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胡亮
新闻采访,从狭义上说是指记者为完成一项具体的报道任务而从事的采访活动;而广义上则包括记者日常工作中参加会议、跑机关了解情况、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查阅与积累资料、商讨与研究一些问题等等。研究“隐性采访”,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采访,我们这里说的主要是狭义的新闻采访。
“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指在一定条件下,记者不向采访对象公开自己的身份、不告之自己的采访目的,通过模拟某种社会角色或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报道采访源,获取新闻事实的一种非常采访,故亦称“暗访”或“私访”。
一、性采访的发展源流
世界新闻史上的第一次隐性采访是在何时何地产生的我们已很难考证,但从世界新闻史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采访形式。以美国为例1861年至1865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南北战争。战争的发生给了许多记者以大显身手的机会,而其中一些记者则是依靠隐性采访一举成名。“《纽约论坛报》的艾伯特·D·理查森……曾从一个树顶观察所观看了亨利要塞的激战。他曾与海军准将富特并肩站在联邦军的一艘铁甲舰最上一层甲板上,目睹了维克斯堡入口处的十号岛屿被夷为一片废墟。他曾企图闯过维克斯堡的封锁,险些被一颗实心炮弹击中,仅从甲板上被震落水中……”这些记者的举动,已经隐约可见隐性采访的影子,尽管这种手段非常的简陋。
新闻采访有其主体与客体,记者就是新闻采访的主体,他拥有采访权和报道权;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记者在采访时一般扮演拟态公众的角色,从公众的知情权出发,采访、报道事实真相。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多多地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样才能避免道听途说,出现虚假新闻,具有可信性。
第一手材料,是记者直接从新闻事实那里获得的材料,这种材料的获取,通常需要记者亲临现场,身临其境地体验,观察。但有些场合并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不愿意被别人知道自己从事的活动,违背了公众的知情权,媒体无法公开采访报道,以起到警示作用。
二、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事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近些年来,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界逐渐得到认可,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存有合乎情理的好奇心,他们对社会中异乎寻常的人或事充满着关注和探究的兴趣。隐性采访从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冒险、宣泄以及窥私心理,所以,隐性采访在满足受众需求和增加报纸的发行量上有了不可或缺的魅力,成了它的必要性之一。
在舆论监督的实施上,隐性采访也发挥了它超乎寻常的作用。2003年1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两件舆论监督的新闻是值得关注的:其一是记者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曝光江苏太仓用母猪肉、死猪肉等制作“太仓肉松”事件;其二是记者同样用隐性采访的手段,曝光浙江金华用农药敌敌畏充当驱蝇剂浸泡火腿制作“金华火腿”事件。
三、 隐性采访的运用
既然隐性采访有其自身的优势,那么,运用它的优势我们就可以得到很多其他采访所无法得到的信息。根据它的特点,我们常把隐性采访用于:揭露或批评性报道、检验考核型报道、亲自体验型报道、侦察型报道这四种情况。
1.揭露或批评性报道。为了批评或揭露社会的某个阴暗面或某种丑恶、腐败现象,记者需要获得真实的资料,采用隐性采访方法可以防止被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欺骗记者,从而能够更真实全面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2.检验考核型报道。对一些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工作进行“检验与考核”时,为了挤掉“多余水分”,反映其真实面貌,记者可以采用隐性采访。
3.亲身体验型报道。为了全面透彻地了解某种社会现象、某种社会弊病,记者混入其中成为暂时的一员亲身体验,获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生动的感受,这同样也只能通过隐性采访才能做到。
4.侦察型报道。记者深入到敌军、敌对分子或不法团伙时,为提防被采访对象的人身攻击,只能采用隐性采访。否则,记者一旦身份暴露,不仅采访任务无法完成,还会有生命危险。
由于“隐性采访”是一种“非常规”的手段,一些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告诫媒体:隐性采访只有在经过一系列权衡之后才可以被选用。
在很多的隐性采访中,还会结合着“体验式”采访。比如我们上文讲到的《钱江晚报》的记者熊晓燕亲自到场里打工以亲身体验揭露了工人的悲惨生活;记者贾鲁生为写《丐帮漂流记》真去街头做了一回乞丐等等。其实,这种与体验式采访相结合的隐性采访还有很多,并且非常常见。例如:记者扮成“烟枪”加入贩毒分子;记者扮成嫖客进入淫窟等等。这种采访得来的第一手材料最为真实、生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危险性。这里所说的危险性第一是指人身安全遭到危胁,万一身份暴露会有生命危险;第二是指记者万一不能控制好自己,假戏真做,这样,记者本身也就违反了社会公德,违反了法律。所以,记者在决定参与体验式隐性采访时一定要深思熟虑、进退得当,既得到了第一手材料,又保护了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沈爱国.新闻采访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广电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