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军 胡杨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高校应当摆正思想库、智力库、人才库的角色,从思想、人员、环境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盘活课堂教育机制、创新活动教育机制、深化实践教育机制,以全面增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实效,为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文化建设;课堂教育机制; 活动教育机制; 实践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05-04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在深刻总结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思想文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我党在科学分析当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的重点,更是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高校思想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言,引领着力点在于政治方向上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上以共同的理想导引追求,精神支柱上以崇高的名义凝聚力量,时代主题上以革新的魄力鼓舞斗志,伦理规范上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只有把握好引领重点、夯实好引领基础、狠抓好引领保障,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保证前进方向,持续提供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
一、把握引领重点,发挥三种作用
高校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时,应当做好“思想库”、“智力库”、“人才库”,充当引领和谐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第一,“思想库”要承担传播文明的使命。高校不仅是社会知识的中心,同时也是新思想的创造者和弘扬地,堪称“思想库”。回顾历史,世界大学发轫之初就与社会思潮紧密相连。中国大学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大学》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西方大学起源则关系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培养通晓“理念世界”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倡导“自由教育”等。陈至立评价《大学》“这一教育思想与一千多年后发祥于欧洲的近代大学开启智慧、弘扬文化、传播知识是相通的。千百年来这一传统薪火相传,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而历久弥新,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1]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直接源头,由于大学与宗教不能分家,宗教思想的传播通过教堂形态的大学不断发扬。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的宫廷学校、法国的法兰西学院等助推下掀起人文主义的热潮。而后先进教育思想家洛克等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发起了启蒙运动。再来看中国,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伴随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走过了很长一段时期。到了近代,变法自强的维新思想通过新式学堂传播开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京师大学堂成了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20世纪70年代末,南京大学胡福明的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显然,只创造新的价值理念还不够,还要将其发扬光大。先进的文明观念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广为传播,尤其是通过高校规范化、制度化教学,传授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知识,传递蕴含于知识之中的思想文化精髓,才能使先进理论变成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易于掌握的思想武器。
第二,“智力库”应发挥示范辐射的作用。高校有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育职能在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时候也已存在。科学研究职能得益于德国洪堡和阿尔托夫等人倡导的大学是“研究中心”,注重“发展”知识。这种全新教育理念不仅影响了欧洲各国,而且促使美国成为当代大学的重镇。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了高等教育是“服务站”和“象牙塔”的理念,更是倡导了大学应发挥在经济社会主战场的智力服务作用。我们看到,在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高校不仅为各种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更为各项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如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带头掀起真理标准大讨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带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研究社会民主与法制完善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引领社会科技进步;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吸收借鉴西方进步文明成果,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高校在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突出作用,决定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率先垂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示范区,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广泛辐射作用。作为“智力库”,高校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师资优势、育人力量,承担惠泽民众职责,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舆论支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范围,提高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整体质量。
第三,“人才库”应当履行理论创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在理论上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以从事独立学术研究为根本的高校在这当中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强调大学应以学术为本的思想始终没有真正中断过。20世纪初,教育哲学家维布伦坚持认为,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2]20世纪中期的怀特海指出,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结合起来。”[3]作为“人才库”,高校具有一大批高智慧、高技能、高品德并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珍贵人才资源,他们有的是坚持正确信仰、占领学科前沿、引领人类进步的一流学术大师,有的是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有的是思想态度端正、年富力强、勇于开拓创新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有的是满怀未来憧憬、思想开放活跃、渴望施展才华的青年学生。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人才优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体制,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过程中发挥好领航员、排头兵、生力军的作用。促进他们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如调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我国民众思想活动的特点以及社会转型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制度安排与程序设计;借鉴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效做法与先进经验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乃至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具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内化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夯实引领基础,壮大三种力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从思想、人员、环境等方面强化工作基础。
第一,加强思想宣传力。主流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组织、号召、凝聚民众并得到民众支持和拥护的有力武器。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要发生在人们的思想领域,这就决定了要寻求意识形态认同,宣传思想工作极为重要。高校要掌握思想工作的主动权,积极承担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功能,用学校发展的成效、目标来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着力构建宣传思想工作的立体化格局,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要善于使用宣传工作的方式,整合校内外优势宣传资源,建构科学合理的运行模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宣传阵势,以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宣传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要精于运用舆论工作的技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发展人结合,提高舆论工作化解矛盾、平和心态、理顺情绪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第二,提升全员育人力。我国高等教育讲究育人为先、德育为本。因此,要树立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整体理念,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格局。教书育人要求教师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把握好“学术探讨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基本原则,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新成果,尤其是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管理育人强调各级党政干部要明确责任意识,在其岗谋其政,提高办事效率,勇于改革创新,既不能放任学生又不能给他们以思想枷锁。服务育人要求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和从事本职工作的技能,努力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三,增添环境熏陶力。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要建设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化精品,营造浓厚的德育环境和氛围,发挥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坚持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经济实用、美观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结合,精心制定全面的校园环境整治方案并分步实施。二是注重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好楼堂馆所,完善课堂教学、生活活动等设施,不断满足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设计理念以培养新人为出发点,教育性要强,品位要高,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三是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健全大学管理制度体系,倡导优良校风,规范师生行为养成,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挖掘创校历史资源,办好校史陈列展览,用学校办学艰辛历程感染学生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凝练大学精神,明确校训、校徽、校歌等,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重视典礼教育,利用重大节庆日、学校开学或毕业等时间节点,激励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对未来的奋斗感。
