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林兵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主体参与数学活动,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那么,在教学中又如何做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呢,我个人的体会如下.
一、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
完成一个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新的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 所以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 在方法上通过小组讨论,独立思考,以及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诸方面素质获得提高.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萝卜和一把水果刀,依照长方体的教具,让学生切出一块长方体状的萝卜. 切好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说一说,弄清楚长方体的特征. 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讲评.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讨论交流中达到了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知识点,让学生探究感悟
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方法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 ”其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索知识点的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去完成,去发现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在三个大小相等的圆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其次再剪下每个圆的阴影部分比较出■ = ■ = ■;再次引导学生根据等式■ = ■ = ■,提出探索思考的问题: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一说分子、分母这一变化规律. 当学生把这一变化规律讲清楚时,再去看书,学生明白大家讲的分数这一规律,就是分数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一新知.
三、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就拿计算题来说,学生对书上大量的计算题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心理,处于被动状态,针对此种情况,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在讲一道例题后,让学生把书上的练习题自己去选着做,你喜欢做哪道题你就做哪道题,学生很高兴. 教师在恰当时去问学生:你为什么不喜欢算某道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缺陷,再进行讲解. 另一方面可创设有趣的游戏及竞赛活动. 如,计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奖励五角星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 使学生的兴趣浓,情绪高,充分地掌握了计算这一技能.
四、疑难,让学生自己提出
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管是有用的,或没用的,都要加以肯定.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一定要给予回答,在形式上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在教学生学完“积或商的近似值”时,我沿用了答记者问这一形式,学生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积或商要取近似值?”“取近似值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求积的近似值要把题目算完?而求商的近似值却把题目算到一半?”“既然是近似值,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来取?”等等. 基础差的学生能提出基本的问题,基础好的学生能提出较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的学习中去,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知识网络,让学生自主建构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小结,不仅能及时地反馈所学知识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主体参与的意识. 如在教完“年、月、日”进行小结时,我提出了一个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收获?”学生踊跃的举手发言,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 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有的说:“我知道了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有的说:“我知道了一年中哪几个月为大月,哪几个月为小月. ”等等. 课堂气氛热烈又轻松,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完整地建立起知识网络. 所以很乐意参与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管处于主导地位,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也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它需要学生主体积极地参与. 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应做到学生主体参与,积极地引导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参与整个过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而学生是充分参与了,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