资料中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7%,术后用抗菌药物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一致,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显著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7]。
由于产科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不能完全依赖抗菌药物来预防术后的感染,同时应该重视预防感染的其他措施,包括治疗产妇生殖道各种感染性疾病、术前增强产妇抵抗力及手术耐受力、纠正内科合并症、确切手术指征、严格无菌操作,以尽量减少细菌污染和繁殖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金娜,王宁宁,刘芳菲,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52-2454.
[2]李素英,黄晶,于连聪,等.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与分析[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5):628-629.
[3]茅一萍,徐耀初,尹忠诚,等.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342-345.
[4]赵纲,高继东,周常丽,等. 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237-238.
[5]郭珺,王欣,张美英,等.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49-450.
[6]刘妹莲,林掌珠,邱丽心,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20-4222.
[7]张文军,李妍.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15-17.
(收稿日期: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