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根
温总理8月底在广东调研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一方面证实了出口颓势,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稳外需措施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央行的报告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八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是出现了下跌。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对于促进出口,缓解中国出口增长低迷形势有一定的好处。另一种说法是,正是上半年以来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一再出乎意料地糟糕,顺差的大幅收窄,甚至出现逆差,市场才迫使人民币暂缓了升值的脚步。
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脚步逐步放缓,然而,中国出口的形势不容乐观。
欧盟“拖后腿”
根据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287亿美元,增长2.7%,出口增长1%;进口增长4.7%。贸易顺差251.5亿美元,相比上个月317亿美元,收窄16.8%。商务部16日公布的7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6%。
中国今年3月和4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均为个位数,但5至6月返回两位数,一度令市场对外贸前景乐观。但7月出口同比增长1.0%,创六个月来最低,且远逊于市场预期的8.6%,再度点燃投资者疑虑。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7月份出现外贸增速特别是出口增速的急剧回落,主要原因是当月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幅度下降所导致。7月我国和欧盟进出口总额大概是480亿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293.7亿美元,下降16.6%。仅仅这一个缺口影响了1300亿美元的出口额。今年以来我国和欧盟的贸易额严重下降,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总体增速的第一位的因素。
业内专家向媒体表示,7月出口数据的急剧下滑超出了业内的预期,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贸的疲软与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是密不可分的,欧盟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与欧盟贸易上的往来,加之世界经济也处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外贸形势的严峻性和困难性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早前美国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已经在预示着欧盟有效需求的锐减。沈丹阳预计,下半年中国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实现全年的工作目标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沈丹阳指出,7月当月我国对欧盟以外其他地区的平均增速仍在5.5%左右。2012年1-7月我国出口贸易前十位的国家中,与美国的贸易额达1954亿美元,同比增幅为11.4%;香港为1666亿美元,同增10.8%;俄罗斯联邦240亿美元,同增14%;日本863亿美元,同增6.7%。对日本、东盟等亚洲地区出口的反弹部分抵消了对欧美出口的负面影响,而这也将是新的机遇。
转型的机遇
事实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一直把扩大进口、追求外贸平衡作为重要政策着力点。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的7.6%转为负4.1%。
顺差的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进口的增加,这反映了国内需求趋于旺盛,是中国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消费扩张、及中国近几年促进贸易平衡的结果。
其次,国内成本,特别是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制约外贸低成本扩张,出口部门总体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得“中国制造”的廉价优势逐步丧失,限制了出口的发展。近年来,多次爆发的“民工荒”显示,农村廉价劳动力供给已经不再是“无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
最后,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8.18升至6.3左右,累计兑美元升值20%以上,这在提升人民币购买力水平的同时,削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从外部因素来看,出口局势的不确定性是顺差缩减的主要原因,月出口增速远低于预期,显示海外需求依然严峻,对欧盟出口的环比跌幅还在继续扩大。由于世界经济恢复速度缓慢,各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制约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隆国强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外贸仍有很多积极因素,随着前期稳定外贸政策的发酵,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及去年8月以後基数逐渐降低,预计全年出口有望实现增长10%的目标,出口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也将由负转正。
“中国不需要再出台新的刺激经济和稳定外贸的政策,只要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就够了,要把短期扶持出口和长期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隆国强称,“经济增速回落到7.8%左右对中国不是多么可怕的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倒没那么悲观。他指出,欧债危机影响的确超出预期,但7月份有不少行业出口增幅相当不错。其中,我国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99495万台,数量同比减少2.5%,但金额增长8.2%;电话机出口数量同比同比增长11.9%,金额增长29.1%;塑料制品数量同比增长7.5%,金额增长36%;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数量同比增长28.1%,金额增长140.8%等。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剔除人力成本上升以及汇率上升等因素,中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的提升幅度依然可期,商品的定位逐步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尽管地方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寄望于通过投资盘活民间资金,带动经济增长,但各地庞大的投资神话背后引来的是各类质疑,推进并不容易;尽管新一轮家电补贴的出台当月带动了家电消费,但后续增长乏力,消费一隅的增长不如人意。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在人民币升值与各类成本上升、外部需求萎缩的挤压下,艰难生存的出口市场,再一次被给予新的机遇,希望通过新一轮的汇率浮动,带动出口年内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从短期来看,欧债危机的后遗症难以缓解,发达市场外需不足的情况将持续存在,中国企业需要转向东盟、非洲等新兴国家寻求出口市场;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鼓励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应从全新的角度给予外贸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此外,减税政策应尽快落实,为企业尽可能多的减轻负担,从而使企业带来更直接的发展动力。
温总理8月底在广东调研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一方面证实了出口颓势,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稳外需举措提供了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