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江 孔庆娜
摘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两者对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避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值得每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管理;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130-0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工作对象、解决的问题、追求的目标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与共通性,因此二者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
1.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区别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础,通过批评、劝导、灌输等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是非观念,培养崇高的理想与道德信念。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以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积极关注、共情、讨论、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自主能力以及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
2.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联系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联系表现在:一是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二是具体教育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心理健康工作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健全的人格品质与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质,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服务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例如将心理测验应用于教育管理工作中,可以使教育者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与个性特征,也可以使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
心理危机指的是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时,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生活中的平衡被打破,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紊乱的失衡状态。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业与就业压力、恋爱和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经济压力等,由于承受能力与压力应对的方式不同,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承受能力差且缺乏良好应对方式的学生,在他们遇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时,很有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不仅给学生本人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成为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指高校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学生个体的潜能,帮助个体重新确立或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体及其周围的人。目前,我国各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性,能按照一定的流程与排查标准在学校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工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主要分为排查阶段、预警阶段与危机干预三个阶段。在排查阶段,大多由二级院(系)定期上报学校本单位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在排查过程中,以班级心理委员为骨干,辅导员、班主任要与心理健康老师通力合作,及时汇报沟通有关情况。预警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每一位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建立心理档案,对于那些有较重的抑郁、焦虑、恐怖、敌对、精神病倾向、自杀倾向等明显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及时反馈给有关辅导员,并对这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重点关注、及时干预。此外,通过个别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途径也可以随时排查出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并及时干预。危机干预阶段中,一些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主要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危机评估,确定问题,首先保证危机面临者的安全,然后给予支持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使其在短期内结束危机状态,对于急性精神障碍者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及时转入医院治疗,对于存在自杀企图的学生则及时启动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多方面的监护、帮助作用,暂时缓解其自杀的危险程度,然后再对其进行专业的危机干预。
当前,尽管高校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正在大范围内开展,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仍不能彻底杜绝。教育归根结底是针对人的教育,高等教育只有从关爱学生心灵的角度出发,加强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营造全员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心理健康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才能有效避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危机干预工作中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途径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本身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离不开高校行政工作的支持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向学生渗透,并提高其心理危机干预意识与危机自救能力。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在危机干预中探索心理健康工作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融合,是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途径。
1.大力开展生命教育
当代大学生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偏向于培养学生应对知识考核的能力,忽视了人文关怀中最根本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当今社会处在飞速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也面临着身份角色与外在环境的巨变,环境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基本的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的急功近利,这种生存能力的培养消退了甚至被抹煞了。两者之间的错位容易让人无所适从,以致造成对生命的漠视。针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现实,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大学生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刻,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可以帮助其正确看待生命中的挫折,获得生命的升华。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目标细化到关注学生的生存能力与生命发展,最终实现对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
2.善于运用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加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干预过程。在危机干预中,若受危机事件影响的学生人数较多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请参加者描述危机事件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和所为,鼓励团体成员在安全受保护的环境中倾诉内心感受,互相提供支持与安慰,最终将心理上的创伤体验降到最低限度。
3.将成功心理训练贯穿到学生工作中
成功心理训练是在总结现代成功人士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以树立人的成功意识和潜能开发为目的,帮助人们改变制约获得成功的原有心态、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成功心理训练通过自我设计塑造成功自我,使大学生以卓越的信念、热情、自信、勇气、毅力和行为能力,从根本上战胜困难和挫折,走向成功。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功心理训练,将成功心理训练和大学生教育管理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对学生思想修养的加强、学习成绩的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抗挫折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让学生在认识不足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自己的优点,多鼓励、多表扬,多提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害怕犯错误的心理,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自我挑战与成功的机会;在学生管理中给学生以被信任感,分配具体工作时考虑学生的特长并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对存在适应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要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通过锻炼弥补其不足。学生教育管理人员也要牢固树立成功意识,一言一行都要做出表率。
4.充分利用心理制约效应
心理制约效应是指由于心理制约机制的作用引起的一种反应效果,学校教育管理中可以利用的心理制约效应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从众效应等。认真研究这些心理制约因素并加以利用,可以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危机干预工作中发挥这些制约效应的积极作用。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最初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往往会在人们之间形成吸引或排斥的关系,起着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在进行危机干预时自身的威信至关重要,将会直接影响到危机干预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工作干部要保持整洁的衣着、大方的举止、高雅的谈吐、和蔼可亲的仪表,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可亲可敬的印象。晕轮效应是对人对事知觉的一种扩大化的倾向,好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把月亮光扩大一样,晕轮效应常常使人出现以点代面的错误。对于教育管理者晕轮效应容易使人只看一人一事,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而对于学生自身来讲,晕轮效应则容易造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应指导学生主动探索事物的多面性,认真调查研究,搜集多方信息,综合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更有益于学生把握自己的人生发展轨道,朝着有利于既定目标的方向发展。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众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和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现象。这种群体压力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自我感知的,它属于心理暗示现象的一种,是一种十分广泛的现象。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有效利用从众效应,利用各种机会树立典型、抓好骨干,并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典型与骨干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成为共识,并及时抓住不良倾向的苗头,认清其可能的倾向并加以控制,使学校的从众效应向着有益于良好校风形成的方向发展。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都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工作的前提保障,是“保底”的工作,若此项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未能有效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是无从谈起。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将教育管理与心理健康工作相融合,将拓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途径,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危机预防意识,并最终实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崔红丽.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8-19.
[2]荀欢欢.成功心理训练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2006(7):74-75.
[3]阚秀芹.浅谈心理制约效应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方略,2010(5):114-115.
[4]陈雁,林小桦,王羚郦.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促进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J].文教资料,2008(5):207-208.
[5]张雨,韩飞.生命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5):239.
[6]王瑜德.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112.
[7]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50-152.
[8]宋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0-61.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