三、狠抓引领保障,优化三种机制
面对国内外的纷繁形势,做到未雨绸缪、因势利导,实现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第一,盘活课堂教育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正所谓“不深入课堂、不改变课堂教学的教育改革充其量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树。”[4]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构建,我们更应该回归课堂、关注课堂。这当中首先要勇于把知识型教育提升为信仰型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而且教师也是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点。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先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智育化,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将教学内容通过认识、理解、认同、接受等过程,升华为理想与信念,最后转化为精神动力和行为指南。毛泽东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6]思想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揭露矛盾、解开思想“扣子”的过程。要使教育真正出成效,其次就得敢于将思想敏感点引发为精神兴奋点,紧紧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环环解扣。教育中做到不回避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空不空”、“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用没用”等问题,不绕弯子、不兜圈子、不回避矛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去辩证看待事物、分析事物,真正使学生在消除疑惑的过程中,把“难点”变成“亮点”。再次,更要善于使单向的灌输转变为双向的互动。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课堂教育就是一个社会活动系统,它既是学习主体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交互作用过程。课堂不应是一言堂,也不应只有单一的所谓正确的声音,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不应是灌输站,也不应只让老师总是以领导者、主宰者的面貌居高临下指挥学生学习,应鼓励学生平等的、多样的、多向的对话与交流。建立对话式课堂,是帮助学生辨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与否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值不值得践行的需要。
第二,创新活动教育机制。教育家卢梭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7]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思想性、时代性、愉悦性、广泛性、持久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能够发挥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调节功能、辐射功能、激励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广大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认同、提升,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因此高校应完善校园活动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全方位多渠道地探索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主题、模式设计等,注意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多种题材、样式、风格的校园文化活动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使广大师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成长,最大限度地形成校园思想共识,从而营造和谐的、繁荣的、先进的高校校园环境。在这个活动机制里,引领是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揽,弘扬向上的精神,倡导积极的主流,激发独特的底蕴,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树立鲜明的旗帜。渗透是关键: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景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成功的渗透教育便应是这种境界,逐步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培育是重点:既强调科学精神,促进大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深入思考当前多元文化,理性分析社会多元价值,明确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摒弃什么;又注重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关心自身身心协调、关心人际关系互动、关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组织是保障:加强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定规划,经常督促检查落实计划;配齐院系专职团委书记搞好团的工作,配强专兼职辅导员队伍,覆盖日常辅导;打造完善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党团学生组织体系等,只有全校上下齐抓共建、群策群力、分工负责,才能视野开阔、深入扎实、整体推进。品牌是生命:倡导和繁荣校园文化活动,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一次精品活动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几十次甚至几百次一般性的活动。打造品牌讲究区隔市场,聚集经营,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品位高、精品多,才能赢得师生。
第三,深化实践教育机制。如果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成为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的普遍价值行为,就不能说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成功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实践。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受教育、长才干,这种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论是内容,还是效果都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不可否认,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呈星火燎原之势,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实践来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的课堂教育、校园活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并没有均衡发展,相比前两者,实践教育目前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的环节之一,实践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有差距。我们感觉到,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好水平发展,应有的放矢地对其加以改革、发展及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的动力机制,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供有效途径。我们的体会是:一是参与模式要由“精英实践”向“普及实践”转变,过去把实践机会集中在一部分骨干学生身上的“精英实践”显然忽视了最为广大的普通同学的实践需求;二是管理模式要由“一支独秀”向“校部院会”转变,要改变过去社会实践主要由学校团委单枪挂帅的格局,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各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应组成具有领导执行力的统一决策机构;三是经费投入由“一家演戏”向“多方搭台”转变,进一步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争取知名企业校友、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资助,多方整合社会资源;四是组织形式由“集中为主”向“集散结合”转变,整合原有寒暑期社会实践和双休日社会实践的体系与资源,推出“课余经常式、周末重点式、寒暑假集中式”的日常化实践模式,促进实践活动常态化;五是实践性质要由“单纯活动”向“融入课程”转变,把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必须环节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使“一项活动”变成“一门课程”。[9]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3]贾永堂.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取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9,89.
[4]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5]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69.
[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7]曾泽鑫,崔福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策略 [J].中国青年研究,2005(7):14-16.
[8]冯建军,王现军.道德生命在情景对话中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3(2):29-32.
[9]徐建军等.青春在实践中闪光[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1-10.
[责任编辑:杨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