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峙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愈来愈凸显出重要的功能性地位。在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内在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能和作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理清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深入探究当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功能并加以丰富和运用,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演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43-03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固有功能决定的。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拓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历史演进的脉络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力图通过控制思想、约束行为而达到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萌芽于奴隶社会,完整的思想教育形成于春秋战国。到封建社会,已经建立起完备的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成为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有力武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中国近现代。纵观自汉代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史,儒家思想贯穿于始终,其“德政”思想在当前党中央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中仍能看到影子,足见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
1.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发源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约5000年,黄帝部落兴起于黄河流域,在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时期,关于黄帝的故事是依靠口口相传记载下来的。《国语·鲁语》说,黄帝“明民共财”,实行“明上下,等贵贱”调剂部落成员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制度,通过规范社会秩序强化人们同自然斗争的能力,缓和因生产力发展造成贫富分化而带来的氏族内部矛盾。古代典籍对黄帝“仁爱”与“德治”多有记载,如“黄帝仁义”(《龙鱼河图》)、“养性爱民”(《万机论》)、“修德抚民”(《帝王世纪》),通过高尚的个人品德和以身作则的教化示范,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这些记载虽不排除后人有意赞颂的因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的历史原貌。黄帝“养性爱民”的德性、“修德抚民”的德治铸就了华夏民族崇尚道德、尊重道德的价值取向,培养了中华文化的道德精神,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深远的后世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于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进入奴隶社会。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奴隶主学校逐步建立起来。在奴隶社会法制体系建立并完善的同时,掌握着神权、君权的奴隶主阶级利用宗教迷信欺骗、麻痹社会中下层阶级,通过讲“德政”,完善“礼制”等手段缓和阶级矛盾,削弱奴隶阶级的反抗意识,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目的。统治者不断向社会成员灌输符合奴隶主阶级利益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迷惑和教化臣民,使之放弃反抗,安于现状,将改善生活状况的希望寄托于神灵和君主或者“来生”。
2.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繁荣
中国传统的思想教育繁荣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走向没落,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的时代,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日益复杂和激烈,代表新旧思想的各种学说、流派并存,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其间,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争芳斗艳,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思想学术流派最多、争论最激烈、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一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其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以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强调以法治国,政治上主张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先秦百家对于治国和教育的方略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今天仍然能经常看那一时期各大思想流派的影子。如:“依法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以德治国”则有着儒家“仁政”主张的影子;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延续,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则脱胎于孔子博大的教育思想等等。
3.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固化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的“正宗”。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发展到了极致。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建立完善的封建道德体系。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即便在今天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对比欧洲14至16世纪以文艺复兴为发端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封建统治者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以维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抑制了教育思想的自由发展,使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自先秦之后,再也没有突破形成质的飞跃。
二、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
受儒家教育观念思想影响,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主要提倡两种方式:
1.言传身教
所谓言传身教是指教育者通过灌输儒家典籍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对所传授的伦理道德知识形成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教育的经典思想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带动和感染受教育者,以达到促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认知和肯定的教育目标。古代传统的言传教育,主要是传授《诗》、《书》、《易》、《春秋》、《论语》、《孟子》等经书,而启蒙教育的内容则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教材开始。封建社会所倡导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就蕴藏在这些书籍中,通过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熟记、默诵,使这些封建道德思想潜移默化地统治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这种思想道德和伦理教育很可能从受教育者所接触的最初级教材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对于封建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行为,统治者也会指派专门机构进行搜集整理,将其中的典型事例编纂成书,供社会成员学习效仿。比如《烈女传》、《二十四孝》等等。身教是提倡教育者以身作则的示范引领作用。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提倡通过“正己”感染和带动学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主张教育要“养其习于蒙童”,要求教育者“躬行倡导”,他本人经常与弟子一起过简朴而艰苦的生活,亲身实践其教育思想。
2.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教育中关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古代的学者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提倡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日三省吾身”等都是儒家提倡的学习和思考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被传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修养逻辑。关于修养和思考的方式,则主要有“自省、克己、慎独”。自省是自我反省、反思的修养方法,是思想深处的自律修养,是完善人格,达到道德境界的途径。克己,是自觉用统治阶级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杜绝非分之想。慎独,强调的是道德的自律性,提倡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道德水准。
在言传身教、修身养性的教化思想和实践影响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养成了忠诚、尊师、重孝、内敛、有志、安贫等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气质特征。在剔除封建糟粕的前提下,这些特质在今天仍不失为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的沿袭和发展
1.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厚积淀,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将“圣贤”、“君子”作为理想的人格追求目标,为人们塑造了可供学习、参照的理想人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种人格理想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成为了古代社会人格理想的偶像。这种理想化的人格之所以会被封建统治者认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一方面也用以调整全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使之安定有序。这样的目标无疑是符合封建统治秩序需要的。作为理想化人格目标的“圣贤”、“君子”,志向远大,忧国忧民,整天想的是天下大治,社会稳定,民众富庶,安居乐业。而为了达到这种理想人格,不但要加强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民众疾苦,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所倡导的理想人格,经过一代代学者的丰富、发展,在与道家、佛家的理想人格不断融合、渗透之后,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从先秦到明清,在中华民族文明史册的每一页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理想人格的影响,其厚重的历史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用自己的思想理论去定位社会成员思想,塑造社会成员人格,培养维护阶级和社会地位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和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的社会职能之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1]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党、国家和人民军队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当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不二法宝。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起义部队受挫后,队伍中出现了士气低落、士兵不断逃亡、军阀作风严重的不利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力排众议,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将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做到了第一线,做到了普通士兵身边,从而彻底解决了部队的思想问题,不仅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成为了人民军队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取得全面胜利的法宝。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中原战场上,我中野、华野部队总计六十万人,面对着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集团所属八十余万人。在兵力、火力、机动性等要素处于全面劣势的情况下,毛泽东领导的中央军委果断作出举行淮海战役的部署。在为期三个阶段的战役过程中,面对兵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中野、华野各参战部队采取了边打仗、边整训、边补充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成千上万的国民党俘虏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先开会诉苦,进行阶级教育,国民党兵大多数也是穷人,通过诉苦启发俘虏兵的阶级觉悟,灌输穷人翻身谋解放的道理,然后把俘虏兵下放到各个班,就成为了“解放战士”。行军的时候班长替解放战士扛枪,宿营的时候班长给解放战士烧洗脚水,冲锋的时候班长、排长、共产党员、老战士冲在前头,解放战士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同样立功受奖。朴素的思想教育、先天的阶级感情、无声的表率作用构成了战场上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于是,昨天在国民党部队里临阵退缩的逃兵,今天就成了解放军部队战场上奋勇向前的无畏战士。于是,解放军越打越多,“国军”越消耗越少,直至最后全军覆没。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战场上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绝对功不可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政府将培养各个方面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的教育目标,即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改革开放就可以搞得更好,更有成效。[3]”可以看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给予了充分重视,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无不寄予殷切期望。同时,这也是历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需要,孜孜以求,不断培养和锻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人才内在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5.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34.
[责任编辑:张俊华]